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礼仪教育,从小抓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礼仪教育,从小抓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礼仪教育,这对素有“礼仪之邦”称誉的中华民族来说,既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也是赋予时代新特点的审美教育课题。儿童时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雏形的时期,又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忽视儿童的礼仪教育,将会影响到整个德育系统工程的质量。

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的培养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礼仪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在此,笔者将礼仪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

一、以无胜有,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孔子的话其实说的是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对人的深远影响问题。校园、教室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对校园、教室环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可以凸现校园、教室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可以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校时间均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无不受环境的影响。基于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我们在学校、教室挂上了《小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名人名言和名人画像等。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和教室环境,会使人的心灵因同化作用而美化,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意识。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可以使其对文明行为、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小促大,紧抓日常行为规范

《礼记•冠义》中也有这么一句话:“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我们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例如,早上上学要跟家长说“再见”,看见老师要主动问好,果皮纸屑要随手扔进垃圾箱,看见果皮纸屑要随手捡起等。我们在教给孩子初浅的礼仪知识和行为时,不但要告诉他语言应当怎样,姿势应当怎样,还要向他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等。例如,为什么要常常保持微笑,与人交谈应正视对方?应该怎么样打、接听电话?为什么要孝敬爷爷、奶奶?等等。一遍遍、一次次经过我们耐心的解释和教育,孩子渐渐明白:在与他人交谈时,要诚恳、大方,运用语言要亲切、准确;与人见面时,微笑和使用了礼貌用语,别人就会更喜欢你……

笔者利用班会、品德课开设“在校礼仪”“家庭礼仪”“进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春、秋游活动礼仪”等系列专题课,介绍礼仪的意义、礼仪规范。通过这些活动及随机教育,孩子懂得了一些日常礼仪,如去别人家做客时,门铃不能长时间按着不放,也不能一触即离;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最多只敲两三次;不可以在门口大声呼喊;也不能透过缝隙窥视有没有人在家;门虚掩或开着时,应当敲一二下门并问:“可以进来吗?”做客的时间也不能太长,更不能赖着不走,一般玩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回家时要很有礼貌地告别并表示谢意……

三、持之以恒,强化学生礼仪意识。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某些技能通过训练,可以顺利地进行迁移。因此,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可塑性大,发展还不稳定,自制能力也较差,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时会有倒退的现象。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不能做到始终如一;再有礼仪知识的回生、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教师应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对小学生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

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有声语言礼仪,主要包括礼貌语、称呼语、交谈语等。例如,教育学生尊重教师,要求孩子做到每天见到教师要问好;进办公室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听从老师的教导。学生之间也要讲究有声语言礼仪。曾有一位小同学哭着向我述说:“小朋友们都不帮助我。”我帮他分析原因,让他知道,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而且语气要诚恳,不要低声下气,更不要居高临下。因为这是你在提出请求,对方并没有义务非得按你说的去做。别人帮助了你,一定要向人家道谢;当别人拒绝你的请求时,应予以理解,并且为对方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谢意。我在当场作了示范并让他练习。二是日常行为礼仪教育。如站姿、坐姿的规范,课间轻声慢步等。学生在遵循这个要求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个别较活泼好动的学生,总是有时不自觉地躁动起来。教师这时应多提醒学生,强化训练,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好动、乱动的缺点;相信学生能做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克服自身的缺点。有了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应该比较顺利地达到文明礼仪常规的要求。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说过:“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随着现代社会开放和交流的需要,人们对语言的交流、行为习惯等礼仪行为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让我们重视对学生礼仪的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为培养自觉遵礼、守礼的公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