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穆毅 从诊疗一线到医院全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穆毅 从诊疗一线到医院全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穆毅是位有名的大夫。半年前,他还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外科主任,主要从事肝移植、肝癌、门静脉高压症与梗阻性黄疸等方面的外科治疗和研究。

但《中华儿女》记者5月23日见到穆毅时,他却正在操心北京儿童医院的血液肿瘤中心项目、食堂建设、保安公司招标、门诊大楼的电梯等事项。他说,诊疗、救死扶伤是前勤,我现在是干后勤。

穆毅在医疗领域工作几十年,从医生到科室主任,从专注于提升自身技能到带领队伍干事业、扶持年轻人成长,他越来越感觉到管理工作能更大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带来更多贡献,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成就感。他说,正是北京市这次医院院长的公开选拔,自己抓住了机会,找到了实现人生更大梦想的舞台。

以外科为目标

穆毅天津出生,宁夏长大。父母都在邮电局工作。1977年,高考恢复;1980年,穆毅考上大学。

学医,对穆毅来说是偶然的。高中时,他工科好,高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但因为考试发挥不理想,最后他读了宁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当时的高考不比现在,宁夏当时的录取率只有5%左右。所以只要能进入大学门,那就是精英,就是成功。父母都说,也挺好,大夫这个职业,在任何社会都饿不着,风雨也打不着。

至今,穆毅总是强调自己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因为,他那时候读大学,不仅没有学费和书杂费,学校每个月还发11块钱补贴。这11块钱,就能解决吃饭问题。再加上家里给的20元,年轻的穆毅在宁夏医学院过得相当舒心。

其实,在读宁夏医学院前夕,穆毅的姑妈讲了一件穆毅自己都不记得的往事:早些年穆毅的奶奶身体不好,总是去医院。而天津的医院总要排大队。小小年纪的穆毅曾经说过:我长大了要当医生,这样奶奶就不用去医院了。

进入医学院,前两年就是读读背背。从临床科目开始接触病人,穆毅突然“开窍”了,抱着兴趣去主动学习。

诊断课是临床入门的一个口。临床实习有病例分析,在这个方面,穆毅显示出了自己的才能。在病例讨论过程中,自己的临床诊断总是正确,也越来越有信心,很快出类拔萃。

毕业后,根据“分配”,穆毅到了宁夏第二人民医院。这个医院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的固原市。西海固是黄土高原地貌,荒凉贫瘠。

这不是个受大学毕业生欢迎的医院,但穆毅很开心。因为宁夏第二人民医院虽然地理偏僻,但医疗技术非常扎实,病人很多。最重要的是,这家医院能保证他干外科。

外科,是穆毅的目标。他告诉《中华儿女》记者:“外科医生最爽快,最开诚布公;外科最能公正评价一个医生。诊断对不对,打开肚子说话;手术好不好,刀子说话。”

穆毅感谢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位贵人。他说,到宁夏第二人民医院时间不长的几年,他就主刀“胃大部切除”手术。这个手术,现在应该是副主任医师才能做。手术时,天台上趴着不少学生观摩,其中宁夏医学院毕业的带队辅导员就很骄傲:这是我同学!穆毅说,正是因为科室主任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使他在临床方面有自信,起步好。当时的科室主任还带穆毅下乡搞科研,并且把文字和统计工作交给他。后来,在《中华外科》,这是穆毅在全国性杂志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从这里开始,我对科研也慢慢开窍了。”

34岁成为副教授

1988年,穆毅考取徐州医学院的研究生。在宁夏南部山区医疗口,考上研究生他是第一个。

在徐州医学院,穆毅进步很大。徐州号称五省通衢,尽管不是省会,但周边没有大城市,经济体量、科技、文化水平,都相当于省会水平。当地以及周边病种很多,病人多,服务范围覆盖2亿人。在这样一个区域龙头的医学单位,穆毅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毕业后,他留在了附属医院工作。

在徐州医学院,穆毅也遇有贵人,就是自己的导师。除了亲自帮他修改论文和作统计学分析,最重要的还是信任。因为一次偶然,穆毅突然面临一台“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大手术。导师说:大胆做吧,我就在隔壁,有情况叫我。

当时,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普外科最大的手术。也许是太过幸运。那个当时需要8个小时、今天也要6个小时的手术,穆毅5个小时就完成了,并且手术效果非常好。这件事,在当地青年医疗工作者中引起了震动,也给了穆毅很大的自信。他说,机会来了,我抓住了。

