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更新观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氛围,引导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鼓励、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四个方面,就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化学教学学生创新意识情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结果。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化学知识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学生的活动机会就是模仿,即做题。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模仿,而不利于创造。只有调动起学生对化学学科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产生创新欲望。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活动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以及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和设备等),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的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发现和创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之目的。
例如,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试管破裂了,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此题的设计很具有开放性,解答过程具有探究性,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这样,可使学生的思想沿着不同的方面展开,他们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爆发出创新的火花,随之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营造氛围,引导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营造氛围,就是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氖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过分强调预设,封闭,使课堂氛围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师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在宽松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就得到培养和支持。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就要求老师自己也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在教学工作中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建设性建议,养成创新习惯,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验证。让学生品尝创新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三、启发鼓励、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因而要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主动创设情景,引导他们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中探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化学学习中种种新奇的实验现象,吸引着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推理、思考、想象.探索其中的奥妙。所以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抓住某些现象,逐个推理,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
如讲《二氧化碳》一课时,可将课本中实验改成一个兴趣实验: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入盛有紫色石蕊的水槽中并轻轻振荡试管,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不难看到试管内形成一段红色水柱,然后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为什么水槽内液体会上升到试管内?
(2)为什么水槽内液体是紫色而到试管内变成红色?
根据所学知识及课本中的注释“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可得出结束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然后,启发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当向澄清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时,石灰水变浑浊”知识,可用以上实验仪器,将紫色石蕊试液换成澄清石灰水,现象又如何?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利用讨论、分析等方式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
四、注重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在教学中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实验,并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如当学生接触到原子、分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等抽象概念时,会造成学习困难,此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感受。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又如,通过用pH试纸检验苹果、唾液、土壤的酸碱性;做简易的净水器等都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再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演示实验改成探究实验进行教学。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
试通过实验说明镁、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分析问题
如果要想知道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让等质量的它们和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进行反应,看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验证
用镁、铜、铁分别与盐酸反应。
4.结论和解释
因为镁和盐酸反应最快,铁次之,铜不与盐酸反应,所以它们的活动顺序是镁>铁>铜。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能力,鼓励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创新,这是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老师改变观念,给予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尽力充实知识基础,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人尽其才,发挥专长,从而为培养人才贡献我们自己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