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谈职业院校考试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谈职业院校考试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但现行的职教专业考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现行的考试模式必须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 考试改革

考试是一种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对学生来说,考试不仅是检测学生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培养方向。从教育的本质上看,考试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教、学、管三方面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管和以考促改。考试模式改革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已是大势所趋。职业院校考试应侧重对学生技能、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和评价。

一、职业院校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但目前职业院校考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更多实践型人才,现行的考试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原因有二:

第一,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其考核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更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考核,建立一套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考试体系。

第二,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但自制能力相对较差,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些特点决定了职业院校的考试方式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考核,以更好地发掘其潜能。

二、职业教育考试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树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理念

积极转变观念,确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技能、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考试改革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必须摒弃不能满足职业教育要求的传统考试模式,而应结合社会的需求,制定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试内容和方案,从而发挥考试的功能,促进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

2.注重实践技能考核

淡化理论考试,着重实践技能考核。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因此职业教育考试应重点考核职业能力。建立和健全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考核体系,同时在质量考核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其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引入市场参与机制,聘请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依据职业标准参与试题的制定,增加实践性试题的比重,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3.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创新考试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考试可以尝试采取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多种方法与不同形式,而不仅仅局限于笔试,还可包括机试、口试、调研报告、论文、实际操作等方式,既可单独运用一种,也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考试时间不固定,可安排在专业模块教学结束之后,也可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总之,采用多种多样的考试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学生在传统的职业教育考试中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教师是评价主体。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学校外部的考试机构、家长与教师共同转变为评价主体,以此促进师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提高。以能力为主线,注重过程性评价,同时将企业的技术要求引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自我完善,不断提高。

5.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

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院校应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纳入考试标准当中,证书课程考试大纲融入专业教学大纲当中,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专业技能考试标准,努力保持考试标准的透明度、个别化与连续性。职业院校学生应积极参加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的与所学专业相同的职业(工种)技能鉴定,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道路。

总之,职业院校自身应主动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符合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考试测量体系,尤其是要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努力探索学生职业能力考核新模式。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把考试重点由理论转向技能,考试内容由教材转向职业岗位需求,考场由教室转向工场,考试过程由教师监考转向专家检测,成果由试卷转向产品(作品),使考试更加贴近职业、贴近岗位,考核成绩与学生具有的技术技能水平基本相当,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文君.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院校考试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2]李民君.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课程结构改革探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9).

[3]周晓皎.构建以能力本位为主旨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6).

(作者单位:江西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