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细读文本凸显两对矛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细读文本凸显两对矛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新批评派的“语义细读”中蜕化而来的文本细读,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已有一段时日,关于它的研究和讨论从未间断,有热烈的追捧,也有不断的质疑。阅读教学实践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有两对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一是包容与变异,二是局限文本与过度解读。

一、包容与变异

文本细读被引入到课程语境后,迅速成了语文教学中的新名词。名家学者的论文著述,一线教师的积极追捧,使其成了教学观摩研讨的焦点,教育刊物开设专栏的主题……大家都为找到了一把打破现今语文阅读教学困境的利器而欢欣鼓舞。对此,有人提出了“文本细读异形化”的担忧:“几年前强调‘大语文’教育观后,语文就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于是就有语文课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的呼声;再后来,‘生成性教学’一度风靡全国,于是出现了过度保护生成致使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无奈乃至课堂失控之后果……综观现实教学状况,我们发现由于‘文本细读’对‘细’的过于纠结和聚焦,其导致的反面作用已初见端倪,若任其膨胀,也许这股‘细’风不见得就是春风……”[1]有人还提出了现今文本细读过“细”,导致语文教学本末倒置畸形发展,教材安排混乱,工具性与人文性主次不分;教师对文本细读过度追新求异,折磨学生等观点。

首先,要肯定的是,对文本细读过度化的警醒意识,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态度是十分可贵的,提出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毕竟文本细读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还是属于一个新生的事物,还没有多少成熟的理论来约束和规范它,确实很容易深陷到“异形化”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但是,“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出现,其所提示的新的观念,都可以对旧有的各种学术研究投射出一种新的光照,使之从而可以获得一种新的发现,并做出一种新的探讨”[2]。新批评的“细读”理论还未繁荣壮大就很快被替换下场,可是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尝试,它所提出的“文本细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却可以让我们反观语文阅读教学,并回馈到其他文学研究之中。比如红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对金陵十二钗正副册人选身份的敲定时,解答秦可卿身世之谜时,就是根据当中的诗词,以及文章前后出现的一些线索和相关批语,通过细读推理出来的。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文本细读确实有如此大的魅力。随后,王崧舟等一线教师带领我们“徜徉在言语之途”,在文本中“出生入死”。王老师对《小珊迪》这篇课文的细读,对“小”的精彩阐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原来阅读教学文本也可以这样被解读得意味盎然。

对文本细读不断扩大的内涵,有人提出了“包容性”的说法,认为“‘文本细读’在立足文本这一基本点不变的条件下,有着强大的包容性,是一种能充分体现阅读者个性的文本解读方式”,这应该可以用作对“异形化”的一种回应。文本细读从一个文艺批评的概念转化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内涵不变,而文本的外延却很广泛:新批评派文本细读的文本是“作为有机整体的文学作品”[3],主要是指对诗歌的研究;朱熹的文本是经学文本;金圣叹细读限于小说、诗歌、戏曲文本;陈思和将其运用到文学史教学中,旨在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窦桂梅指出教学中“细读必须有一个物质前提――经典文本”[4]。

文本细读的包容性源于文本外延的广泛性,那么在文学阅读教学的情境中,如何在恰当运用文本细读为教学服务的同时,规避被“异形化”的风险,自然需要我们把握好文学阅读教学情境这一具体外延之下文本细读的内涵与实质,而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局限文本与过度解读

文本细读需要立足文本,一切从文本出发,这是任何语境下对文本细读的阐释不可缺少的根本要素。但在文学阅读教学实际中,对文本的处理仍然易陷于两个极端。

受英美新批评派“语义细读”的影响,落于字、词、句的窠臼之中难以自拔,习惯于对文本进行“大卸八块式”的肢解,或是在追求语言分析的科学化道路中,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单纯为了分析文本而进入文本,“为了某一既定知识或观点对文本进行分析、取证,烦琐的解构与精确化的分析遮蔽了文学的本真,迷失了读者自我,使更多体现着个人内在灵性与感悟的文学被‘科学’所异化”[5]。这就陷入了局限于文本的极端。我们要从文本的封闭中解放出来,但又要警惕陷入过度解读的陷阱。有的教师选取主题过于宏大,从文章主题里随意攫取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并不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他们秉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在不断超越文本的过程中展开一次次拔高语文的历程,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了这样的印象,凡每篇课文必定反映了一个崇高的主题或一种伟大的思想。另一种过度解读的方式不是拔高,而是随意肢解文本的完整性,否认文本的确定性。例如,有教师教学《南郭先生》,当学生提出“南郭先生善于抓住时机”的解读时,教师评价其“独具匠心”。

对于文本把握到何种程度,是文学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决定着阅读教学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唯有把握了在文学阅读教学情境下文本细读的特性,我们才能掌控细读的力度和火候。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文本细读实践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结果,也许在以后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还会有其他新的矛盾出现。矛盾的出现只能促使我们更加积极地研究出好的对策和方法,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走出一条文本细读更好地为文学阅读教学服务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1]卓千峰.关于“文本细读”异形化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9(7).

[2]叶嘉莹.论词学中之困惑与花间的女性叙写及其影响[A].伽陵论词丛稿[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23.

[3]李卫华.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

[4]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J].小学语文教师,2009(3).

[5]孙建龙.对当前文学阅读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