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胃癌全胃切除结肠代胃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胃癌全胃切除结肠代胃术在临床上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以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中间置结肠代胃13例(43.33%),幽门结肠代胃17例(56.67%)。同时治疗后对30例患者进行随访,1年死亡2例,生存率为93.33%;2年死亡4例,生存率86.67%;3年死亡8例生存率73.33%;5年死亡16例,生存率46.67%。术后半年患者恢复正常的一日三餐,日平均进食量控制在350 g左右,进食后无饱胀感。术后体重恢复良好,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等生化值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内。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结论 结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对于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术; 结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
作者单位:463400 河南省平舆县中心医院外二科 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后,传统方法是使用食管与残胃吻合的重建消化道重建方法,术后患者有效胃容量减少和反流性食管炎时有发生,对患者术后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对2010年6月起一年的时间内我院收治的间置结肠代胃或幽门结肠代胃两种全胃切除结肠代胃消化系统重建治疗胃癌患者30例,经1~5年以上的随访,定位观察组,并与较早之前选择食管重建法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资料显示疗效较为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 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1.2岁。肿瘤部位:贲门癌17例(56.67 %),胃体癌11例(36.67%),胃底癌、残胃癌各 1 例(6.67%)。病理分型: 腺癌18例(60.0%),黏液腺癌6例(20.0%),类癌2例(6.67%),恶性淋巴瘤4例(13.33%)。TNM分期:Ⅰ期2例(6.67%),Ⅱ期4例(13.33%),Ⅲ期22例(73.33%),Ⅳ期2例(6.67%)。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2.5岁。肿瘤部位:贲门癌16例(53.33 %),胃体癌12例(40.0%),胃底癌、残胃癌各1例(6.67%)。病理分型: 腺癌19例(63.33%),黏液腺癌5例(16.67%),类癌3例(10.0%),恶性淋巴瘤3例(10.0%)。TNM分期:Ⅰ期2例(6.67%),Ⅱ期3例(10.0%),Ⅲ期24例(80.0%),Ⅳ期3例(10.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型、TNM分期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切口选择腹部或胸腹联合,切除全胃的同时剔除相应的淋巴结。首先切断左三角韧带,将肝左外叶翻向右侧,切除裂孔周膈肌组织约2.0 cm,缝扎膈肌及膈静脉。消化道重建采用:①保留幽门结肠代胃术:患者胃肿瘤至少离幽门10 cm处,第1站淋巴结以外和幽门周围无淋巴结触及。保留幽门和 2.0 cm 的胃窦部,游离横结肠,保留结肠中动脉,选用一段长 20~30 cm 的带血管蒂结肠,远端(逆蠕动式) 与食管行端端套入式吻合以防反流,近端与幽门行端端吻合。②结肠代胃术: 远端与十二指肠行端端吻合。从术后第 1 天开始给予肠外营养并结合少量肠内营养(由十二指肠营养管给入),经逐步过度,第5~10天完全由肠内营养供给直至恢复口服饮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5.0处理,做t检验比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