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液中心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原因调查及防护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液中心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原因调查及防护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针刺暴露是一种累及皮肤深部,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疾病最危险传播途径之一1。我国约80%的护士受到过针刺伤害2。血站采血护士直接接触未经检验的血液,很容易导致职业暴露,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是针头刺伤引起的意外感染3,对采血护士构成极大危险。血站采血护士是发生针刺暴露的高危人群。作者通过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现职全部76名采血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采血护士针刺暴露的发生情况,以便加强其自身防护意识,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因工作遭受疾病的侵袭。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全体一线采血护士,其中全血采集护士62名,成分机采护士14名;被调查的采血护士工作年限1~15年;主管护师14名(18.4%),护师27名(35.5%),护士35名(46.1%);研究生学历1名(1.3%),本科学历30名(39.4%),大专学历36名(47.3%),中专9名(11.8%)。

方法: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表的稳定性,采用重测信度的方法,对本中心的20名采血护士间隔10天后再重新进行1次问卷调查,得出相关系数r值0.83,说明该调查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第1部分为采血护士个人资料,如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第2部分为采血护士在2007~2011年发生针刺暴露的情况,包括针刺暴露的原因:检验初筛、血液采集和拔针、留取标本、血液传递、处理针头、整理垃圾,被同事和旁人干扰扎伤等,以及刺伤后的处理情况和心理状态等。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100%。

统计学处理:对每份收回问卷进行检查,筛查不合格问卷,再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针刺暴露发生率:2007~2011年29名发生过针刺暴露,发生率38.16%;发生针刺暴露133次,人均针刺暴露1.75次/人;针刺暴露≥5次4人(5.26%),针刺暴露最多1人,5年针刺暴露12次。不同职称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发生率,见表1。

采血护士发生针刺暴露原因、处理、心理状况构成比:针刺暴露的主要原因有血液采集和拔针、留取标本,以及处理针头等;针刺伤发生率最高为血液采集和拔针44.36%;见表2。

讨论

针刺暴露的危害:①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目前,已被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血源性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而艾滋病病毒(HIV)也有增加趋势4。在工作中,如不慎被带有HBV、HCV、HIV等病毒血液的针头刺伤,就有被感染HBV、HCV、HI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其感染率分别为6%~30%、1.2%~10%、0.2%~0.5%5。目前,我国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经快速初筛HBsAg合格后即可献血,因而,所采集的血液中就有可能含有HBV、HCV、HIV等病毒。②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针刺伤后,采血护士会产生忧虑、恐惧心理,担心感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遭受歧视等,造成心理紧张,工作压力增加,加大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心理伤害会出现恶性循环。

针刺暴露在我国血站采血护士中的流行状况:⑴针刺暴露发生率:张玉翠等报道血站针刺暴露发生率100%6,陈书芳和王锐锋报道63.3%~89.0%7,8,本次调查血液中心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发生率38.16%,接近邸春艳报道38.5%9,明显低于上几组报道。主要是由于2007~2011年卫生部连续5年对全国血站质量进行督导,所在的血液中心等血站,重视职业暴露防护的结果。⑵针刺暴露的原因:邸春艳报告9:发生穿刺前去针帽时20.0%,穿刺过程中4.4%,穿刺后拔针时42.2%,穿刺后给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时33.3%。①邸春艳报告中,穿刺后给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时发生针刺暴露33.3%,和其他报道一样,占较高的比例。所在血液中心于2006年执行“一办两规”后,已规定严格禁止手持护针帽回套针头,必须回套护针帽时,必须用止血钳持护针帽回套,调查前,经过多位专家实践考察:手持护针帽回套针头情况已不存在,故在调查表中,没有列举该项。②调查血液采集和拔针项针刺暴露44.36%,为所有原因之首,同邸春艳调查结果。③本次调查中血液传递项发生针刺暴露0,是由于自2007年开始,中心使用真空管留样,采血针头不再从最后一根留样管的橡皮塞中拔出,血液传递时,采血针头在留样管的橡皮塞中,热合采血导管,剪下带采血针头的采血导管时,采血针头仍留在真空管的橡皮塞内,等用针头取样复核血型后,立即丢入利器盒中,以此杜绝了血液传递过程中造成刺伤。⑶发生针刺暴露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邸春艳调查报告显示针刺暴露发生后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25.0%。本次调查发生针刺暴露后登记随访的也仅35.34%,邸春艳分析未上报原因:①认为献血者化验结果正常,无需报告46.9%;②对已发生的针刺暴露,上报没有帮助14.8%;③不知向谁报告12.3%;④当时工作忙,来不及报告61.7%;⑤担心报告后检验结果证实已被感染,同事会孤立自己8.6%。

