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内外有别”到“内外一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内外有别”到“内外一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是哪一种?你可能想象不到,是《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独特的报纸,主要摘登外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通讯社和报刊的文章与消息。目前发行量在300 万份左右,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1

笔者也和许多人一样,喜欢看《参考消息》,特别是其中摘登的境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为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应该不是谁能比我们自己更了解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事情?但是,《参考消息》可以涉足绝大多数国内媒体不敢涉足的一些“”;即使是平常的话题,来自外部的“消息”看起来也似乎更客观、更公正、更新鲜、更具可读性。

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笔者从事对外宣传工作近10年,受到的相关教育大多是强调外宣与内宣“内外有别”。对外宣传的确有其特殊性――我们面对的是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充满偏见的境外、海外人士,我们和受众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化、政治、社会、自然背景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对外宣传当然应该有别于对内的宣传报道。特别是,行文时必须照顾到国外受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隔膜乃至无知,及时交代相关背景;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必须适应国外受众的思维模式、阅读习惯。

但是现在,在互联网和卫星电视覆盖全球的条件下,我认为应该更多地强调内宣与外宣在内容上的“内外互补”、“内外一体”。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商品的全球流通,更意味着信息的全球流通与一体化。

过去我们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在不仅仅是“秀才”(知识分子),就是学历不高、读书不多的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卫星电视方便地获取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而我们要了解某个国家的情况,也并不需要一味听信该国专门针对我们所作的“外宣”。比如要了解法国,法国大使馆寄来的中文版《今日法国》当然是一个渠道,但你关于法国的印象,过去可能是来自于巴尔扎克的小说,著名影星苏菲.玛索的电影,现在,卢浮宫藏画的真容、埃菲尔铁塔的身姿和巴黎城郊骚乱、工人罢工的画面一起,通过卫星电视逼真地呈现在你面前;上网用搜索引擎google(谷歌)或baidu(百度)点击一下,瞬时即可搜到数以千万计的关于法国的网页;阅读《巴黎竞赛画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有幸懂得法语这种“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相信每一个读过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的人都对这个说法印象深刻)。

推己及人,我们可以想见,在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的时代,我们的对外宣传不再是外国人获取中国信息的唯一的来源,甚至不是主要的来源。我们的“主流”媒体所作的对内新闻报道,同样可以通过网络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国外了解中国的信息来源,甚至可能被认为是更可信、更重要的信息来源。有一位经常接触国外来华人士的同行告诉笔者,她看到那些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和跨国公司老总桌子上摆着的,往往是《南方周末》、《嘹望东方周刊》之类所谓“内宣”报刊,他们对中国的某些“内部”问题,比如矿难、腐败、贫富差距拉大、土地荒漠化加剧等等,显得比我们自己更敏感,更关心。因此,如果说中国的国际形象要由中国的媒体来塑造,那么,“内宣”与外宣媒体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不仅外宣工作者要有“外宣意识”,从事“内宣”的人同样要具备“外宣意识”。“内宣”与“外宣”应该是互补的、一体的。

中国经济近30年的高速、持续发展使国际社会对中国越来越关注。香港《亚洲周刊》总编邱立本曾在一次学术演讲中说:“通过读者调查,我们意外地发现,我们的主要读者群关心的并不是本地发生的新闻,而是关于中国大陆的报道。因为大陆的任何发展和变化,都会对全球华人产生影响。”2这无疑给我们的对外宣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他同时也说 :“在北美社会,中国的留学生大多数不看大陆背景的媒体。”如果我们的媒体不为受众所接受,那再好的机会也仅仅是机会,而不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效果。

中国的传媒要想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必须改变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一些宣传陋习,要转变自身的形象,要让国内外受众都觉得我们是可信、可靠、可亲、可敬的媒体。如果我们的媒体总是报喜不报忧,总是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避之唯恐不及,总是对国际上在热炒的“敏感”话题讳莫如深,总是不能及时、全面地报道受众所关注的重大事件,总是充满了空洞乏味、强加于人的说教、空话,总是带着浓重的“宣传”气息,那么,不仅我们的外宣起不到应有的在国际上塑造中国正面形象的效果,就是我们国内的宣传阵地也有可能被他人占领。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在提到国内一家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大报时曾说,“它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要从中国的立场出发。但是,今天中国大量的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却是来自海外,特别是美国媒体,甚至外电的信息成了主导的内容,”因此,尽管我们的主流媒体的报道“是从中国的立场出发的,更多读者看到的却是网络上那些从美国立场出发的报道。”3我们不可能让读者不看网上的信息,但是,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我们至少应该做到让读者也愿意看我们的报道,进而能够在不同立场的信息中作出选择。传播学讲究Seeing=Believing(看到=相信),要想让受众“相信”,首先必须让他们“看到”,如果受众对我们的媒体甚至不屑一顾,宣传效果又从何谈起?

受众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媒体,上述内容是一个方面问题,形式的因素也同样不可低估。十年前,就曾这样批评过媒体:“有一部分新闻作品,不讲究辞章文采,文字干干巴巴的,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4今年年初,《中山日报》为倡导新文风,避免新闻报道中的陈词滥调,公布了“2006年报道禁用语”5。限于篇幅,我不在此一一摘录这些“禁用语”,但其中诸如“为XX保驾护航”、“打造XX航母”、“把XX做大做强”、“靓丽的风景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XX建设走上快车道”、“圆XX梦”等词句的确在我们的“内宣”媒体上都是司空见惯。在为《中山日报》的做法鼓掌叫好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反省,如果国内受众都忍受不了如此陈词滥调,我们又怎能指望国外受众乐于接受它们?如此“言语乏味面目可憎”的媒体,怎么可能引起受众的注意、被他们接受,进而对他们起到宣传作用?

除了改进内容使之更贴近读者、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之外,我们的媒体如果想要在国际上发出比较“强大”的声音,媒体自身也必须既强且大――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硬件、软件支持,能够招揽最优秀的专业人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进行一手的报道,并且在受众心目中是权威的、可信的报道。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经济学家》等新闻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CNN、BBC等电视广播网,本来是美英的“国内”甚至是“地方”媒体,但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实力,成为真正的跨国媒体,为美英等西方国家起到最好的“外宣”作用,甚至主导世界舆论。即使是《美国国家地理》、《读者文摘》等非时政类的刊物,因为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也在潜移默化地向全球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当然,国际舆论环境“西强我弱”局面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中国的媒体在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方面向这些跨国媒体看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这些跨国媒体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内宣”是“外宣”的基础,“外宣”是“内宣”的延伸。

试想,中国的媒体能够在人口众多、市场庞大的国内站稳了脚跟,拥有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的信赖和阅读忠诚,形成了权威品牌,那它也就具备了与跨国传媒竞争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毕竟,世界无法忽视中国的发展,也无法忽视来自中国的声音。

注释:

1. 新华网《参考消息》简介,

,2006年5月7日

2 .《全球新传播――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第115页,李希光 孙静惟 主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 《全球新传播――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第15页,李希光 孙静惟 主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4.:《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见1996年12月人民出版社《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第376页。

5.《岭南新闻探索》2006年第1期

责编: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