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医院药敏耐药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院药敏耐药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细菌耐药率增高。结论:细菌药敏结果监测十分必要。

关键词临床细菌耐药性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耐药性(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是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的相对抗性。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是自然界的规律。生物进化论早就指出“适者生存”。即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是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并非在抗微生物药物问市之后才出现。大千世界,有矛就有盾,有抗微生物药物就一定有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存在。一种新耐药菌株的出现,也必然会有一种制服它的新药产生。同样,人类也是在与大自然不断斗争中求生存获发展的。而耐药细菌所致感染已构成了新世纪抗感染治疗的新挑战,及时准确地掌握状态,了解耐药细菌的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为及时控制疾病漫延提供实验室依据,因此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作耐药分析,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菌种来源:2009~2011年收集临床细菌培养的标本,按微生物操作规程,常规分离培养,使用人工鉴定及长沙天地人公司生产的TDR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鉴定所得。

质控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药敏测试:K-B法及湖南天地人药敏卡,判断标准为美国NCCLS 2009年版,采用WHONET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β-内酰胺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采用NCCLS推荐方法作确证试验。

结果

2009~2011年共计7817份标本,分离临床菌株2482株,阳性率为31.75%,其中细菌分布前九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827株)、铜绿假单胞菌(3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32株)、不动杆菌属(65株)、表皮葡萄球菌(191株)、肺炎克雷伯菌(407株)、阴沟肠杆菌(59株)、粪肠球菌(34株)、产酸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沙雷氏菌等(102株)、酵母样真菌(126株)。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情况: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占3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9.4%。

其他药敏结果:葡萄球菌中敏感株对所测试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仍极敏感,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SMZ-TMP耐药率较高。MRSA和MRSE对万古霉素仍高度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美洛培南对肠杆菌科各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

讨论

在我院临床分离菌株中常见的细菌中,仍是革兰阴性杆菌占优势,前二位均为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酵母样真菌。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较以往有增多趋势,本组资料显示非发酵菌属占革兰阴性杆菌的31.2%;酵母样真菌检出率较以往有增多趋势,资料显示,占分离细菌总数的5%;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该类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但对万古霉素敏感。

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万古霉素,未发现VRSA和VRE菌株,这对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虽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耐药率为9.7%,但美洛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还是最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8.02%,肺炎克雷伯菌31.19%,除美洛培南外,该类菌对多数抗菌素的耐药率比较高。

综上所述,近年来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抗菌素的耐药率逐步升高,耐药性日趋严重对药敏结果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因药敏结果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可以对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预测,查出耐药,减少治疗正确,便于医生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及时控控制疾病;②利用药敏结果进行耐药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为感染控制部门提供防治依据;③药敏结果还可以为新药的研究和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④利用耐药监测结果控制抗菌药物应用,可延长新药使用寿命。

似[4]。

ADR以皮肤损害为主(42.57%),以瘙痒、皮疹多见。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且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②药物疹是由变态反应所致[5]。临床上常用药物抗药素的抗菌素的抗原性较强,常易发生该类反应,因而用药前提醒临床医生,在用药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做皮试,如果皮试阴性,用药过程中一旦有药疹出现,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总结分析ADR报告资料,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同时反馈临床,对规范,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金州,主编,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2.

2孟床林.纳洛酮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1999,14(5):封二.

3蒋宇利,等,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6):303.

4贾公孚,谢惠民,主编.药害临床防治大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47.

5王振义.临床医学概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