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重视和加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在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是全国高校加强艺术修养教育总体趋势的要求,也是理工科院校的现实要求。本文阐述了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加强艺术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各个领域,社会也更需要那些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样的社会需求就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综合院校还是理工科院校都要与时俱进地调整育人的目标和方法。但现实中也有部分理工科大学学生只一味地追求专业的专精尖,多拿证书,却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艺术修养的提高,导致不少大学生成为“偏才”或成为“书呆子”,这样不但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能对其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埋下隐患。
加强艺术教育是全国高校加强艺术修养教育总体趋势的要求。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往往偏重逻辑思维,学习艺术的学生往往偏重形象思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原有教育模式培养人才的弊病,注重实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都认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加强艺术教育是理工科院校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尚未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学生高中就接受文理分科教学,从而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先天不足,而“补课”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到高校中,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人才培养,在理工科高等院校实施艺术教育是极其必要的。而现实中,我国的一些高等学校重理轻文,重视专才教育,忽视文化素质和艺术教育,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普遍偏低,造成知识结构的缺陷。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模式,是艺术类专业大多在单科类和某些综合类师范类院校设置,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关于艺术及艺术教育的研究几乎为零。即使近年里某些学校增设了艺术类专业,大多也是属于艺术技术的层面,开设了若干门相关学科选修课,质量也停留在较低的初级阶段。学校的艺术氛围尚无法避免刻意营造和较为牵强的痕迹,学生缺少自然流畅的艺术熏陶和艺术表现环境及艺术思维的训练。因而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实则任重而道远。
二、艺术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作用
通过提高艺术修养优化知识结构和体系。理工科学生有时会有一种偏见,认为艺术和科学是两回事。其实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相汇的。牛顿曾说过:“艺术和科学在山脚分开,在山顶汇合。”从大脑的分工来看,人的左半脑用于计算、逻辑、推理等,理工科学生使用频率较高;人的右半脑用于语言、绘画、音乐等,理工科学生使用频率较低。让理工科学生多接触以音乐、绘画、舞蹈等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能开发他们的右半边大脑的思维能力,同时让左右大脑相互合作,艺术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创造力。其结果是在艺术的熏陶下使科学和艺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激发灵感,敢于创新,不断优化已有知识结构和体系。
艺术修养的培养关系着人才的精神面貌。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许多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能以他们的辉煌业绩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但他们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却往往是独特的艺术素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平常爱拉小提琴,从中感受艺术的熏陶和洗礼。艺术修养就是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和审美活动中,通过学习典型的艺术形象和参加艺术实践,提高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 把思想觉悟和高尚的情操寓于美育之中,激励追求真善美,摈弃假恶丑,从而提高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遵守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同志所指出的“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艺术教育有利于理工科学生的身心健康。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可塑性极强,是对人生观、政治信仰基本确立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对教育形式往往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正面的思想教育很难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而艺术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特殊形式,则更具有独特的功效。余秋雨谈到艺术修养时曾说过:“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一定会比别的人丰盈而充满活力。”提高大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无疑会促进他们对美的追求,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并且进一步地促进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使自己日趋成熟完美。理工科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艺术教育很是匮乏,往往是电脑游戏、网络聊天、谈情说爱成了课余生活的主要消遣方式。如果我们加强艺术教育,就会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三、艺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需
艺术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情况和一些杰出人才成功的案例,我们把它概括为以下五点:
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美感。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它通过听觉艺术、行为艺术、视觉艺术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美感,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向往,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实践证明,通过接受艺术教育,学生具备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对聆听美的耳朵,一颗欣赏美的心灵。
艺术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艺术教育是纯化人们感情,陶冶人们情操的良好载体。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爱因斯坦也把培养“和谐的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在这里,和谐的人是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其实,艺术教育作为“和谐的人”的教育手段古已有之。孔子认为:立于礼,成于乐。即礼(规章制度)还需要通过音乐艺术进行感情教育,才能真正起作用。
艺术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科学研究证明,艺术除对人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还对人们的创作才能有显著的作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有人曾问过他科学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答案是一个公式:A(成功)=X(工作)+Y(娱乐,即音乐)+Z(不说空话)。以后在他从事科学研究时,虽然十分珍惜时间,但练琴、听音乐几个小时他都毫不吝惜,过后,埋头研究时,效率特别高。如他的《相对论》的诞生,就是在音乐的伴随下问世的。
艺术教育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艺术可使个体的人格、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而使其真正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大家知道,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但需要个人的激情、创作能力等因素,更重要的是,作品要体现个人的情感,这些内涵的表现,都需要坚韧的意志和不拔的精神。
艺术教育具有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功能 生活的美化以及艺术化,是人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以及文化的最高阶段。音乐的节奏性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走路、说话、运动无一不与音乐的节奏合韵合拍。于是,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激昂的时候兴奋,低落的时候忧伤。学会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很多。一个活在音乐中,活在节奏与韵律中的人是充实而快活的人,他比别人更会感受,更会思想,更加乐观,更加向上。
四、深入加强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一是课堂教学。一般采取的办法是公共选修课或者是公共任选课,,选课的人数比例也不高,课程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收益较小。任课教师的数量也比较少,不能形成良好的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也十分有限。二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进行学生的艺术教育,比如目前比较好的学校品牌有“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三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品位。以上是一般高等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一般做法,但是从目前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的要求来看,已经得不到满足。因此,笔者认为,特别是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与管理 学校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给与政策上的倾斜,如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教师的待遇上、教师的奖励以及学生的奖励等方面,以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校要确定专门人员和部门,对艺术教育工作进行管理,使艺术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真正使这项工作有效持久地开展起来。二是使艺术教学与课外艺术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堂的艺术教学应以学分为考核手段,要求学生修够一定数量的学分,以督促学生将艺术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同时,以参加各项艺术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发挥艺术特长,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能。三是加强师资队伍与基础建设 学校要给予政策,积极引进艺术造诣较高的教师,这样才能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同时,这些教师又可以指导学生的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活动质量和活动效果。艺术教育活动的设备需要加大投入,以满足学生活动要求。
重视和加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的突破口。从育人兴邦的高度来对待学校的艺术教育,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以丰硕的艺术教育成果,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启元.文化素质教育与理工科院校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9,4:56-58.
[2]彭赛红.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再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