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的演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的演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建国 50 多年来,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在许多方面都成绩斐然,为我国的大豆事业做出了贡献。本文从大豆群体结构、产量形成规律与源、库、流关系以及大豆需水和需肥规律、固氮作用、重茬对大豆产量影响、规范化栽培等6个方面回顾了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黑龙江;大豆;栽培技术;演变

黑龙江省是大豆生产大省, 我国大豆总生产量的1/ 3 源于这里,而其种植面积仅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1/ 4。近20 年来黑龙江省审定推广了 150 多个大豆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近60 个。优良品种必须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使品种产量潜力充分发挥,因此研究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及其机理将有力地促进大豆产量提高。建国50 多年来,黑龙江省的大豆栽培技术不断发展和丰富, 包括大豆施肥技术、 共生固氮和栽培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的都比较广泛和深入,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 对大豆需水、需肥规律的研究

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 据许多学者研究,形成1g大豆干物质需水580~744 g。从1982 年开始,尹田夫等在人工模拟旱境实验室中,进行了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际干旱锻炼处理,跟踪个体发育的全过程,系统地分析各生理生化和形态性状胁迫指数与大豆抗旱性的关系;90 年代初,有人分别从水对大豆的生长、根况、植株以及生理和品质面进行了研究;90 年代末, 研究了白浆土条件下大豆喷灌技术,提出土壤含水量较低情况下, 大豆各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并依据此规律来确定节水灌溉时期和数量。通过对大豆各生育期需水量的研究,并经过多年的灌水试验和大面积的喷灌示范, 已初步探索出大豆需水规律及灌水预报方法,对垦区大面积推广喷灌下的高油大豆种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 对大豆固氮作用的研究

我国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进行根瘤菌共生固氮研究,从80 年代起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 在随后的短短 20 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果。1950~1955年黑龙江省在克山农业试验场进行了大豆根瘤菌菌种选育和应用技术研究,同时在生产上小面积试用,获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许忠仁等对大豆根瘤着结状况与固氮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早熟品种的单株固氮量和占全株氮素比重均低于晚熟品种;磷钾肥对根瘤着结和固氮能力均表现有益影响。在磷钾肥基础上施氮肥,由于氮量的不同,根瘤固氮效能反应不一, 低量氮肥促进了根瘤着结, 增加了固氮量,高量氮肥抑制了根瘤的着结, 也影响了固氮能力。通过3年( 1983~1985 年) 多点研究表明:大豆接种根瘤菌可增加大豆的结瘤数和根瘤重、植株鲜重和干重、植株含N 量、根瘤固氮酶活性以及籽实蛋白质含量;对大豆根瘤固氮活性动态进行了研究。90 年代以后,对黑龙江省土著大豆根瘤菌数量分布接种菌在土壤中生存定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甸土、暗棕壤、黑土中的根瘤菌数量高于白浆土,说明土壤基础肥力与理化状态对固氮起重要作用。研究了微量元素钴对大豆根瘤固氮的影响,试验用硫酸钴拌种,经测定,在盛花期和结荚期大豆株高、干物重及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固氮强度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加, 收获后大豆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研究了根瘤菌不同接种方式对大豆根瘤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剂拌种根瘤多集中于根上层,施用颗粒菌肥根瘤多集中于根下层;施用颗粒菌肥在大豆生长后期根瘤数量及干重均显出优势,且大豆产量高于液体菌剂拌种处理。

3 重茬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大豆连作在黑龙江省尤为突出, 从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大豆根病发生轻重与茬口关系大,合理轮作的地块发病较轻,重茬发病重。90 年代初,对不同重茬年限大豆土壤取样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全N、 全P 和全K 的含量变动不大,但速N和速K、微量元素Zn、B的含量降低,速P的变幅不大。而对不同连作年限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连作使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由高肥力的细菌型向低肥力的真菌型转化。重迎茬可导致土壤和根际环境变劣,土壤中速N、K和微量元素Zn、B、Mo的含量减少,土壤酸度降低,土壤生物活性降低。另外,在大豆种衣剂拌种、重视并改善重茬大豆施肥技术、推行土壤灭菌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连续8 年的深入研究,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的减产明显, 且随重茬年限的增加而加剧。短期重迎茬对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三年以上的长期重茬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现在大豆根系分泌物、残茬腐解液的自毒作用已成为大豆连作障碍研究的热点。

4 大豆的规范化栽培

此项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黑龙江省却始终走在我国的前列,黑龙江省主要大豆栽培模式与技术及推广应用情况在大豆高产栽培方面,近年已研究推广了高寒、永常、兴福、三垄栽培、窄行密植、大豆工程化等多个栽培模式。20 世纪50 年代,大豆栽培水平比较低,研究资料也比较少。60 年代,大豆栽培技术研究水平有所提高,研究领域也有所扩展,提出适期早,合理密植等技术。70 年代初期,科研工作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大豆高产技术攻关,在种植方式、栽培方法方面比 60 年代有较大进展,先后产生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如1972~1975 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开展的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研究;1973~1981 年间,借鉴美国和加拿大推行的大豆窄行密植经验,研究了黑龙江省北、东部地区推行大豆窄行密植对产量的影响。70 年代后期在局部春旱或春涝地区出现了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的栽培方式( 简称原垄卡)。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随着大型机械化农具的使用,开始推广精量播种,以提高匀度、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抗灾能力,出现了永常、三垄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其代表是三垄栽培, 该技术核心是深松、分层施肥和精量点播,以机械作业来实现栽培模式,实行化学除草。20 世纪 90 年代,在继续推广三垄栽培同时,科研人员又进一步探索比三垄栽培更增产的种植方式,相继出现了高寒、波浪冠层、兴福、窄行密植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最突出的是将引进的美国窄行密植技术嫁接到三垄栽培技术上,仍保持深松等作法,但把种植行距缩小密度加大,使植株分布更加合理,形成了大垄窄行密植,小垄窄行密植和平播窄行密植,以及暗垄密、深窄密等栽培模式。21 世纪垄行覆膜等系列的模式化栽培,大豆平作行间覆膜技术为干旱年份干旱地区获得高产提供了有效的措施。过去的50 多年,黑龙江省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豆栽培技术逐步完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生产配套技术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国家“十一五”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倍加受到重视,21 世纪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春天,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