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晖:我把南疆比故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晖:我把南疆比故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人反对声很大,但是,对乌恰、对柯州的爱已经难以割舍,她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出发

1980年出生在新疆北部绿色军垦城市五家渠的黄晖是家里最小的宝贝女儿,父亲是老师,母亲是自由职业者,她自小学到高中就没离开过父母。

从乌鲁木齐的新疆医科大学毕业前,受当年西部计划的感召,她立意要到更艰苦的南疆做志愿服务工作。考虑到父母的感受,黄晖于2003年6月先报了名,后借放假回家的时机和父母商量。

母亲当然不同意,因为黄晖志愿服务的目的地乌恰县是新疆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距离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喀什只有95公里,而离家却有足足2000公里,更隔着漫漫天山、气候迥异。黄晖的姐姐远在湖北,母亲自然不愿小女儿跑得更远。可黄晖很坚定,因为乌恰有医疗战线的楷模——吴登云,能去吴老工作的地方服务,为当地农牧民解除疾苦,是黄晖参加志愿服务最大的心愿。

“你们 ‘80后’自身有很多弱点和缺陷,缺乏上一辈人吃苦耐劳、先人后己、不求名利的精神,借此机会到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父亲考虑了很久,给黄晖投了赞成票。过了父母这一关,黄晖毅然背起行囊,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开始了她的志愿旅程。

远行前,志愿者们先在自治区党校参加了三四天培训,祖国最西部的南疆柯尔克兹州团委书记亲自到乌鲁木齐来接人。19人分配到柯州的志愿者成了一组,报到、培训、学习讨论都在一起,很快成了朋友——直到今天有些还保持联系,只不过别人都已经先后离开了柯州。

终于要出发了,大家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又有共同的目标,彼此很投缘。出发时尽管没买到卧铺票,但一天一夜的旅程中有聊不完的话题,耳边回荡着大学生西部计划主题歌《到西部去》的嘹亮歌声,大家嘻嘻哈哈地就进了南疆。

乌恰干冷,平均温度不到7度,下车伊始,黄晖的嘴就冻裂了。第一天19人入住在招待所,少一张床,黄晖默默地和另一个女孩挤在一起凑合了两星期。入住当晚睡觉时,黄晖才发现因为坐得太久,腿已经肿得像两根大白萝卜了。第二天吃饭,大家发现招待所不包伙食,就分成两伙,借用一位当老师的志愿者所在学校的空房和灶具,一灶12人,一灶7人,自己做饭。

服务

2003年8月底志愿者到乌恰县,3天后大家由县人事局分配到各个岗位。虽然离家2000多公里,但因为有组织安排工作和日常生活,所以黄晖觉得心里很踏实。

一开始,学公共预防专业的她被分配到县医院心里还是有压力的。因为院办公室缺少打字员,黄晖就被分配到县医院办公室了。在办公室呆了三个月,黄晖工作很积极,院长听说她曾经在妇产科实习过,就问她:“你愿不愿意去临床工作?妇产科没有汉族医生。”黄晖决定尝试一下。这一试就是三年。

乌恰县以柯尔克兹族为主,妇产科原有的五个医生都是少数民族,为了帮黄晖尽快适应工作,他们都尽量用汉语和黄晖交流,所以沟通没有任何问题。和当地群众的交流一开始还要靠同事来翻译,时间长了,黄晖也学会了临床常用的柯语。

在妇产科的头一个月,黄晖都是协助科室大夫工作,没有独立为产妇接生过。当地的妇产科是一个医生负责一个产房,没有助产士。为了增加临床经验,黄晖总是随叫随到,产妇随时来,黄晖随时去,有时一连几天都睡不好。为了工作方便黄晖搬进医院宿舍,和另外两名志愿者李娟、徐庆一起搭伙吃饭。

那段最忙的日子里,多亏有他们在生活上的照顾。有一次,黄晖几乎两天没合眼了,回到宿舍看见他俩在忙着做饭,说了声:“你们吃吧,我吃不下,要补个觉。”鞋都没脱,就倒在床上。徐庆见了赶紧说:“你太累了,睡会儿,我俩做好饭给你留着。”当黄晖醒来时他俩已经走了,宿舍收拾得整整齐齐,桌子上放着盖好的菜,电饭煲里温着米饭,泪水模糊了黄晖的眼睛。

2004年9月,因为天气太冷,黄晖在屋里生炉子,不久出现恶心、呕吐、腹泄的症状,直到输液时医生告知,她才知道自己是煤气中毒了。躺在病床上,黄晖想,比起内心对父母的思念,其他的困难都不算什么。

一天凌晨,黄晖照例率先进入产房,来了以后发现产妇是第二胎,刚被扶到产床上,孩子就生出来了!因为从来没独立操作过,一时间黄晖慌得不知所措,但看到产妇的眼睛她忽然冷静下来,几乎不假思索地按规程完成了后续工作。有过这样的经历,黄晖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不再顾及自己学历、专业、身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临床一线工作中,担起责任。

