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弱点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突显出来的种种问题,暴露了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欠缺,甚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弱点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 对内部控制有一定认知但尚不到位

现在有许多中小企业都认为内部控制是适用于企业的,但还是有一些企业却认为内部控制只适用于企业,不适用于事业及国家机关等单位。然而,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明确指出,内部会计控制是适用于企事业及国家机关的控制制度。可见很多中小企业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适用范围的认知还存在偏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性、资产安全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但现在许多企业对这五个方面的认识尚不够全面。

此外,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参与者的认识还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往往是由企业管理者建立和实施,与普通员工无关,可能造成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2. 对内部控制规范有所了解但不全面

自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来,陆续颁布了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一系列具体规范。同时,无论是政府还是理论界实务界都对内部控制的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仍有很多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规范的认知并不理想。甚至,有些企业不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何物。可以看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被所有中小企业全面了解还需要一段时间。

3. 有制度规范不执行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建立的内部控制规范是粗线条的、提纲式的,照搬外国或我国大型企业的内控模式,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和执行性极差,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有的企业制定内部控制规范也是为了应对考核验收,内容简单、片面,如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等,形同虚设,根本无法执行。还有些中小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也是对人不对事,只是针对下属员工的而领导可以越过内控不受其控制约束。还有中小企业往往实行家长式管理,上行下效,下属也往往按习惯办事而不是按规范办事,长期以来就导致制度流于形式,不被执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出台,一些中小企业也纷纷积极效仿,但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针对大中型企业制定的,因而,中小企业照搬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收效甚微;或者由于内部控制环境较差,也只是一纸空文。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

1. 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氛围

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决定着其他要素能否发挥和怎样发挥作用,影响着控制目标的实现。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来源于早期的个体工商户、私营经济,这些企业往往组织结构单一,投资者与经营者为同一人,家族式管理氛围浓,有任人唯亲的现象,部分家族成员凭借其身份凌驾于公司规则之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管理比较粗放,缺乏有效的规划、制度和控制,造成管理比较混乱。而非家族成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劳资关系紧张,流动性较大,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一些企业的财会人员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2. 管理者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非常薄弱

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虽然出台了一些制度规范,但都只停留在书面这种表面形式,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方法不明确,认为内控制度的建设是大中型企业考虑的事情,中小企业的精力应该主要放在产品的研发,销售,成本效益的控制上。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执行的重要性。然而就势必导致了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瓶颈。

3. 企业制度不健全,会计制度流于形式

我国的中小企业较为重视纵向的管理控制即上下级之间的管理控制,而横向的各部门业务联系不多导致交流比较少,协调工作的能力差,尤其是严重缺乏横向部门之间的监督。很多中小企业的内控管理得不到重视,有些甚至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一人担任会计、出纳、审核等多项工作。这样基础性的财会工作本身就不合法,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就毫无参考价值。严重的会伪造会计数据、虚报利润、恶意逃税等,这些可以说均为企业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少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制度的认识和重视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这样的会计制度完全是形式上的,谈不上任何实际意义。

4. 没有充分认识内外审计的重要性

当下,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虽然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审计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有些企业甚至连审计部门都没有建立。在经营权与管理权集于一体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下,这些内部审计部门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发展完全听从于管理者的命令而忽视,甚至无视自身的工作准则与职责。同时,中小企业由于人数规模有限,一些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兼任审计人员的员工专业能力有限,这样很难从第三方的立场上客观公正的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

而外部审计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很难涉及到中小企业。

5. 出于对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

很多企业可能会认为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执行制度所花费的成本比内部控制制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还高,并且繁琐的程序会降低其正常的经营效率,所以企业会抵触《基本规范》而不愿意去执行。因此,如何降低企业执行《基本规范》的成本以及在执行《基本规范》的同时并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资金有限、人员有限,在这类企业中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更应该善用一切合理有效资源,针对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对于这类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本文提出如下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功与否,良好的控制环境至关重要。考虑到有限的资源,中小企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着眼于企业的实际控制者,从最高层入手,提高企业治理层的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观念上的扭转将会使内部控制的最大阻力转化为推动内部控制发展的助力,是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其次,要借助企业实际控制者的力量,从经营管理层面入手,调整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与权责分配,在保证信息通畅流动的前提下,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最后,要通过学习、培训、总结等方式,使基层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法制观,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控制文化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知、认同,从而最终在企业内部建立全员控制的理念和形势。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抗突发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其内部控制体系中,对于突况或重大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极为重要。本人认为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应真正发挥其作用,通过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这样的程序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此外,中小企业还应在其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评估系统中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能在突发状况时有效地调动资源,化解危机。

(三)强化企业的控制活动

目前中小企业控制活动不健全,控制手段也不是很先进,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等瓶颈限制,因此,应坚持以会计控制为主,管理控制为辅的控制措施。第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对于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至少应做到以下六类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授权批准与执行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与审核监督相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相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业务经办与财产经管相分离,业务经办与财产保管相分离。第二,财产保全控制。企业应严格控制对企业财产的接触和处置,通过建立对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妥善保管文件资料、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以掌握企业资产动态,加强管理。第三,会计系统控制。它要求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制度,制定本企业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准确有价值的经营信息。第四,授权审批控制。在授权审批时,应注意明确授权的目的、权限职责权利应适当、强化监督控制等。

(四)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

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和健全基本的信息与沟通程序,并把它传递到全体员工,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尽量利用外部免费信息共享平台,收集有用信息。还有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反舞弊机制,把串通舞弊作为反舞弊的重点,还可以建立举报人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真正地做到信息沟通畅通有效。

(五)加强内部控制监督

企业的监督控制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外部的监督控制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社会中介结构以及社会舆论等,他们要注意内部控制目标的沟通和协调统一,做到合理分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不力,自我监督也缺乏,因此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作用就大打折扣。中小企业由于受企业规模、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性监督无法发挥最大的功效,而且也不可能单独设立一个内部审计部门。但是,这并不代表说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不需要监督,而是可以设置一个内审岗位,或将其外包,聘请外部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定期或根据需要时聘请他们担任内审职责,对内控的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做出评价,并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

总之,虽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们必须树立起内部控制意识,对内部控制加以重视,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使其在经营管理中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真正成为企业化解风险、创造效益的强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秦栋彬.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改进[J].商业时代,2012(16):93-94.

[2]吴春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03):113-114.

[3]邢小玲.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析——对一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调查的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02):113-117.

[4]王莉.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7):39-40.

作者简介:袁晓峰(1979-),女,湖北宜都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