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纠正策略浅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纠正策略浅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字是语言交流的基础,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工具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教学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难记、难写、易错以及识字教学费事低效、负担重、效果差等,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但是汉字书写错误依然较多。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易错的呢?怎样才能有效降低学生错别字的“发病率”?对此,我尝试着开展了一些研究。

一、错别字形成的原因分析

学生错别字的大量存在,原因很多,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也有他们自身的因素,还有汉字本身的因素。对学生书写错别字的现象只有了然于胸,才能对症下药。我在教学中分析了一年级学生错别字产生的表面原因和内在因素,归纳出以下几种。

1.汉字自身的特点。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是世界各种文字中单字最多的一种。汉字本身属于表意文字,相当多的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的出错率高得多。要学会一个汉字,需要认识其笔画、偏旁、部首不同的数量位置、空间位置及布局方式。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汉字字型如此复杂,学生要一个一个地认,一个一个地记,不仅要认识字形,读出字音,还要弄懂字义,正确书写,这显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2.认知记忆的错漏。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不很精确,时间和空间知觉模糊,他们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汉字在头脑中只留下简单的大体印象,遇到形近或音近、音同的字,有的没仔细看、想清楚就动笔写,这样就出现了错别字。还有的孩子当时看清楚了,但没有及时巩固,呈现字的时候记得,独立书写时却写不出来,从而产生错别字。

3.学习习惯的影响。不少学生活泼好动,坐不住,心不稳,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观察、感知事物浮光掠影,粗枝大叶,不求准确。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所处的学习环境嘈杂不定,养成了作业不专心或东张西望等坏习惯。学生在不安静的状态下,去学只有点画线条、黑白颜色、区别细微的汉字,他们手上在写,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还有些学生写字时往往只注意把字写对而不注意笔顺,因此很难掌握字的结构和形态,当然就会常写错别字了。

二、错别字纠正策略举隅

1.演示识字。由于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识记占优势,他们的识记往往要以直接的感性材料做支柱,所以最容易记住那些具体、直观的识记材料。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动作演示,调动直观性较强的课本插图、教学挂图、电教媒体等,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认识和感受这个字所代表的某个动作或事物,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有时候,一些比较简单的字可以用动作演示法使学生记住字形。如教“闻”时,请一个孩子打开门,托着耳朵听就表示“闻”。在教学“笔”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画一支平时见过的毛笔,再让学生观察,说说他画的笔与汉字“笔”有什么联系。学生马上在“笔”字中找到笔身、毫毛,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画画、说说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加深了这个字的印象,以后就不容易出错了。

2.游戏识字。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我们要抓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的特点,利用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纠正错字的兴趣。

我们可以把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这些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如“鸟——马”、“知——和”、“乐——牙”、“贝——见”这些字学生总是容易混淆。我巧妙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先把这些字组成词分别写在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思考并判断出有错别字的苹果。如果能找对了、读准了,我就把“苹果”送给他。此外,“猜猜猜”游戏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识字活动,可以看动作、看表情猜生字、猜词语,如“跳”、“笑”、“哭”等字。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其快速思考、判断生字的能力。

3.故事识字。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著名语言文学家安子介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都有一段故事。”针对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把一些容易混淆的字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纠正错别字,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兔”字时,许多学生容易把最后的一点忘了。如果能编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种现象就可以避免了。比如:一只马虎的小白兔有一天放学回家,进门时一不小心把尾巴夹在门缝里,变成了一只短尾巴兔,如果连这条短尾巴也掉了,那小白兔就不可爱了。这样,在学生们眼里,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个体,在每个个体里还有丰富的故事,真切地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4.字谜识字。猜字谜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活跃气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自己根据字形特点编谜语,来分析字形、猜想字义,这样改变了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促使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打开记忆、联想、分析的闸门,乐于思考,品尝到创造的快乐。

如在教学“出”、“从”、“来”等字时,我编出字谜让学生猜:“重重大山”、“两人并排坐扁担”、“米上加横竖出头”……学生们兴趣盎然,他们的灵性在猜谜活动中淋漓尽致地发挥,怎不叫人欣喜?遇到难写、易错的字,还可以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国”字:口中含了一块玉。又如区别“左”和“右”时,编出“左下工、右下口”的顺口溜。这样,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