2005年的一天,值班,200多公里外的乡里送来一名在家中分娩、产后大出血、胎盘滞留的病人。尽管乡医院一直宣传到医院分娩,但她的家人不能改变观念,加上贫困,难产后才联系车,途中车又坏了,来时奄奄一息。当时乌恰医院几乎动员了所有力量,但经过几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留住她年仅19岁的生命,黄晖永远不能忘记那张苍白稚嫩的脸,家属响彻病房的哭声,以及嗷嗷待哺的新生儿。

当时乌恰的农牧民贫困、观念守旧,乡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较差,县医院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要让农牧民改变观念,防止因病致贫,要提高县级医院的水平,需要更多像吴登云那样的医务人员留在这里,以孺子牛般的赤诚,为这里的柯、维、汉等各族人民服务。

虽然在医院工作很累,有一万个理由可以离开这里,但有一个理由让黄晖留下来,那就是作为医生的责任——救死扶伤,对于这个选择黄晖无怨无悔。所以在志愿服务期满后,黄晖选择留下。

扎根

2005年8月,黄晖结婚了,爱人是公务员。当时已经80岁的奶奶决定在黄晖婚前一个月提前到乌恰“审查”,结果她和未来亲家相处得很愉快,只是由于气候不适嘴巴很快就紫了,放弃了和孙女长住的打算。

黄晖的父母对亲家也非常满意,就是觉得太远。而且乌恰县城海拔2200米,全县最高点6000米,再加上“全年只刮一次风,从春刮到冬”的巨大昼夜温差,黄晖的母亲来了以后就因为高原反映血压升高,难以适应。看到女儿大夏天还裹着厚重的春装,本来就不是很白的脸蛋被强烈的紫外线烧得像个炭头也只知道咧着嘴笑,母亲的心里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参加女儿的婚礼时,黄晖的父亲倒是很喜欢乌恰的天气凉快、风景怡人。可他第二次去看女儿时错过了短暂的夏季就“郁闷”了,过于干冷的气候让原来的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得很厉害,咳嗽不止,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嘴上直说“不来了,再也不来了”,但还是呆了足足半年。

2007年,黄晖的孩子出生了,本来黄晖做好了赡养父母、全家在南疆生活的准备,但因为身体原因,孩子40天时黄晖的妈妈就回了北疆;三个月产假快满,老俩口又主动要求把孩子送到北疆让他们带;此后孩子就跟着外公、外婆长大,每年夏天两位老人会带着孩子到乌恰团圆一两个月;今年孩子六岁,在北疆上了小学。为了远隔天山的女儿,老俩口竭尽所能、甘之如怡。

2006年,乌恰县医院招收了一些年轻的医生护士,成立了团支部,黄晖任支部书记,直到去年离开医院。在县团委的支持下,开展了规模空前的、丰富的、实实在在惠民的各类公益活动,前年支部还设计了专门的志愿者帽子、服装。

未来

一转眼,黄晖已经在乌恰县工作生活十年了,这十年中乌恰县的变化很大,黄晖所在的医院,医疗环境比以前好了许多。2010年4月因工作需要,黄晖担任了医院医务科主任,医院领导对黄晖很重视,黄晖提的工作建议和方案,领导能采纳,实施起来也比较顺利;同事之间能和睦相处,面对困难,医院领导班子能带领大家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总之在这里工作她很安心,很有干劲。

黄晖也渐渐地喜欢上了乌恰不快不慢的生活节奏,县城不大,没有熙攘嘈杂的人群,出行不需要挤公共汽车,只需要步行或骑自行车、摩托车,还可以打车,起步价只需两元。

2012年8月,乌恰县医院安排黄晖到常州脱产五个月学习医院管理,没想到才学了3个月就接到电话,说组织上给她安排了新的工作岗位:乌恰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这完全出乎黄晖的意料,而且让她更没想到的是,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新单位加上黄晖才13个人,其他12个人都是少数民族,而且都是从乡镇医院调配来的,管理难度很大。

虽然新工作与黄晖大学的专业更接近,但与她十年来的工作差距较大。以前在医院有什么事可以找院长、书记沟通,需要什么打个报告到库房领就行。现在必须要独挡一面,小到水、电、互联网拉线、配垃圾袋,大到招聘、财务、员工培训都要亲力亲为。更重要的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的管理,孕产妇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工作要大范围、近距离接触社区居民,受中心人员数量、业务水平、汉语水平、学习水平的限制,面对全县12000人口,800多名儿童,33岁的黄晖必须全力以赴。

想招新人很困难,黄晖就立意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她每天早上开会,组织大家学习,同一件事情一次不行就重复到大家都理解了为止。

十年来,黄晖也经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感慨很多,但“后悔”两个字她从没想起过。自己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她反而觉得,做志愿者是她人生中最轻松、最写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