采血工作中安全防护措施:①建立血站采血过程中职业暴露防护管理相关程序,建立血站和相关部门职业暴露防护的职责,维护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护士在常规采血业务活动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经血传播病毒。②加强有关预防职业暴露培训:血站对职业暴露的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进入血站的全体员工必须接受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预防采血针和注射针刺伤指南,针刺暴露的危害、原因及防护对策,针刺暴露的处理、暴露后的报告制度等,提高全体员工的防护意识,提高防治技能。范慧娟在输液室对实习生和轮转护士进行培训前后针刺暴露发生率的对比10,培训前针刺暴露发生率66.18%,通过带教老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后针刺暴露发生率仅26.47%。③优化操作流程,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建设与献血者人数相适应的采血空间,安排足够具有专业知识的采血护士,强化采血场所的管理制度,配备HIV金标快速检测试纸等;建立和不断优化标准操作规程,如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严禁手持护针帽回套针头,采用带凹槽的真空试管单手留取血样,护士应立即处理使用过的针头,将废弃针头放入利器盒中等。④发生针刺暴露处理: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安尔碘消毒创面。每次发生针刺暴露后,相关部门必须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⑤建立职业暴露事件的登记程序: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部门应当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用HIV金标快速检测试纸等检测暴露源样本,并于发生暴露后1小时内报告血站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若暴露源经抗HIV金标检测为有反应性,应立即(发生暴露后2小时内)将暴露者带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受处理。若确证暴露源样本结果为抗-HIV阳性,CDC会同有关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预防药物的方案和用药程序后,进行积极的治疗,血站负责将相关处理情况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暴露源经金标检测为HBsAg、抗-HCV和(或)梅毒抗体反应性血液,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⑥发生针刺暴露者监测: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对暴露者进行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检测项目至少应包括:HBsAg、抗-HCV、抗-HIV、梅毒;暴露后半年,应对暴露者进行输血传播病毒的再次检测。若暴露源已经确定为抗-HIV阳性,应在1年内定期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检测。⑦针刺暴露事件的报告和保密:若经CDC确证暴露源为抗-HIV阳性,质管部门应会同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部门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在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24小时内上报市CDC做进一步处理;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参与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将暴露相关信息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⑧发生针刺暴露者进行心理咨询:对发生针刺伤的采血护士进行心理咨询。针刺暴露后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是严重而持久的,而对献血者的感染状况不确定会加剧采血护士的心理压力。本次调查发生针暴露后有41.38%的人员感到恐惧和紧张,说明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发生后需要得到专家的咨询以缓解压力,减少刺伤的心理伤害。

采血工作中发生针刺职业暴露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是美国CDC评估表明62%~88%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是可以预防的11。因此应加强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采血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重视暴露后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余璇,王祝英.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449-451.

2杨康丽.急诊护士针刺伤发生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36-237.

3周伟.血站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危害和防护[J].重庆医学,2005,35(11):994.

4Zeinab MH,Moayad AW.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Sharp Injuries Among Jordanian Health Care Workers.Infectious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J].2009,17(3):169-174.

5曾凤屏.感染科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研究[J].使用医技杂志,2006,13(9):1568-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