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职教育院校校企合作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职教育院校校企合作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的高效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和企业建立起一致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就业

一、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是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

职业教育不仅仅承担着和普通教育一样的教书育人的任务,它跟普通教育的区别就在于:职业教育要求培养跟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适应的实用型人才。尤其是在我国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现阶段,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建设工业化国家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职业教育为其输送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不仅仅为社会各个产业提供专业人才,还为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与市场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职业教育的这些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与行业 、企业建立最紧密的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因为只有和企业合作,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才不会偏离社会需求,才会按需培养,与企业统一方针,共同建立起一致的培养人才的目标①。

2、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制变革的必然要求。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调整职业教育政策效果逐渐显现,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办学要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结合社会各个力量积极参与教学,逐渐形成多元办学格局②。一 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职业教育体制的变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的要求。

3、校企合作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和对策研究”成果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应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按照工作或生产过程组织教学”。我国目前人才市场出现了新的供需矛盾,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日益面临着愈演愈烈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又招不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需求的有用人才。很多学生由于刚刚毕业,没有太多实践经验,在进入企业工作时,仅仅依靠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很难适应工作需求,取得工作实效。而对企业而言,又很难承担培养毕业新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解决当前这种特殊的校企供需矛盾,既要提高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缓解其就业压力,又要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无疑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推进校企合作新措施

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联合合作,努力打造促进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合理调整、设置专业课程

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中去。

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先进行需求分析。企业应该明确指出需要高校帮助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与高校共同进行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企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课程设置和安排也需随时更新,争取让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成长同步进行。同时,一些有条件、有特色的专业可以和行业企业 共建,如以企业来命名一个专业或一个系,该专业(系)的全部毕业生都作为企业的准员工,企业从学生一进校就全程介入教学过程,并以职业能力导向改革教学方式。此外,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标准,也应当与企业共同设定,应当注重对能力的评定和实践的考核,打破单纯以分数评定能力的唯一标准,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根据自身的需求设置对准员工进行考核③。

2、建立校内外联合培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当联合企业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仿真的职业环境,通过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吸收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高职院校院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来。同时,除了要聘请专业的实训老师外,还可以引进一些具有行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或培训师指导实训工作。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实现校内外基地的紧密衔接。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投资和合作建立校办企业,聘请职业经理和专业教师共同经营,建立起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的独立经济实体。总之,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主动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完善管理和合作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形成校企合作,互惠互赢的良性循环。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能否发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充分优势,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取决于相关教育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校企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在校级层面指导和管理各专业与企业的合作,做好校企合作规划与资源优化,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建立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校企合作就是要整合不同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因此,学校要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等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④。

再次,国家应尽快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以法律形式约束企业承担起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

总之,高职院校通过开展校企联合,不断完善和管理合作机制,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赢得自身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跟进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为社会不断培养大批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0)

[2]肖国顺,肖婷婷,构建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保障机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0)

[3]霍晓光.校企合作 产学互动 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

[4]丁金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6)注释:

①霍晓光.校企合作 产学互动 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2- 3

②霍晓光.校企合作 产学互动 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1

③霍晓光.校企合作 产学互动 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2- 3

④丁金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6).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