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兴义府试院的前世今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义府试院的前世今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兴义府试院的历史

安龙,一座久远而神秘的古城,开发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以来史不绝书,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

老城区南面桅峰山下的兴义府试院,为清代后期盘江流域诸县学子考取童生、秀才(童生试)之地,这座少有的古建筑文化遗存在祖国边陲的黔、滇、桂交界地区享有盛名。兴义府试院的建成,是清代后期贵州西南部科举考试十分重要的场所,而且在促进西南部地方教育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代贵州西南部受地域影响,教育相对滞后,早期教育以私塾、书院为主。自明宣德四年(1433-1429)普安卫(今普安县)刘瑄考取举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安南(今晴隆县)梁森考取进士后,辖区内教育渐兴。一段时期内,书院成为“栽成文士,为国储才”的重要场所,辖区内书院频设,但各自为阵、各施其教。道光二十二年(1842)兴义府试院建成后,集考试和教学功能为一体,每两年举行一次府试,贵州西南部的盘江八属的学子不再到周边郡府合棚就考,均在此参加府试,平常则是府学所在地。知府张锳聘用经验、学识渊博的人士任教,筹备专门的试费和学田,使之成为辖区内学子向往的教育殿堂,并为公办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吸纳了大量私塾、书院的优秀学子。民国元年(1912),贵州军阀兴义系代表人之一袁祖铭之父袁廷泰在毁于战火的兴义府试院基址之上重建校址,设国立盘江中学校,即今安龙一中的前身;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植桂轩兴办“安龙县幼稚园”,这是安龙正规学前教育的开始。

咸丰《兴义府志·学校志试院》记载,新试院落成后,“平时课书院士子,擢其优秀出者,读书其中”,张锳自己还“时过从,亲为讲论”。数年后,试院便人才辈出。按府志记载,更出现咸丰二年数人一同中举的盛况:试院建成之初,知府张锳曾在植桂轩前的空地上亲手种植了六棵桂花树,但一直未开花。咸丰二年(1852)秋天,距兴义府试院修竣已整整10年,六株桂花树忽然一起绽放。不久,乡试揭榜,兴义府士子四人及张锳的弟甘萍、子张之洞共六人同时登榜,数与桂符。其中多人是试院建成后,“弦诵轩中者”。而张之洞更是其中佼佼者,还考出了顺天府乡试第一名的好成绩,如今兴义府试院内一直保存有其读书的“香涛读书屋”。作为试院的倡建者,知府张锳喜极而作《植桂轩记》,抒发他“愿郡士联翩掇高地”、“为栋梁材”的美好愿望。应该说这是张锳重建试院,重教育人,广集人才的结果。

文脉的延续

兴义府试院是贵州省唯一留存下来的科举考试场所,从它的迁建、重建、改建的过程不难看出,它是贵州西南部文脉的延续。

首先,它是科举考试场所建筑布局的延续。纵观我国科举考试场所,如江南贡院、北京贡院等,建筑布局皆严谨有序。兴义府试院也不例外。兴义府试院原建筑虽然损毁较多,但史料记载较为清楚,加上近期的遗址发掘证明,它参照旧制,严格按照官式建筑法典布局,成为一组三条轴线上功能区划分明,分布有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将江南园林建筑与南方石木建筑有机结合于一体。这在清代大型集群建筑,特别是西南地区大型集群建筑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研究价值。

其次,它是构筑艺术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在试院现存建筑中,无论是木门窗还是石构件的雕刻,均造型独特,栩栩如生。而且各组建筑檐柱均采用南方广泛使用的适于防潮的石质高柱础,甚至采用整石檐柱。而大堂采用的卷棚屋面,大堂、二堂、议事亭所采用的鹅颈椽,又是黔西南地区十分罕见的建筑形制。在单体建筑方面,试院中现存的植桂轩以及原有的怀清亭、意舟、红杏山房等,均反映出当时文人风雅精妙的审美情趣。从现存议事亭四角攒尖形制,而且刻意建于人工水池之中,特建过水曲梁桥作为交通途径,可见试院建筑在遵从建筑法典的基础上,非常注重艺术效果。

再次,它是封建教育体制的延续。在《兴义府志》中,知府张锳及其他人的文章里用较大篇幅介绍了试院的历史、新试院的布局以及经费的使用情况、人才培养等,不厌其详,书中还附有“试院图”,使今人可一观其貌。这在其他志书中是不多见的,充分显示了张锳对地方教育的重视及其对所取得成果的欣慰,更是他对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理念的诠释。张锳是一名由科举而走上仕途的封建时代士子,他深知科举的重要性,但也深感其弊。因而他在《植桂轩记》中写道“夫吾人读书,岂仅为科名?科名者,事业之阶梯耳”,这明显反映出他既要遵循旧制、又想要培育人才的思想矛盾,也成为他兴建试院时总体布局严谨、而号舍宽大的原因。资料显示,每间号舍进深8.3米、面阔3.8米,中间没有隔断,非常像我们今天的教室,可以容纳几十名学生。由此推断,号舍只在两年一次的考试时才被临时隔开做考棚,而平常就是府学所在地。由此说明,兴义府试院既传承了封建科举考试的制度,又在其基础上将教育推向新的历程。

张之洞与兴义府试院

讲兴义府试院在清代后期贵州西南部教育中起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讲清代后期升任朝廷军机大臣的张之洞。

张之洞出生在贵阳的六洞桥,四岁随父到安龙读书,天资聪颖。由于受父亲张锳励学思想的影响,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文才出众,十一岁,即为贵州全省学童之冠,在安龙留下《半山亭记》、《十八先生祠堂记》等优秀篇章,时人称“神童”。十三岁时回原籍直隶(今属河北)参加科举考试,同治二年〔1863年〕参加会试举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府、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职,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

他在兴义府学习期间,深受其父张锳兴学育人思想的熏陶,因此在做地方官时对教育非常重视,亲自办了不少新式学校。1898年他发表重要著作《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成为清末中国办教育的指导思想。他主持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

作为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他提出的“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以及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倡导“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的教育目的论,无疑是其父张锳兴学育人教育理念的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兴义府试院不仅是张之洞幼年时期的学习之地,更是他教育思想的启蒙之地,兴义府试院在清代后期贵州西南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

今日之安龙,恰如明代先哲刘伯温所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乘着时代前进的脚步,兴义府试院她结束了“久在深闺人未识”的寂寥。兴义府试院作为贵州省乃至祖国西南部唯一遗存下来的封建科举考试场所,是研究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政府相继对试院遗存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和管理工作,兴义府试院大堂、二堂、议事亭、植桂轩、后东西官厅等进行整体维修,恢复兴义府试院原有的历史风貌,兴义府试院迎来自己历史性新的生命力,展现出自己它独特的历史文化风采。

(作者系安龙县文物管理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