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奖牌榜刍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奖牌榜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统计法等,对201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客观的总结出中国田径运动传统项目面临的后备人才不足、发展滞后的窘境,并提出加强潜力型项目的重视,转变中长跑训练及管理机制。

关键词 田径 世锦赛 奖牌

一、国家田径队目前现状

(一)田径世锦赛奖牌榜情事分析

由表1、表2不难看出,中国竞技田径比赛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之大,在2011年大邱世锦赛中,李艳凤在女子铁饼中夺得金牌,刘翔及刘虹分别夺得男子110米栏和女子20公里竞走银牌,张文秀获得女子链球铜牌,中国队创造了18年以来的最佳战绩。2013年的比赛,传统优势项目女子投掷较为勉强的拿到两枚铜牌,男女20公里竞走摘得一枚银牌和铜牌,创造8年最差战绩,零金牌的今天似乎使这个体育大国的田径事业又跌入了低谷。究竟是人种的差别,还是人才的培养使得我国田径事业的前进道路一直停滞不前?

(二)奖牌难掩人才短缺

2013年莫斯科的赛场上,中国队的4枚奖牌全部出自传统优势项目竞走和女子投掷,它们依旧是中国军团争取奖牌的有力保证。然而,110米跨栏除了刘翔之外,男二号史冬鹏也接近退役的年龄,纪伟、尹靖和邢衍安都是昙花一现,被寄予厚望的谢文骏,甚至没有进入半决赛,中国110米栏目前无国际一线后备人才。遥想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马家军揽下3金的辉煌,昔日中国田径的“佼佼者”,如今却集体沉默,女子1500米、5000米、10000米3个项目没有一名中国选手参加,究其原因,是后备力量的不足,人才的短缺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与世界强国相比差距甚大

虽然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军团摘得奖牌总数87枚综合排名世界第二,但田径奖牌数仅占6.8%,这对于田径项目的奖牌数所占总比例15.6%的差距较大,世界田径强国美国、牙买加相比相差甚远。我国除了仅有的几个项目还能拼上一拼,其他项目就连进入决赛都相对较难。

二、世锦赛后启示

(一)传统优势项目今非昔比

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中长跑及竞走项目训练时的特殊性是,高水平运动员在一起集中训练,特别容易提高成绩。比赛成绩的提高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和其他项目相比更艰苦。中长跑传统项目在世锦赛上的缺席无疑是本届世锦赛最大的遗憾,最主要原因还是后备人才的短缺。后继无人是中国女子中长跑目前面临的窘境,总结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由于长跑项目训练确实艰苦,加之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数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项运动;另一方面,不少教练的训练手段明显过时,还停留在强硬的“家长式”粗暴管理上。

(二)世锦赛短跨跳项目丢掉金牌迎来希望

本届世锦赛上,虽然缺少了具备冲金实力的刘翔参加,中国在短跨跳项目上表现出了一个全面进步的趋势。中国选手在参加的6个跳跃项目中(除女子跳远、三级跳没我国选手参加外)全部进入决赛,但是很遗憾都没有进入前八,其中,董斌以1厘米之差无缘男子三级跳前八名,薛长瑞成为首位闯入世锦赛决赛的中国男子撑杆跳选手,张培萌、苏炳添更是创造了中国选手首次进入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的历史。最为遗憾和抢眼的是张培萌仅以0.009秒之差未能闯入百米决赛,但张培萌却创造了10秒00的新全国纪录。

三、备战北京田径世锦赛的对策与建议

(一)继续加强对短跨跳项目的重视

我国田径运动员想要在今后的比赛中有大的突破,就应该在短跑和技术类项目上加强重视。先进的训练团队、科学有效的训练内容、大赛经验的锻炼、选拔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以及足够的经费保障是关键。继续加强对短跨跳项目上的投入与重视是发展的必要。

(二)改进传统项目中长跑训练机制

田径中长跑项目在近年来无论从管理层面上,还是训练方面相对较散乱。改进传统强硬的训练模式,降低粗暴的训练方法,寻求以兴趣、信念为主的心理训练模式,尝试激发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的积极性,将优秀运动员集中训练,形成竞争,以优带差提高成绩。

(三)保证传统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充沛,加强潜力项目的开发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运动项目、选拔优秀苗子,增加练习人群基数,努力拓展开发潜力项目如铅球、链球、跨栏等运动。保证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如竞走、女子中长跑等后备人才的充足,是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四)聘请国外优秀教练,提供队员出国比赛机会

长久以来,大赛中无法发挥正常比赛水平是制约中国田径发展的一大顽疾,适当聘请外籍优秀教练,加强与国内教练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提供外出比赛平台,增加运动员比赛经验,使运动员从心理上自信起来。

参考文献:

[1] 中国田径协会方网站:.cn/.

[2] 李少丹,息民.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2):133-137.

[3] 张颂岐,罗跃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