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与群众满意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与群众满意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80

客观方面:①小儿头皮静脉分布状况:小儿头皮静脉的明显与否、粗、细,及血管充盈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穿刺的成功率。②操作者的技术程度:要有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掌握过硬的头皮静脉穿刺技术。

主观方面:①首先要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指导家长固定患儿头部、膝关节、手等关键部位的方法,说明利害关系,争取1次成功。②血管的选择: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枝循环回流,故可顺行或逆行进针。一般首选额前正中静脉,血管较粗,且直,部位平坦,不易滑动,易于固定,成功率高,但要把握好深浅度。其次是颞浅静脉,血管较粗,但常处在骨隆凸处,有一定弧度,尤其颅骨缝处的静脉,易滑动,所以崩紧皮肤后,一定要掌握好角度。另外在遇到高烧或剧烈哭闹的患儿时,此处血管极度充盈,爆涨,虽易进入血管,但却血管容易破裂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是因为血管内压力太大,遇到针刺时破裂所致,此时我们只需要将左手绷紧皮肤的两指间距离加大,就可以提高成功率。另外耳后静脉也较常用,缺点是患儿转头时容易碰撞。③动、静脉的鉴别:静脉血管一般比较表浅,呈蓝色,触之有弹性,可凹陷,没有硬的感觉和博动感。动脉血管一般较深,颜色浅红,触之有博动感,感觉血管稍硬,触之不凹陷。有时不易辨别,穿刺后回血逆流不进,颜色鲜红,用抽有生理盐水的针管推动血管发白者为动脉。④判断穿刺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回血,有时因患儿脱水,血管压力小,穿刺后回血少或不回血,还可凭经验来判断,针头进入血管后有一种落空感,还可用挤压近端头皮针管就会有回血,打开开关后输液通畅,局部无肿胀证明穿刺成功。⑤针头的固定:稳妥固定好第1根胶带是成功的关键,穿刺成功后左手根据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法固定针柄,如在较平坦的部位,可用左手食指固定针柄于头皮上,若在隆凸有弧度的部位,则左手食指按针柄于头皮上,拇指垫在针柄下,保持针头与血管平行,右手打开开关,观察输液通畅后用第一根胶带粘在针柄处,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棉球,用第二根带无菌棉的宽胶带固定于针眼处,第三根从针柄下“v”型固定于针柄两侧,把头皮针的塑料管末端弯成小园型后用第四根胶带固定,第五根将头皮针的塑料管固定于靠近侧的耳廓或耳垂上,当患儿转头时缓冲牵拉力,起到降低针头移位的目的。另外当患儿由于高热或哭闹出汗,胶带无法有效固定针头时,还可用干净的一次性治疗巾剪成4cm宽的纸条,置于针头处胶带上面,助手或家属协助固定针头两侧纸带和患儿头部并将头抬起,将纸带的两端系于脑后,弥补胶带不粘的缺点,通过临床观察有较好的固定效果。⑥操作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情绪稳定,轻松,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信任感。⑦换位思考,加强个人修养是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必要条件。当连续2次或3次穿刺失败时,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就能够理解和接受家属的抱怨,也就不会感到委屈了,在多人上班的情况下,无论患儿血管好坏,主动另请高明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我们能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积极配合他人完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即使我们技不如人,但我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谦虚好学,替病人和家属着想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会赢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尊重,当然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因素和解决方法:①小儿血管细小,不明显或患儿较胖,皮肤较黑,脱水血管塌陷。这时不要心急,仔细观察,轻拍皮肤,或用左手中指压住血管近心端,右手拇指横向摸血管,有沟壕者为塌陷的血管。②家属过分溺爱孩子,配合不得力,对护士期望值过高。遇见这种情况,必须先和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向他们说明疼爱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天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反而害了孩子,给孩子增加了痛苦。使他们明白只有很好地配合才能减少孩子的痛苦。③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不够,家属固定患儿方法不当。④穿刺角度不合适,仔细观察血管弯曲的弧度,确定进针部位,使针头所到达的位置与血管平行。⑤固定针头方法不当: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非常重要,如固定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根据部位选择不同手法先稳住针头,使针头不要上下左右摆动,在针柄处粘上第1根胶带,根据需要在针柄下垫棉球,按照前面所说方法固定其他胶带。⑥光线不足。选择合适光线,光线不要太强,也不要直射穿刺部位,那样反而不好,由于刺眼或反光而看不清血管。⑦心理因素不稳定。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做到处惊不变,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