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拮据”释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拮据”释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拮据”一词,现代书面语常用。《汉语大字典》“拮”字下“拮据”释义为:“1.操作劳苦。2.经济窘迫,困窘。”其他字词典释义与此基本相同。那么,“拮据”何以会具有这样的意义,其意义来源当如何索解?

“拮据”最早见于《诗经・豳风・鸱》:“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毛(亨)传曰:“拮据,也。……,病也。手病口病,故能免乎大鸟之难。”“予手拮据”与“予口卒”相对,故毛氏以为“拮据”当有“手病”之义。郑玄笺云:“此言作之至苦,故能攻坚,人不得取其子。”孔颖达疏:“鸱手口尽病,以勤劳之故。”郑孔二人强调其劳作的辛苦,是对毛传的进一步申发。又,陆德明释文引韩《》云:“口足为事曰拮据。”意思是手口并作,描述劳苦之形象。或言是“手病”,或言“口足为事”――后代字书阐释“拮据”的意义,基本就是从这两方面说的。如:

《说文・手部》:“拮,手口共有所作也。从手,吉声。《诗》曰:‘予手拮据。’”此说来自韩《诗》的注解。

《广韵・质韵》居质切:“拮,拮据,手病。《诗》传云:拮据,也。”此说即来自毛传。

又,《说文・手部》:“据,戟也。”戟,即毛传之“”。(《经典释文》:“,本又作戟。”)《说文》对单字“拮”、“据”的训释,前者用韩《诗》的说法,后者毛传的解释,但其针对的对象其实都是相同的,即《诗经》中的“拮据”一词。韩《诗》所谓“手口共有所作”,只是对诗义的笼统概括,并不准确。

据毛亨的看法,“拮据”的本字当作“(戟)”。清代学者大多都把“拮据”当作连绵词去解释,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解字句读》都认为“拮据”是双声“连语”。这是因为“拮据”只是保留了“(戟)”的声音模式,其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已经难以解释。然而,如果从“拮据”的本字“(戟)”去解释的话,就很容易理解“拮据”的构词意义。

戟,《说文》:“有枝兵也。”戟是一种兵器,戈属,长柄,顶端有直刃,在直刃的旁侧有一横出的短刃。郑玄《周礼》注:“戟,今三锋戟也。”《玉篇・戈部》:“戟,三刃戟也。”从其外形上看,戟头类似“卜”字形,其特点是折曲。《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杜预注:“徒手屈肘如戟形。”这里名词“戟”用作动词,意即“屈肘如戟形”。

再看“”字。《说文・手部》:“,戟持也。”“”是动作“持”的一种方式。段玉裁注:“戟持者,手如戟而持之也。……按,古者戟之制,其锋谓之援,援体斜横出,故人下其肘翘其(腕)与手似之,亦谓之戟。……谓有所操作,曲其肘如戟而持之也。”从词源角度看,“”当来源于“局”字。《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毛传:“局,曲也。”因此,“”的词义中亦包含“曲”的特征。可见,“”与“戟”不仅声音相近,而且义通,其词义特点就是“弯曲”。故许慎以“戟持”训“”。

因此,“戟”一词可作这样的分析:名词“戟”作状语修饰动词“”,其意义即手持某物,肘臂弯曲如戟之形。“拮据”为“戟”一词的形变。清人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戟即拮据之转语,因又制字而训为戟持”,正好是说反了。“拮据”当是“戟”的转语。

宋代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已经对“拮据”进行了正确的解释:

《说文解字系传》:“据,戟也。”徐锴注曰:“《诗》:‘予手拮据’。传曰:戟拘(通行本毛传作‘’)也。谓手执臂曲局如戟,不可转也。”

这里,徐锴依据毛传指明的本字当“戟”,释作“手执臂曲局如戟,不可转也”,甚确。

《说文解字系传》:“拮,手口共有所作也。从手吉声。《诗》曰:‘予手拮据。’徐锴,注曰:‘以手及口各举衣衿之一角也。’”

