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食品价格看通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食品价格看通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慢一些不足为奇,重要的是通胀压力能否有所缓解,以便货币政策放松一些来稳定经济。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归因于货币供应,因此采取货币紧缩政策,通胀情况就能得到改善。近年来出现的三次通货膨胀都集中体现在食品方面:粮食(2004);猪肉(2007);蔬菜(2010)。上述三类产品在中国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占比达60%,所以确保市场上食品供应充足尤为重要。

多数产品不受国际价格影响

上述三次物价上涨并未波及所有食品类型,如水产品、水果和牛奶等产品的价格并未上涨。近来,在总的CPI构成中,食品类权重占到2/3。分析粮食、肉类和蔬菜的价格走势,对于探明总体通胀情况意义重大。在中国,粮食基本不属于贸易产品。一直以来,中国的大米和小麦基本自给。谷物属于日常直接消费品,因此中国一直不依赖进口。

当然,如果国内粮食供应出现短缺,中国也只能从国外进口。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鼓励了粮农的种植热情,种植面积的扩大能增加粮食产量,这可以弥补由于长江流域旱情导致的粮食欠收。

此外,大豆也是一种重要的粮农作物。但中国大豆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而是依赖进口。中国的玉米的供求形势也不容乐观。玉米进口量仍比较少,但2010年陡然攀升,国内玉米的供需平衡逐渐被打破。

种植玉米跟小麦(以及其他农作物)同样会受到季节因素影响,但季节因素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更大。因此,每年的5月至8月最容易出现粮食供应的暂时短缺。在南方,7月开始进入粮食收获季节,但北方地区出产的粮食到9月才能进入市场。南方的粮农为了避免“梅雨季节”对农作物造成损坏,对玉米进行了抢收。这些抢收的玉米已经基本卖完,所以粮食加工企业被迫提高价格以保证足够的收购量。今年玉米供应短缺的出现比往年提前,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限制工业玉米用量等补救措施来缓解这一局面,稳定玉米供应量及价格。

中国消费的大豆主要依赖进口,所以只能接受国际价格。但小麦和玉米对进口的依赖度较低,所以国际价格只能作为参考,而不会对国内价格起到决定性作用。美国农业部预测,今年中国玉米产量将从去年的1.62亿吨增加到1.63亿吨,中国国内玉米需求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供应可以得到保证。

如果玉米或其他粮食种类供应出现短缺,中国可以利用储备粮来补足缺口,而非通过进口。考虑到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已经进行了三次储备玉米拍卖交易,国内玉米储备量似乎处于低水平。然而,中国还有很多措施应对CPI当中食品价格权重升高。如果供需缺口不大,只需暂时进口少量粮食,则中国可以按照国际粮价进口,再以较低价格在国内销售,从而稳定国内粮食零售价,同时也能扭转粮食供需失衡的局面。

实际上,人们直接消耗的玉米并不多,玉米价格上涨产生的影响主要通过间接方式体现,如猪饲料价格的上涨等。但目前,猪肉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了玉米本身,通过猪肉/玉米价格比(养殖户计算收益的一种标准)计算发现,前者价格为后者的7.4倍,远远超过正常水平(5.5倍-6倍)。

这主要归因于市场上的成品猪肉供应不足,这会导致夏季猪肉价格持续走高,而正常情况下夏季的猪肉销量应该会下降。如此一来,到了8月,猪肉需求进入旺季,肉价无疑会进一步上涨。一家接受我们询问的肉制品供应商预计,到三季度末猪肉价格还能再涨8%-10%。这种情况引起了关注,一些地方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猪肉批发价及零售价设限。但猪肉价格的上涨不会持续太久,因为高利润势必会导致产量增加。

即使玉米是生猪养殖户的一项主要支出,并带来了成本上升和猪肉价格上涨,但猪肉显然不应成为一种贸易产品,因为猪肉价格的浮动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蔬菜更是如此,更不宜作为贸易产品。近年来中国生产的蔬菜只有少部分出口,国内蔬菜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但这并不意味国内菜价不受国际价格走势的影响――国际油价攀升导致了化肥成本的增加。

扣减高基数导致增幅放缓

从2005年开始,中国制造业的原料支出一直稳步增长,而工人工资的增长更快,工资占到总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

自此以后,工资水平大幅上升,这无疑也是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菜价低廉,目前尚不需要从国外进口。但如果工资涨了,物价没涨,农民也会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比种地收入更高的工作。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少了,蔬菜的供应也会相应减少,菜价会上涨。此外,菜价的季节性因素尤其明显,随着天气转暖,菜价回落,之后再次上涨,只是波动周期的频率更快。

如果中国政府想要避免食品价格飞涨,显然需要寻找方法避免工资水平增加对物价产生的影响。其中的一个有效办法是投资农用机械替代人工,现在农用拖拉机的销量已经大幅增加。

中国的惠农政策从2004年开始实施,当年政府免除了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发放补贴。

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政府已经下拨了350亿元的资金用于农村机械化生产。但这一数字不到同期农业产值的1%,这方面的支出在所有惠农措施中所占比例并不算高。这不仅反应了机械化生产规模仍未能满足需求,特别是,与大面积粮食种植相比,小规模蔬菜种植更难实现机械化生产。

很多食品都在经历价格大幅波动,但可以看出总体趋势。2011年下半年,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将保持上涨,但粮价不会涨得太高,因为国内粮食产量将保持平稳。同时如有需要,中国也有能力通过短期进口粮食满足消费者需求。而猪肉价格将上涨得更快,特别是夏季过后,居民对猪肉的需求量将再次上升。因为季节性因素,夏季蔬菜价格有望下降,但入秋之后蔬菜的供应问题将再次显现。

从基数的角度来看,2010年上半年食品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上涨,仅上升了1.8%,与食品价格波动最为温和的2005年期间相差不大,当时食品价格仅上浮1.5%。但进入2010年下半年,食品价格骤升7.8%,远高于2005年同期的2.8%。这些事实表明,6月中国国内食品价格同比仍存在上行压力,6月之后,即使价格继续上升,食品价格的同比也会回软。■

作者为麦格理证券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