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社区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社区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厦门市湖里街道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几点心得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就在湖里区的湖里街道。厦门经济特区,从这里扩大到厦门全市。

湖里街道位于厦门岛西北部,1981年9月,与厦门经济特区同步诞生。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18个社区居委会,占湖里区社区总数的36%;总人口约16.8万,其中,常住人口8万,流动人口8.8万。在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讲话精神中,街道立足社区服务,努力探索适合本地社区的社会管理模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打造智慧信息平台

街道从2010年开始就着力社区信息平台建设。街道与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在康乐社区试点,率先建成了福建省信息化标杆社区。光明日报、厦门商报、厦门晚报等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国家民政部、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等领导相继参观该社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康乐社区已建成统一的社区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系统、社区全球眼、社区电子公告等管理信息化应用及社区总机、平安联防、翼机通、智能图书馆等便民信息化应用,全面实现了社区管理规范化、沟通平台多元化及便民服务信息化。

去年底,这一试点的成功经验又推广到整个街道的所有社区,它的最大意义就是畅通街道管理层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的同时,让社区居民享受智慧生活体系:结合社区、小区、物业、居民的不同需求,以社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实现物业电子化管理、实时监控、安防巡更、社区热线、助老服务、便民电子商务、智慧楼宇等应用,进一步提升小区的管理、安监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比如,如今辖区居民登录所在社区的门户网站,不仅可以查看最新社区新闻、社区活动,还能通过网站进行便民信息查询、电信话费充值等便民服务。社区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进行短信群发、语音推送等服务,用本土化的亲切语言录制相关通知和祝福,居民通过手机接听,既节省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体现社区工作的人性化。接下来,社区还将实现计生入户核查多媒体化,工作人员入户核查时只需带上手机和纸笔,通过手机上网,就能调出居民资料,进行核对筛查,方便计生入户核查工作的开展。

信息化社区有一项治安绝活,就是“电话平安联防”,是将居住相邻的电话用户,以每十户左右组成一个群组,群组中任何一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在电话上拨打“#9”,邻居或者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将会接到报警信号,第一时间出现在你家门口,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为方便社区管理,社区还推出“社区电子公告”,居委会将社区内的重要信息通过电子屏及时,只要是居民需要知道的资讯,LED电子显示屏都将24小时不间断播出,信息量很大。

二、智慧调配资源化解矛盾

近年来,人民调解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出现了多样性、复杂性、突发性,如何及时有效地调解矛盾纠纷,并努力化解在社区,成为街道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点。我们在厦门市率先推行了“两所一社区”(即派出所、司法所和社区)警民联调机制,成为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有效防线。通过2年多实践证明,这种机制注重发挥派出所、司法所和社区的作用,加强优势互补,密切分工协作,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基本上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目标,不仅减轻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成本,而且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福建省公安厅、司法厅、厦门市领导多次到街道调研“两所一社区”警民联调的开展情况,对街道创新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以街道下辖的兴华社区为例,2009年12月成立“两所一社区”警民联调工作室,加强派出所、司法所、社区三方联动,着重对各类民间纠纷、轻微伤害案件的共同调解,一方面实现了警力从非警务活动中解放出来。盘活了一线警力,将警力用在打击刑事犯罪等方面,同时提高见警率,减少纠纷类警情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另一方面实现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和发展阶段,推动社区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从源头上促进社会和谐。

工作室的积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如今,“到社区联调室去”已成为兴华社区百姓发生矛盾时的第一反应。

此外,2011年12月,街道下辖的东荣社区又开始“无讼社区”的实践,居委会设立了社区法官工作点、巡回审判点,区法院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最前沿,审判职能延伸到了社区,会同社区主动发现、排查纠纷,将大量矛盾第一时间消灭在萌芽,努力实现“小纠纷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法庭”,在动态平衡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三、智慧建设社区人才队伍

几年来,街道探索实行“杠铃模式”,一头是在人才素质上创新,一头是在管理考核上创新,两头都重,那一头轻了,就前功尽弃。光有人才,管理考核不科学,同样发挥不了积极性;光有管理考核上的良好机制,人才队伍能力上不去,也是白费。凭借这样的智慧化队伍建设,街道的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能力、素质和积极性方面都得到极大提高。

1.“借用外脑”——社区社会人才队伍建设法宝。

街道在社区社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大胆“借用外脑”。除了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区工作者外,街道还充分利用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在厦高校的人才资源,为街道社区工作所用。如康乐社区拥有与高校合作的基础,街道将其定为试点社区,创造性地与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进行合作,采取“研究先导、项目跟进、共学共促、共建共享”的原则,创办了康乐社区社会工作室,特聘厦大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担任主任助理,保证试点工作既能符合本土环境的实际要求,又能结合专业化的国际标准,在实践中打造一支综合的社工人才队伍。

目前,街道116名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0%以上,拥有一批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

2.“千分制”——创新社区管理考核机制。

在创新管理考核机制上,街道的一大法宝就是“千分制”。2010年在湖里区全面推行。

社区年度工作进行“千分制”考评,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一是优秀社区:总分达到950分(含950分)以上且未被综治、安全、计生一票否决的社区;二是良好社区:总分在900—949分且未被综治、安全、计生一票否决的社区;三是合格社区:总分在800—899分且未被综治、安全、计生一票否决的社区;四是不合格社区:总分在799分以下以及被综治、安全、计生一票否决的社区为不合格社区。另未达街道下达的计划外生育指标,但未被否决的社区,在评定时降低一个档次。

按照“千分制”标准,考核为优秀、良好、合格的社区将获得大小不等的奖励,而不合格社区和计生未达到街道下达指标的社区,不能参加年度各级综合性的“评先”,社区书记、主任和分管领导不能参加年度“评优”,不能在年度的社区工作者考核中评为“优秀”或“良好”档次。连续两年被一票否决的社区书记、主任和分管领导予以降职使用。

四、智慧覆盖社区公共服务

多年来,街道一直注重社区服务建设。2008年12月,湖里街道率厦门市之先,18个社区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实行周末无休息日工作制,社区领导在周末轮班带班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除设立街道群众办事大厅外,街道下辖的所有社区均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关爱未成年人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规范、整合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居民的一般不出社区就能基本得到解决。金鼎社区“八零服务”(服务居民零“推脱”、工作流程零“阻碍”、办理事项“零堆积”、服务标准“零投诉”、服务态度“零脾气”、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收费”、服务培训“零条件”)等创新方式,实现贴心、便民的优质服务。2011年5月,央视法制与生活频道《小区大事》栏目组走进康乐社区拍摄采访,央视记者被社区里欢乐的气氛所感染,被一件件为居民服务的小事所感动,对街道社区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6月,康乐社区的“单亲妈妈相亲会”被搬到了央视,在各地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充分地调动了广大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地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水平,为此街道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邻里示范街道”、“全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单位”、“全国城市社会工作示范街道”、“福建省第八届、第九届文明单位”、“厦门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单位”以及“厦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各种荣誉。

(作者系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