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CT对椎间盘治疗预后的评价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CT对椎间盘治疗预后的评价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疆塔城额敏县人民医院ct室新疆塔城额敏834600)【摘要】目的:探讨CT对椎间盘治疗后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3月期间临床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入院治疗的病人80例进行单层螺旋CT造影扫描。结果:80例患者行CT椎间盘造影,45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56.3%;其中椎间盘退变1、2、3级分别为12,12和21例;纤维环撕裂1、2、3级分别为15,28,2例。结论: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椎间盘CT造影作为椎间盘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将继续发挥其作用。【关键词】CT;造影;预后评价;椎间盘【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28-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脊柱疾病中研究最多的疾病[1]。近20年来,随着X线、B超等影像学的进展,该病的诊断率不断提高,但是在诊断也可以没有任何阳性表现,或者仅表现为椎间隙狭窄、终板硬化、间盘内积气、椎弓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等非特异性改变。目前椎间盘CT造影术被认为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CT对椎间盘治疗预后的评价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3月期间,临床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入院治疗的病人80例。入选标准:病人腰痛反复发作均超过4个月,且经过各种保守治疗后临床未见明显缓解;体检多有明显的腰部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出现腰痛或腰痛重于腿痛, 无皮肤感觉过敏和缺失;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患者同意。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3.2±10.8岁。1.2 诊断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单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的层厚是5mm,层间隔是0.1mm。采用非离子型有机碘水溶性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注射剂量在0.6-5ml。使用18-25号穿刺针,使用0.5%-1.0%普鲁卡因进行穿刺点局麻。穿刺通常采用俯卧位,如病人因疼痛无法长时间俯卧,也可采用侧卧位,则进针侧在上。腰-骶节段从椎弓关节外缘进针,腰骶间隙穿刺由于髂棘阻挡及腰横突较大等原困故穿刺点较腰帕穿刺点向内、头侧偏移1cm,针尾倾向头侧较易成功。穿刺针沿测量角度刺进椎间盘,当估计针尖已到达椎间盘中心时行CT扫描确认穿刺针位置无误后注入造影剂,并记录造影剂量。注射过程中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如引发出与平时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疼痛,作为判断椎间盘造影阳性的主要依据。1.3 阳性标准:椎间盘造影为诱发性试验,对试验结果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向椎间盘内注入造影剂时病人的反应,出现一致性疼痛者判定为椎间盘造影阳性,非一致性疼痛和无痛者为阴性[3]。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CT指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 P

当前椎间盘造影在诊断脊柱疾病,尤其在确定慢性下腰痛病因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众多研究表明纤维环破裂和腰椎间盘造影术疼痛复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超过70%的纤维环外层纤维撕裂可出现准确的腰痛复制[7]。椎间盘造影诱发一致性疼痛反应的椎间盘都存在2级以上的纤维环撕裂。本文结果显示,80例患者行CT椎间盘造影,45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56.3%;其中椎间盘退变1、2、3级分别为12,12和21例;纤维环撕裂1、2、3级分别为15,28,2例。

总之,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椎间盘CT造影作为椎间盘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将继续发挥其作用。参考文献[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5-186.[2]彭耀庆,张朝跃,张孝中,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病理学分型及临床意义[J].中华新医学杂志,2009,2(5):398-399.[3]彭耀庆,张朝跃,李小如,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计量诊断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12(1),19-22.[4]郑穗生,高斌,鲍家启.CT诊断与临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9-370.[5]刘振伟,张淑琴,周晶,魏庆堂,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附540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0,26(1):14-15.[6]路闯,叶应荣,袁宏伟,等.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报告及分型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2(2),132-134.[7]Hlobil H,Staal JB, Spoelstra M,et al.Effectiveness of a return to work intervention for subacute low-back pain[J].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2005,31(4):24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