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每一个学生乘坐爱的风帆破浪前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班主任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对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健康状况、生活经历、家庭情况以至交友为人都了如指掌,才能不断增强自己感知学生心灵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 班主任 学生 爱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的确没错,是否热爱孩子,实际上就决定了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成功和失败。
纵观一些优秀的班主任,有一点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几乎所有成功的班主任都会爱自己的学生,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爱心感化、滋润学生。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始终如一地用爱心对待自己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了解学生
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身体状况、脾气个性、兴趣爱好……不过,了解学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
1.走近学生。办公室是老师办公的地方,如果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心,学生会觉得你是在做工作,说话就会瞻前顾后,不能畅所欲言。如果课余时间,老师走近学生去耐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他们会把你当成亲人和朋友,说起来就会比较轻松、比较随便。这样,老师不仅可以从学生口中了解想知道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观察掌握有关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便于很好的开展教育工作。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曾教过一个孩子,她的家庭不是很好,她没有高档文具,没有漂亮衣衫,在她身上却散发着纯真、质朴、可爱与友善。然而,先天性心脏病在击打着她脆弱的心、内向的性格,疾病的折磨使她远离了一些学习、玩耍的伙伴。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近她,以教师的爱倾力发出了心灵的呼唤,用心与她交谈,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在关爱中,她变得爱说爱笑,逐渐融入了班级这个大集体中。
2.用笔交流。“有些话用嘴不好说,但用笔就很容易写出来。”这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如,我们中国人很少当面对父母、孩子或爱人说“我爱你!”但是,写信的时候就能写出来。根据这种经验,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需求、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用笔写出来,老师用笔回复,这样大家都有充分的时间去酝酿感情、表达思想,更利于师生交流。
二、采取的策略
1.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班主任只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心考虑、解决问题,则他们也会时时为你着想。
2.爱心要真诚
爱心要真诚,不能有半点虚假。只有这样,才能以心换心,得人须得心,得心才得人,有心者方能成事。有一个住校生,由于家长工作很忙,每个周末总是不能按时到校接他回家,而每次我总是陪伴着他,不管时间多长,都要等到家长到校。有时,家长因事晚来,我就先把他接到家里吃饭。借此机会与他谈心,谈谈我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丑事”,缩小与他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做可以倾述的对象,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太容易了。用真诚的爱去赢取学生的心,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爱得清彻透明,毫无瑕疵。只有真诚的爱心学生才信赖你,佩服你,追捧你。
3.爱心要有原则
要避免宠爱和溺爱,分清是非,不能迁就、袒护,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有困难要主动帮助解决。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比较躁动,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根源,明白利害关系。对于反复重犯屡教不改的学生切忌放弃不管,老师就要千方百计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消除他们的疑虑偏见,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对他们要既有哥们的豪爽,也有江湖的义气,想方设法与他们打成一片,心心相印,找机会沟通。用老师的热情唤醒他们的激情,处处体现老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帮助他们,慢慢地感化他们,使他们体验人生真情冷暖,学会知恩图报。缺乏原则的爱,很难体现老师的公平,会使学生产生老师有偏心的感觉,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指数;缺乏原则的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健康心理,导致学生更加难管难教。
4.爱心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立场,性格癖好,所以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爱法,老师就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投其所好,使每个学生都心满意足。有的学生个性很强特别喜欢表现自我,老师就要根据他们的表现适时适度表扬;有的学生自卑内向寡言少语,老师就要经常鼓励,在人多的场合巧妙地激发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搭起他们沟通的桥梁,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自我交流能力,克服自卑;有的学生性格古怪,不善于交友,这时老师就应成为他的第一个朋友,并让他分享到朋友的乐趣,帮助他发展自己的朋友;有的学生是弱势群体成员,老师就要对他们进行特别的呵护,组织学生帮扶,用群体的力量去保护他们。总之对学生的爱心应是灵活的,不管采用怎么样的方式,都要使学生个个开心,各自满足,从而达到感化学生的目的。
5.爱心要持之以恒
对学生的关爱不能,三心二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发生波动,情绪涨落难测,很容易随身边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遇到学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他们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所以,老师一定要细心观察,“望、闻、问、切”把准他们思想的脉跳频率,随时随刻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们,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平稳健康地成长。人生有限,爱无止境,久而久之水滴石穿必成现实。反之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持之以恒的爱心,又何以感化学生呢?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个家喻户晓的道理有谁还会怀疑呢?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无私的关爱,“爱”是教育的核心。只要老师真诚投入,用心耕耘,把真爱浇灌进学生的心田,融化师生关系的坚冰,营造学生成长的空间,春风化雨,阳光明媚,老师的爱心就一定会感化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