穆毅说,临床上自己在外科能有很好的底子,在行业中还是不错的医生,就是在徐州医学院历练出来的。

1997年,34岁的穆毅破格晋升,做到了副主任医师,在江苏的临床医生里这是最年轻的。穆毅说,人每走上一个台阶,就想上更高的台阶。1998年,他成了肝胆外科主任,从此独立带领一个科室。

当时,正赶上我国第二次肝移植的高潮。穆毅带领的肝胆外科的肝切除已经很好,每年要做到200多例。他想在肝移植上实现突破。

这个冲动,来源于他内心多年的“肝移植情结”。本科时,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肝移植是外科之巅。谁把肝移植做好了,谁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这句话,穆毅记住了。

2001年,借助部分外力,穆毅的肝胆外科做成了第一例肝移植,总体效果很是不错。穆毅抱着把肝移植手术常态化的想法,开始出国学习。他到美国匹兹堡大学肝移植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员,又在美国范德贝尔特大学做博士后。期间,他发表了三篇SCI论文。

尽管在国外把科研做得很好,但穆毅觉得,医生还是自己的主业。他要回国,把移植的事情做下来。

做管理更有成就感

这时,时任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毛羽,看到了穆毅的简历,给了他实现梦想的机会。2005年起,穆毅出任北京地坛医院外科主任。

北京地坛医院的外科,此前是院内的边缘科室,技术和人才的储备都不算雄厚。甚至有些兄弟单位听说地坛医院也要搞肝移植时,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在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穆毅带着自己的科室,连上台阶,短短几年就把地坛医院外科带到了领先的位置。尤其在肝移植方面,成功率达到了100%,5年生存率达到了88.4%——这是世界领先水平。

穆毅在任期间,北京地坛医院默默无闻十几年的外科,成为了以肝胆外科为重点,以微创外科为亮点,以外科治疗复杂危重肝胆胰疾病为特色的学术型临床科室。穆毅说,现在,北京所有医院能做的普外科手术,地坛医院都能做!

北京地坛医院的外科队伍,也逐渐强壮起来。穆毅去年底离开地坛医院时,外科手术量是到任时的6倍——来时每年开100多刀,现在开到了600多刀。在连续5年6次接受“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医院管理年检查”、“质量万里行检查”中,均被评为优秀。

管理科室带来的巨大成功,给了穆毅很大的信心。他更多的成就感,开始来自管理。他想,如果给自己更大一个舞台,是不是能带领更多的人做得更好?他觉得,如果在管理上做好,会贡献更大,人生价值就体现得更高。

机会又一次来了。去年,北京地坛医院的一次中层会上,院党委书记说北京市医管局正面向全市招聘医院院长、副院长。就是这次公选,穆毅参加了,也成功了。他说,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又拿来细则仔细研究,就觉得自己符合条件。尽管竞争分外激烈,但公平、公开、公正的公开选拔,最青睐穆毅这种关键时刻永远做好准备、情商智商皆高、能力以及管理经验储备丰富的人才。

穆毅说,北京地坛医院外科主任任上,历练出了他许多的能力。首先是协调能力,比如搞移植,不是一个科室的事情——检查、输血、ICU、影像等等,都得配合。如果没有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根本办不到的。此外,还有快速反应、快速决断、科学决策的能力。当然,还提高了自己的执行能力。

如今,穆毅履新北京儿童医院已经好几个月。他说,自己还在熟悉阶段。在北京儿童医院,穆毅主管重大项目、运行保障和安全保卫。他说,在医院,临床是前勤。自己是从前勤岗位过来的,所以最知道前勤需要什么支持和保障。

尽管到任时间不长,但穆毅正在办几件事。其中有血液肿瘤中心的建设,还有食堂的建设。穆毅说,医院2000多职工加上辅医、保安3000多人,一直在临时建筑里吃饭。眼下,食堂采购,保安公司招标,他都在忙活。此外,正在增加三部门诊电梯,要不病人上下楼太拥挤不方便。儿童医院最紧张的是病房条件。穆毅还要琢磨,怎样让病人的住院条件好一点。

采访临近结束,穆毅指了指桌子上半尺厚的文件夹说,这都是下周二院办会议上要报告的,很多很碎。

记者问:“你一个大专家,现在做这些事,亏吗?”他说:“自己历练成长后,就能扶持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专家,为更多的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