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呼唤着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智力基础;个性品质;方法与途径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呼唤着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出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逐渐得到了重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就此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通俗的说,创造性思维乃是多种思维形式(包括种类和类型),特别是形象思维与辨证思维的高度结合的结果。理解这一定义,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性思维既包括各种类的思维,也包括各类型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是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但它却不是脱离任何其他思维的另一种什么特殊的思维。

3.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而绝不是多种思维机械相加的结果。

4.创造性思维固然有它独有的活动规律,但它也必须遵循其他思维活动的规律。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过多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营造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三、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智力基础和个性品质

(一)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疑问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造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二)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培养自身的创造力

在学习中反对“死记硬背”,就是要突出知识的智力因素,掌握真才实学,学会过硬本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HYPERLINK “http://www.省略/fazhan/”发展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发做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的创造往往开始于不严格的发散思维,而继之以严格的逻辑分析思维,即收敛思维。发散思维虽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重要设想,但其成果必须严格验证。发散思维富于创造性,能够提供大量新思路,新方法。但是,单靠发散思维还不能完成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要相辅相成、辨证统一,偏视任何一面都是不可取的。

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课本的例题、习题,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深入挖掘创新素材和其潜在功能。在保持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索能否得出更深刻,更广泛的结论,或改变命题条件,结论的若干元素,组成新型的更一般的命题,并探究其正确性,不落俗套,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的个性特征有关。弗兰克・巴伦的研究认为,有创造性的人具有下列特征:

1.喜欢复杂的和某种程度显的不均衡的现象。

2.有着更为复杂的心理动力和更广阔的个人视野。

3.在做出判断方面有更大的独立性。

4.更坚持己见和具有支配权。

5.拒绝把抑制作为一种控制冲动的机制。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的学生,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和培养创造性的个性特征。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HYPERLINK “www.省略/work/”总结等。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引导学生学会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形成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的,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善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体量,解1;3600÷(3600×1/6÷4)-4;解2:(3600-3600×1/6)÷(3600×1/6÷4);解3:4×[(3600-3600×1/6)]÷(3600×1/6÷4)。思维较好的同学将本题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作单位“1”,解4:1÷(1/6÷4)-4;解5:(1-1/6)÷(1/6÷4);解6:4×(1÷1/6-1);此时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又有同学想出解7:4÷1/6-4;解8:4×(1÷1/6)-4;解9:4×(6-1)。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诱发思维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7/3、13/6、9/4、25/12),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每个学生做起,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成一个真正的思考王国,一起为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繁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佚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王晓.如何培养创造力.

作者简介:王凤霞(1981-),女,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