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金年代,谁还会关注好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铺天盖地的票房与口碑
不管愿不愿意,大片每时每刻都围绕着我们,压迫着我们。只要你眼不瞎耳不聋,《满城尽带黄金甲》就会铺天盖地向你袭来。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语境中,你要是不去看《满城尽带黄金甲》,你肯定会在与朋友聚会时失去“话语权”甚至遭到别人的讽刺。因此,很多人都被迫去看。而看完后免不了失望、惊呼上当!这当然也不是头一次。
本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制片人张伟平还想通过《满城尽带黄金甲》改变中国大片票房不错,口碑不好的怪现象,拯救商业大片的口碑危机。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但不管怎样,集合了张艺谋、巩俐、周润发等华语界重量级影人,投资达3.6亿元的商业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成为2006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甚至创造中国电影新的票房纪录,似乎没有什么悬念。
与此同时,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质疑和指责的声音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是恶评如潮。
又一次票房与口碑的巨大反差。
吹捧固然不妥,疯狂批评同样不足取。面对商业大片的市场疯狂及恶评如潮,我们更需要一种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
2002年,张艺谋执导了中国本土电影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国内票房成绩达2.5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大奇迹。2004年,张艺谋再接再厉,执导第二部商业大片《十面埋伏》,创下1.5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票房佳绩。2005年,拔得票房头筹的是陈凯歌执导的《无极》,投资高达3.4亿元人民币,国内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2006年,以每年一部贺岁片起家的导演冯小刚推出了古装大片《夜宴》,也创造了1.5亿的票房。于是,“大片”不再是好莱坞电影的专有名词,同时也是一个中国电影的新类型。正是这些商业大片,帮助中国电影业走出徘徊十多年的“低谷”。统计显示,2001年国内电影总票房是8.7亿元,国产片所占份额不足35%,约为2.8亿元。到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激增至15亿元后,2005年继续攀升至20亿元。而据最新数据预测,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有望突破26亿。
毋庸讳言,中国商业大片激活了国内电影市场,对于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另外,也是中国商业大片唤醒了中国观众对电影的热情,把大批观众拉回到了电影院。无须奇怪和惊讶,商业大片支撑电影市场似乎也是一种必然。对于商业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来说,票房就是硬道理。总之,电影产业化时代就是资本为王的时代,而在资本为王的时代,商业大片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商业大片无一例外地将古装-武打(功夫)进行到底,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从确保巨额投资回报的角度看,古装-武打(功夫)毕竟最安全的、现实的选择。张艺谋接受《东方时空》采访时,曾有过这样的话,问题(为什么中国商业大片只有这样一种模式?)其实回答非常简单,就是海外市场。因为今天的中国商业大片光靠国内市场断然是要赔钱的,而且赔死你。因为海外这些市场、这些片商他只认这个类型,其它他不认。
可见,中国商业大片选择古装-武打(功夫)是受资本及其市场逻辑的支配而不是文化的支配。因此,仅仅只从文化的立场和角度来批评中国商业大片的题材选择,既不是有的放矢,也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古装大片现在要靠海外市场才能收回成本和赢利,确实也是中国电影人的一种无奈。但是,如果中国古装大片眼睛里只有海外市场,骨子里只想着去冲击奥斯卡,就有可能两边都不讨好,最终的结果恐怕只能是“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看不到商业大片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是一种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对商业大片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同样不是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中国商业大片被资本和权力交织的网络所制约,陷入诸多的误区和盲区不能自拔,有些甚至就是幼稚可笑的。中国商业大片在“技”的层面如情节设置、细节处理、化妆服装等方面都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和忍受的种种“硬伤”。至于其他方面,问题就更多了。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都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他们所要表现的“历史”,其书写和承载的“历史”都远离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本质面貌。在艺术想象方面,商业大片不仅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而且远离了人们的一般想象经验。在人性表达方面,没有积极的意义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不说,其着力放大的反而是人性中阴暗的东西。
面对商业大片的盛宴,知识分子不能缺席,更不能失语。不管怎么说,知识分子的声音和文化立场为商业大片树立了一个新的坐标和参照系。相信,到了一定的时候,商业大片的创作者和制作者们会听到这种难能可贵的“大音希声”。
中国商业大片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商业大片确实到了该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小制作的悲壮抵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资本和权力的双轮驱动下,不仅形成了话语霸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商业霸权。《黄金甲》自从定下2006年12月14日的档期后,众多影片不得不重新调整档期,纷纷退避。即使如《墨攻》、《云水谣》等贺岁大片,也面临着不是被影院下片、就是被排到非黄金场次的局面。
但是,就是在这种话语霸权和商业霸权下,我们还是看到了贾樟柯奋力抵抗的悲壮身影。小成本艺术影片《三峡好人》选择了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上映。贾樟柯指出,中国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大片运作模式,正让中国银幕丧失思想力,我们希望让观众多看到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而不是那些穿金戴银、飞来飞去的人。尽管这部关注三峡“移民现象”、“温暖感人”的电影获得了2006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但票房表现仍然非常惨淡。全国票房总共20万,《三峡好人》成为了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上映的所有影片的最大输家。其实,贾樟柯奋力抵抗的悲剧性结局是早已注定的。然而,这种悲壮抵抗不是没有意义的,它至少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众多极端低成本电影,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电影节上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观众群体“遭遇激情”。2006年第13届大学生电影节参展的30部影片题材各异,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则是《天狗》、《我们俩》、《孔雀》、《青红》、《租妻》、《泥鳅也是鱼》、《光荣的愤怒》等所谓现实主义的影片。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和反映出低成本的现实主义电影是有其自己的观众群体的,也是有相应的市场空间的。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花大力气去开拓这个市场,致使一些优秀的描写普通人、小人物的现实题材的低成本电影如《我们俩》、《向日葵》等没有取得理想的市场回报。
从实际情况看,青年导演最大的问题不是创作本身,而是营销。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适合低成本电影的营销机制。大学生电影节期间大学生对低成本电影及青年导演的热烈追捧启示我们,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联合全国各高校建立一个艺术电影院线,从而给青年导演与他们最忠实的观影群体――大学生观影群体――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我相信,低成本电影及青年导演不仅可以找到出路,也一定能为电影工业带来更多的动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要联合全国各高校建立一个艺术电影院线,恐怕就不仅仅是资本运作的问题,确实还需要政府的协调和帮助。
重归本土关怀
前面已经说过,中国电影产业结构不合理,陷入了“两极分化”,即“两头大、中间小”。这显然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一般而言,正常的状态是“两头小,中间大”。对中国电影,大制作和小制作都有可能赢利,唯独中等成本的制作最有可能收不回成本,更别说赢利了。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影市场,恰恰最需要中等成本的电影。中国电影是否会逐渐过渡到中等成本的电影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和主流,我们实在是不敢断言。但是,有一点可以断言,中国电影的市场格局在未来几年肯定会发生重大的调整和变化。所以,对中国电影,我们仍然寄希望于未来。
梦想根植于现实,商业大片也不能例外。中国商业大片最缺乏的恰恰是一种深深植根于本土现实生活及文化传统的真诚关怀。尽管到目前为止商业大片几乎都取得了高票房,但却有极大的“文化泡沫”。中国商业大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杀鸡取卵似的损害了中国电影生产力,损害了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物极必反,中国商业大片是到了改弦易辙的时候了。远离本土关怀的中国商业大片,观众最终也会远离它们。
(摘自1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为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