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城市化对就业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城市化对就业规模和结构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我国出现了城市化飞速发展和就业水平亟待提高的矛盾,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中国农村城市化对就业规模扩大和就业结构调整的传导过程,发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我国城市化对就业规模的扩大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的关系,能够表现出城市化对就业结构影响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与就业结构调整比较协调,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我国存在着城市化水平的飞速发展,而就业结构调整缓慢之间的冲突,这表现为片面追求高速城市化,而就业结构调整没有及时跟上,最终造成了城市化进程没有真正的促进我国就业的增长。

关键词:城市化;就业;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61-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猛增到2006年的43.53%,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和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就业问题就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为了对城市化和就业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把城市化与各次产业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利用平稳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等计量方法,从两个时段分别研究城市化水平、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之间的联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并建立城市化与产业就业结构的长期关系模型,这对于我国促进城市化,调整各产业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和变量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城市化与三次产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进行研究。为充分反映城市化和三次产业就业规模和结构的相互影响,分别对城市化水平,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总人口和就业结构七个变量进行描述,样本取自1978-2005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变量的单位存在差异,为使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同时消除变量自相关性,分别对七个变量ul、Xi和Y1(i=1,2,3)采用定基数据取自然对数的方法进行分析,表示为lnul、lnXi和lnY1(i=l,2,3)。

本文对样本期间进行分段考察,鉴于样本数量的限制,我们在分段考察中,两阶段中的年份有所重叠,划分为:1978-1994年是城市化稳步推进的时期(由17.9%上升到28.51%,平均增长速度为2.8%),工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其就业比例大于第三产业,可以看做是城市化的第二产业就业效应的强势阶段;1991-2005年,主要是城市化高速增长时期(由26.9%增加到43.0%,平均增长率为3.7%),且第三产业就业逐渐扩大,在1995年之后就大于第二产业,看做是城市化在促进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发挥强势作用时期。

二、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平稳性检验

满足VAR模型成立的假设条件,必须对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使其严格服从随机扰动项为白噪声序列。利用Diekey&Fuller(1974)提出的ADF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lnul、lnXi和lnYi(i=1,2,3)的水平序列图和差分序列图可以看出,各变量的水平值序列为非平稳变量,一阶差分值序列lnul、lnXi和lnY1(i=1,2,3)为平稳变量,且有相似的变化周期,是可以建立VAR模型的。所建立的水平序列模型和一阶差分序列的形式分别为包含趋势和截距项以及只包含截距项,对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我国1978-2005年度的lnul、lnXi和lnYi和序列均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lnul、lnXi和lnYi(i=1,2,3)为I(1)平稳过程,可以进行因果关系和VAR分析。

(二)因果关系检验

只有在变量平稳的基础上,对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才是可信的。在对城市化与就业规模、结构进行因果关系检验过程中,通过FIE值选择滞后阶数。检验结果为:在整个样本区间内(1978-2005年)城市化与三次产业就业规模和结构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仅有城市化和农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故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还是非常必要的。两阶段12对关系中,1978-1994年间仅存在2对强因果关系和3对无明显因果关系;1994-2004年间存在4对强因果关系。

采用成对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取两阶滞后,检验结果见表2。

在城市化和三次产业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12对因果关系中,城市化与产业就业规模之间都表现出不明显的因果关系,直至1994年以后,城市化才与农业和商业的就业规模之间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城市化促进了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与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之间在1990年之后有强的双向因果关系,这一结论表明城市化过程拉动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农村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三)VAR模型的估计

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为VAR模型的形式设定奠定了基础,VAR模型是建立在存在因果联系的变量之间,因此,剔出了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建立两个时段的变量都基于lnul、和lnY1、lnY2、lnY3建立VAR模型。首先,建立的VAR模型。在建立VAR模型之前,必须先确定最优的滞后阶数,根据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通过比较发现当滞后期为1时,AIC和SC的值最小。因此建立的VAR(1)模型的估计表达式见表3:

从建立的VAR模型8个方程看,拟和系数均较高,分别为0.993、0.970、0.943、0.975和0.999、0.969、0.902、0.989,表明模型拟和的较好。在第一时段(1978-1994年),从第一个方