这里徐锴把“拮”字所谓“手口共有所作”理解为“以手反口各举衣衿之一角”显然是牵强比附,并不可信。

《诗经・小雅・斯干》:“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君子攸跻。”郑注“如矢斯棘”云:“棘,戟也。如人挟弓矢戟其肘,如鸟夏暑希革张其翼时。”孔颖达正义曰:“古语谓棘为戟,故《明堂位》曰‘越棘大弓’,隐十一年《左传》曰‘子都拔棘’,皆戟也。言‘如人挟弓矢戟其肘’者,谓射者左手弓,而右手弯之,则戟其肘谓右手之肘,亦喻室之外廉隅也,如鸟夏暑又希革张其翼者。”郑玄以鸟张羽翼比喻“挟弓矢戟其肘”之形,正与《诗经・豳风・鸱》“予手拮据”以鸟翼比人手肘之形相似。

近人丁惟汾《俚证古卷三・形貌》:“孑,拮据也。也。”其自注曰:“指僵而不便屈伸谓之孑。孑为拮音转。”此条方言俗语的例子,亦可作为徐锴说法的旁证。

戟(拮据),本指由于辛苦劳作而导致手足“僵而不便屈伸”,其僵之形正似戟形,然后引申泛指辛苦劳作,进一步引申为经济上的窘迫。由于劳累过度导致肢体僵硬、曲伸不便,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981年晏炎吾先生在《语言研究》(创刊号)上发表题为《释“”》的考辨文章。作者从《说文》“”字说起,认为“”为连绵词,且皆可单用,系联了一组双声的变体,包括:揭揭、偈偈;;蹶蹶;竭蹶、竭;孑孓;拮据。这些词系连到一起,没有问题。但《说文》“”是否是这组连绵词的本字,或尚可探讨。

我们认为这组连绵词与“戟”密切相关。

,《说文・走部》训“,怒走也”,《说文・走部》训“”。那么“”训“怒走”当作何理解?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为灵台于藉圃。师声子袜而登席。公怒。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吐)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辞之,不可。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闻之,师与司寇亥乘曰:‘今日幸而后亡。’”

“公戟其手”,上文已经引过,杜预说是:“徒手屈肘如戟形。”从上下文,我们可以得知鲁哀公当时对师的不礼行为极为愤怒,故而作出这种手势,并发狠说“必断而足”。反过来,通过这个情节,我们也可以知道,春秋时期的人表示决绝、发怒的身体语言正是“戟其手”。明代于慎行《谷山笔尘》卷《杂考》:“《左传》:戟其手。谓举手如戟形也,骂人状如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释“戟手”为:“以左手叉腰右手横指如戟形,今人怒骂时犹有做此状者。”又,《玉篇・戈部》:“戟,雄也。”这种手势因为形状似执兵器戟,因此仿佛手执戟矛在示威,可以表示威武、愤怒的意义。所以,《说文》解释“”的所谓“怒走”之“怒”,从语源上讲,或正是来自“戟”的含义。

“”为“戟”之双声语转,因为用作跟“走”字相关的语境,故而都换作“走”旁。这与“戟”变为“拮据”的过程相似。

另外,晏炎吾先生认为“孑孓”得名之由,“正是因为它动作疾急匆遽的缘故”。我们认为或许可以根据“戟”的本义别做说解。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其体细长,游泳时肢体大幅度地屈折再伸展,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孑孓行动时最明显的特征是身体大幅度地弯曲,其状正如“戟”形,故而得名。古书“孑”“戟”常通用。《方言》卷九:“戟,楚谓之孑。”上引丁惟汾所举之“孑”,皆可证“孑”“戟”音近义通,当出自同一词源。

至于晏炎吾先生认为“拮据”的词义特征亦是“疾急匆遽”,则显然并非探本之论。因为“拮据”来自“戟”,其词义特征是“折曲”。

此外,,毛传训“武壮貌”。晏先生认为《诗经》“”即上文所提到的“偈”,训为“疾驱貌”比训“毛传的‘武壮貌’要真切些”。其实,如果知道“偈()”与“戟”关系更密切的话(“戟”可表示威武雄壮之义,见上文),毛传训“武壮貌”也是很贴切的。

侯佳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字学、训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