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从哪里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从哪里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疑团呈现

植树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数学问题,现行人教版教材把它作为数学广角的内容编入四年级下册。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与“两端都不栽”这样三种情况的区分予以了特别关注,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他们往往要求学生牢牢地记住相应的“计算公式”(“加1”“不加不减”“减1”),但实际情况却并非教师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与简单。

【现象一】

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研究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学生经历了操作、验证后,大部分学生回答:间隔数+1=棵数。

师(小结):好,我们就可以用“间隔数+1=棵数”的方法来解决“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请大家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教师出示下列问题:

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在一条长36米的公路一侧植树(两端都栽),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棵?

3.一条长500米的街道两边,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从头到尾一共要插多少面?

【学习效果】

【现象二】

在教学了植树问题关于“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三种情况后,教师组织了以下练习: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布置环境:

1.老师带领学生沿校门口街道的一边挂灯笼,街道全长200米,每隔4米挂一盏,从头到尾一共要挂多少盏?

2.绕操场插彩旗,操场的周长是200米,每隔4米插一面,一共要插多少面?

3.沿着学校教学楼到科技楼的小路两边摆花盆,小路全长200米,每隔4米摆一盆,一共要摆多少盆?

4. 小朋友在学校大门口手捧鲜花排成横队迎宾,每隔3米站一个,一共站了36个。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的距离有多远?

【学习效果】

类似的数量关系,不同的植树情境,大部分学生在拿到题目后一片茫然,机械的数量关系公式在不同的植树情境中不能灵活应用,对于“加1、不加不减、减1”分不清了,正确率与第一课时的练习相比大大降低(见表2)。

二、 归因释疑

上述现象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课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后,解题正确率比较高。第3个问题的正确率虽然不高,但是学生错在审题不仔细,没有留意“两侧”而已,而基本数量关系还是正确的。由此,教师误以为已经达成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但在学生学习了植树问题的不同情况后,在教师组织综合练习时,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题目中没有明显地表示出“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等提示语,对于具体情境中的“1”怎么处理,学生模糊不清,成为该单元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症结在于学生对“为什么加1”没有内化。

(一)教师自身对“1”不理解

“1”到底指的是哪棵树?其实教师都知道植树问题分为两种情况,即直线上的植树问题与环形上的植树问题。直线上的植树问题又分成三种情况,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一端先种一棵树,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再种一棵对应一个间隔……n棵树对应n个间隔,最后一棵树没有对应的间隔,因此要加的这个“1”就是最后那一棵树,所以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求树的棵数要间隔数加1……。如下图所示。

也可以看成:当种下第一棵树时,没有间隔,然后是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n个间隔对应n棵树,这个1就是第一棵树,所以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求树的棵数要间隔数加1。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数+1”中的“ 1”指的是直线上首或尾的那一棵树。从图中也可发现,在“两端不栽”的情况下,就是首尾都不种,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1”。在“只栽一端”的情况下,一个间隔正好对应一棵树,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不加也不减;而在环形上植树,可以看做首尾两端相连,重合成了一棵树,相当于“只栽一端”的情况。这就是植树问题中的“加1、不加不减、减1”的根据,很多教师没有深入地去思考,所以学生也就不明白“1”从哪里来。

(二)没有组织学生体验“1”从哪里来

在教学“两端都栽”的过程中,教师仅把操作结果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没有内化“1”的属性。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能够根据操作找到这类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但在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时却遇到了较大困难,正确率很低。尤其是到了综合练习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混乱,正确率更低。教师以为学生根据“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而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必要的联系与沟通,其根源还是在于学生对为什么加“1”不理解。“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大脑中几乎一片空白,所以对于“1”从哪里来,对于具体情境中的“1”怎么处理,学生更是模糊不清。

三、实践破疑

鉴于上述分析,在植树问题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1”的含义,构建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数学模型。对此笔者再次挖掘教材的数学内涵,对本课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一)“植树”活动,初步体验要“加1”的规律

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组织学生研究“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在猜想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间隔数+1=棵数”。但这仅仅是学生的课外学习经验所得,基本上是家长或奥数课本中强加于学生的机械公式,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这个规律是怎样得来的。于是笔者就设计以下操作环节以验证学生的想法。

1.同桌合作研究:两端要栽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有怎样的关系?

(1)在“小路”上模拟种树3次。(教师提供长短不同的小路以及树的模型作为研究的学具)

(2)把每次种树的结果画下来,记录在表中。

(3)同桌互相评一评研究成果,并交流。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情,教师提醒学生也可以在大脑中种树,直接画一画,记录在表内。

2.交流汇报,反馈验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