程看,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滞后项的系数分别为0.08、-0.035和0.1,表明第一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期变动都促进了当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短期上看,第一三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而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明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从第二、三、四个方程看,上一期的城市化水平亦有利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而对第一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为反方向的,这样的影响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在第二时段(1994-2005年),第一个方程中城市化的滞后期对其自身的影响系数为0.885,两阶段都表现出城市化对自身影响很大,表现出很强的惯性。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76、0.025和0.156。从数量上看,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不利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对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符合城市化的规律。从第二、三、四方程来看,城市化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与城市化理论的相关规律是一致的,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高有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正处在稳步推进阶段,城市建设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一方面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另一方面对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城市化水平对农业就业的促进作用。但是城市化继续提高的过程中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冲击也较大,我国目前的转型也使城市化过程伴随着日益凸现的就业问题,大量的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大量富余劳动力,都使城市化的就业效应明显减弱,表现出城市化对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起反方向的作用。

(四)脉冲相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的反应,也即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innovation)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下图是对VAR(1)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其中,横轴表示滞后阶数,本文选取了10阶,纵轴表示内生变量对冲击的响应程度。

如上图可见,第一阶段中,农业就业结构的变量lnY1的一个单位的正向标准差冲击,lnul在这个滞后期中均为负向效应,在滞后的十年内均较为平稳,冲击保持在-0.007的水平上,这与城市化理论是相悖的,我国农业就业结构并没有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保障;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变量lnY2、lnY3的一个单位的正向标准差冲击,在整个滞后期中都表现为正向效应,且缓慢下降,但仍保持正向的效应,这就表明,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此时,农村劳动力城镇化是对就业结构的有效调整,这种关系也是符合实际的。第二阶段中,从图形上看与第一时段发生了质的改变,表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划分是有必要的;第一产业就业结构的变量lnY1的一个单位的正向标准差冲击,lnul在滞后的四年内都是正向的影响,但影响的正向程度逐渐减小,在第五年达到最低点,此后滞后内负向影响一直平稳保持;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变量lnY1、lnY1的一个单位的正向标准差冲击,在整个滞后期中都表现为负向效应,但影响会迅速上升,到滞后3、4期时达到最高点,保持正向的效应平稳波动,这就表明,我国当前的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不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第二产业的升级使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下降,第三产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方,我国目前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这是我国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割裂开来造成的。这种关系造成了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间的不协调。

三、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978年我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70.5%,到2005年下降到49%。城市化过程虽然只把20%从事农业人口转移出来,人口比重比例不大,但是绝对数量巨大,在20年内把近两亿农村劳动者安置于第二三产业,这个工程是相当浩大的。从数量研究的结果来看,一是城市化与我国三次产业就业规模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仅在1994年之后才与农业就业规模间表现出一定因果关系;二是城市化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间紧密联系。城市化水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在1978-1994年和1991-2005年中表现出城市化对就业结构的不同效应,第一时段通过发展小城镇和建立乡镇企业的形式缓解农村就业压力;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过程在近些年并不能表现出对第二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如果仅将城市化作为我国剩余劳动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是欠妥当的。因此,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不应过分强调城市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应看到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与目前城市化对各次产业就业的内在影响。

通过对城市化和我国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城市化不能作为唯一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城市化对就业的影响并不会立竿见影。对于我国亟待解决的就业压力,笔者认为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兼顾城市化的量变与质变

改变我国城市化追求城市化率(2005年已达40.3%),而忽略城市化质量的现状,大力发展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更应该是城市就业人数的增长和城市就业结构的调整。真正把城市化过程作为我国解决城市就业和缓解我国农村就业压力的良方。同时,城市化过程应控制成本的提高,如房价等,为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

(二)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1、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农业产值比重(2004年占14.6%)与农业劳动力比例(2004年占49%)存在结构偏差,大力发展农业可以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保证,也可以扩大农业及与农业相关产业的就业,缓解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

2、协调工业资本密集化和就业密集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处在产业升级的阶段,其中,乡镇企业日益由“就业型”向“效益型”转变,我国的工业企业的资本化程度不断提高,其结果是就业需求减少,因此,我们要在保证重点行业企业效益的同时,给予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发展高就业规模、低污染的产业,以缓解我国就业紧张的形势。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扩大城市的就业规模,同时注重农村环境旅游与农业产品相关的产业链的发展。

(三)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造就高素质的劳动力,注重职业培训,培养多技能的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竞争力,从而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改变我国目前就业结构不平衡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