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热点,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间接融资中介机构在积极配合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的存在为银行进一步配合解决问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环境、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三方面分析了信贷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并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在吸收就业、稳定社会、活跃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它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是制约其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中小企业而言,外源融资渠道也很狭窄,主要限于上市融资、民间资本融资以及商业银行融资,其中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度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关注信贷风险,关注银行资产质量已成为当前金融经济领域的一个焦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高被认为是造成其融资难的关键原因,同时也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难点。正确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不仅有利于整个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体制的完善。

一、现状

目前,在后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经济总体发展比较迟缓,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融资难对其生存发展的困扰愈加显著,贷款需求旺盛。

在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与技术创新方面,曾康霖(2003)研究了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1]为响应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已经陆续建立起中小企业信贷的组织架构,但在实际操作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商业银行经营的内部约束,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贷并没有成熟经验,从而加大了其信贷风险。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于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具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借款人能否如约对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而导致银行危机的可能性。[2]

(一)宏观环境因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变化,如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因素势必影响到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小企业的经营,使其效益下滑,偿债能力降低,使银行信贷风险聚集。

(二)中小企业因素

企业经营行为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企业生命周期、行业属性以及经营发展模式的差异是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从创立阶段到成长阶段再到成熟阶段,企业规模由小到大,经营管理水平由低到高,相应的,银行信贷风险由大到小;中小企业的行业属性与信贷风险关联度非常高,行业属性直接关系到规模大小与经营风险程度,从而影响信贷风险高低;产业层次较高的行业一般具有资本密集特征,企业资金吸收能力强,银行信贷风险低,相反,产业层次较低的行业一般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企业资金吸收能力弱,银行信贷风险高。

(三)商业银行因素

在“存款立行”总方针的指引下,多数商业银行存在“重存轻贷”的绩效考核导向,最终容易造成“以贷引存”的现象。在贷前调查中,信贷人员较少对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对中小企业的生产周期情况、市场特征以及资金需求了解不深入,从不对称信息论角度考虑,不仅可能贷款额度和期限不够合理,而且早已累积了大量不确定性;贷款决策手段落后。现代化的科学贷款决策手段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贷款决策仍停留在经验决策阶段;在发放贷款时,主要着眼于中小企业的过去与和现在,只在抵押、担保上做文章,以此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而缺少从还款来源也就是企业的未来着手防范信贷风险;贷后管理中,贷款一经发放便疏于管理,对贷款用途的调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此外,现有的信贷管理体系没有体现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信贷度量、信贷审批流程的差异性,缺乏针对性的体制,自然更加容易产生信贷风险。

三、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既要遵循贷款风险管理的原则,同时也必须适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因此,建立专业化信贷组织架构,专注于中小企业金融,集中运作,并进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一)建立专业化信贷组织架构

传统的信贷部门前后台存在职能交叉、重复和缺位的问题,影响业务的有效发展。由于部门职责不清,交叉重复,导致贷后管理也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构建科学的信贷组织体系,是提高信贷管理水平,解决当前信贷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需要。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既会降低效率,又会增加风险。同一部门兼营不同性质和风险类别的贷款,不利于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开管理,也不利于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不同部门对同一客户差异化的管理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也加大了基层行在业务营销和贷款管理方面的困难,不利于维护优质客户,且削弱了在同业中的竞争力。

(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具有时效性要求强、处理过程繁琐且管理成本高等特点,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基于中小企业信贷特点的管理流程。

1.建立系统风险管理流程

传统的授信管理是以审批为核心的、按行政层级和权限来决定流程,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生产的时效性。而系统的风险管理指的是各个主要风险管理岗位责任明确,独立并同时运转,贯彻的是全程风险管理的理念,管理过程需要总行、分行和最前端营销团队的共同参与,且各环节相对独立、相互制衡,涉及客户营销及调查、业务审批及贷后综合管理等各个环节,关注了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点,真正搭建了一个全程、持续、协同又相互制衡的系统风险管理流程体系。

2.进行持续、精细的贷后管理

完善现场调查,认真执行“双人实地调查制”,除对客户本身进行调查外,还要重点加强与协作单位、工商、税务、海关和中介机构等单位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及产品和客户定价作出校正。严格控制贷款用途,加强贷后跟踪检查,特别要掌握企业资金流向,强化资金结算管理,突出第一还款来源的监控;扩展管理范围。及时走访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动态把握客户生产经营发展状况,发现风险,及时保全信贷资产。

商业银行作为中小企业主要的间接融资渠道,在配合解决其融资难题时也面临着信贷风险。究其成因,除了宏观环境影响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问题外,商业银行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重存轻贷”、贷款决策手段落后、贷后疏于管理等。对此,应当进行既遵循贷款风险管理原则,也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特点的信贷风险管理,具体包括建立专业化信贷组织架构,专注于中小企业金融,集中运作;进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建立系统风险管理流程,实行持续、精细的贷后管理,以期从根本上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曾康霖等.金融需求与供给互动研究—对我国部分地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考察[J].金融研究,2003,(3).

[2]段斌,王中华.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8):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