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建功:点亮人生温暖生活的太阳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建功:点亮人生温暖生活的太阳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功,作家。1949年11月出生于广西北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陈建功主要从事小说、散文、电视剧创作,代表作有小说《丹凤眼》、《鬈毛》、《前科》,散文《从实招来》、《致吾女》,电视连续剧《皇城根》(与赵大年合作)等。有作品被译为英、法、日、越南、捷克等国文字在海外出版。

陈建功的儿童文学中篇小说《太阳石》,发表在1984年第5期《东方少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作者专辑”上。

永远的文学情怀,不老的东方少年!

――祝贺《东方少年》创刊30周年

陈建功2011年岁末

他的作品影响了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他笔下那个拥有矿区情结的女孩朗朗更是给28年前《东方少年》的小读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我们捧着一叠厚厚的资料,诚惶诚恐敲开了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门,却看见笑容憨厚、神情温柔淡然、让我们全身感到温暖的陈建功老师。他那略显早白的平头,刻着岁月沧桑的面庞,提醒着年轻时煤矿生活的苦难和生活充实忙碌的痕迹。他再次走进《东方少年》,时隔许久,但温情依旧在。

一、谈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 ――“把生活艺术化,把艺术生活化”

在我们的访谈记录上,看到出现频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把生活艺术化,把艺术生活化”。陈老师在谈到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时,深情地谈到他的父母和他的少年时代。

父亲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母亲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老师,按说在少年陈建功的血管里,更多地流淌着文学的血液并不足怪。可是陈老师回顾起自己的少年,说当年自己对当“作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说,那个时代,父母似乎是受到了“阶级斗争”的惊吓,不讲究“书香”,更不主张他立志于文学。“不过,有一点他们或许始料不及――他们尊重甚至鼓励我的奇思异想!这让我成为一个敢于编故事,呈现我自己的情感世界的人。”陈老师微微笑着。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在写作文时别出心裁地为老师奉上了一首短诗,他的“另类”被批评为“偷懒”,回到家里,却得到了母亲的“激赏”:“孩子,你是最棒的!”或许,就是这一次使他懂得,做文章,就是要不断地辟新境、拓新路,要“领异标新二月花”。

陈老师还饶有兴趣地谈到中考时的趣事。中考语文作文是命题作文《我为什么要考高中》,考场上他大胆地使用了书信体。妈妈中考阅卷回家,带有几分嫉妒地夸起那个因卷首被遮蔽而不知姓名的孩子:“看人家孩子多聪明啊,用书信体写的,我还给加了分。我心里说,我的孩子怎么就没这两下子!??”

当这一场误会化解时,母亲才认识到她的儿子还真的有“这两下子”,也就不再对儿子的兴趣说三道四,反而成为他有力的支持者。

18岁,风华正茂,踌躇满志,却因时代的挤压,他无奈地走上了通往矿山之路,当了一名煤矿工人。十年的光阴,消耗了多少人的热情和梦想,母亲的激励与教导,却像巷道中的明灯照耀着他前行的每一步。每一次休假回家,母亲为他准备的书籍都像清水荡涤的青石,磨砺着他那日渐粗糙的心灵,使他在浑浊的年代里清醒地感受着生活,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陈建功老师坦言,在那艰苦的岁月中,他正是凭借对文学的热爱才渡过了难关;也正是这些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经历,赋予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灵感与情怀。正如他本人所说:“把生活艺术化,把艺术生活化,是我人生和文学创作中的感悟!”

二、谈今日教育与“文学梦”

看着我们在如此年龄便参与了这么多活动,陈老师连连鼓励我们珍惜现在的好环境,好好学习。

陈老师说:“有文学梦的孩子很多。不管孩子们最终做不做文学,当不当作家,文学都有助于提升你的品位,提升你对生活的思考能力和感受能力,使你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有思想的人,有趣味的人。作为青少年,应该既敢于追梦,又喜于博览群书,善于沉潜凝思,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怀,对生活有质疑、有思考、有定力。”他对青少年的建议是:既要保持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独到的思考和独树一帜的表现,又要对不同的观点、见解,甚至不同的人群包容、理解,见贤思齐。“兼容并包”对于人格魅力的养成也是不可或缺的。

陈老师谈到,现在书店里有很多名为“青少年必读书籍”的书目,浩瀚,让青少年望而却步。其实,学生的阅读首先要有兴趣,才会有恒心。有的书籍,也许今天你不爱读,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人阅历的增加,也许你就喜欢上了。

三、谈当今阅读写作――文字可以犀利 ,为人定要宽厚

读过陈建功老师作品的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他对于文字纯粹、质朴、有深度的把控能力,而面对如今种种多元化的写作和阅读,陈老师说:“现在青年人读的写的,和我们那个时代很不一样了,也说不上孰好孰坏,让历史来淘洗和抉择吧!”坦然地一笑后,陈老师正色道,“无论是怎样个性的风格,一定要记住:文字可以犀利,为人定要宽厚。”――文如其人。的确,从陈老师的身上,我们寻找到了如他作品一样的宽厚坦然,而那些广为流传的作品中更是渗透了一种老道却不失新鲜感的魅力。希望陈老师和他的《太阳石》等作品永驻读者们的心间,常读常新,随他的宽厚人品一起,影响世世代代年轻人。

(选自《东方少年・阅读写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