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潘鲁生“对话”毕加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潘鲁生“对话”毕加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焦点:一场与毕加索的对话

正在举行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作为国际艺术盛典,引起各方关注,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知艺术神奇的魅力,思考文化发展深层次的命题。正因为如此,这场以“对话”为主题的特别展产生了热烈反响,观众以及评论界围绕“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的对话”展览,展开了许多深层次的讨论,从艺术语言到文化意味,从陶瓷主题到个性才情,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共鸣。

正如国际著名策展人、意大利文化中心主任温琴佐·桑弗先生所说:“将潘鲁生与毕加索并列,这之间不是一种相互比较的关系,也不是创新能力的考量,更不是一种用来赞扬的工具,而是一种艺术的、单纯的、高贵的对话。”桑弗先生认为,毕加索在陶瓷艺术领域贡献出了一种跳脱单纯装饰的概念。他运用自由的想象,创造出一件又一件的艺术杰作。而这种表达自由的概念正是潘鲁生跨入陶瓷画作的关键。他抛开那些传统中式陶瓷装饰的束缚,放弃那犹如朝圣般的制式装饰主题,如湖畔风光、花草树木、深山云雾或优雅仕女像,而如毕加索一般,追寻一种更有效、更完整的意识,一种自由的创作,一种不需叙述影像故事的创作。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他触及了波洛克的世界;而从东方的角度来看,他的灵感来源又受到了中国水墨画传统艺术的强烈影响。这一中西文化的交融,激发出潘鲁生无限的创造力,赋予这些陶瓷艺术装饰作品一种定义、一种阐释。这些优秀的陶瓷艺术所承载着传统与当代的视野,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

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大师毕加索和中国当代艺术家潘鲁生的陶瓷和绘画作品140余件,展览的内容和空间丰富而又灵动。应该说,陶瓷之于中国,有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潘鲁生是来自中国这一陶瓷古国和大国的当代艺术家,以民间艺术孕育和陶冶的视野和当代艺术的灵感加速陶瓷创新,突破传统陶瓷的制式和规范,创新彩墨语言,赋予陶瓷绘画新的生命和意味。所以有评论指出“现代主义大师毕加索的陶瓷创作,融会了其毕生探索之所得,作为非凡想象力和生命力的投射,跳脱既往陶瓷的装饰传统,呈现出迷人的大师风采和艺术独特的生命力。重要的是,潘鲁生作为时间向度上的后者,并无对前辈大师的膜拜和效仿,而是自己文化土壤和人生阅历中孕育生长的果实,跨越时空并置在同一展览空间时,交汇和共鸣是深刻而奇妙的。他们就像各自轨道里运行的星宿,发出内在的光芒,其交互生成了新的明亮的光晕,成为充满意味的意义的空间。”

其实早在2007年,潘鲁生就应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组委会的邀请,携作品《灵动》和《天地》,参加第52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他从中国民间艺术出发,以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创作激情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又不失传统意蕴的、具有独特艺术观念和语言的作品。应该说,潘鲁生从中国民间艺术和水墨传统中的探索出一条道路,而与西方现代派艺术不期而遇,对于中西绘画艺术的会通发展做了新的发展和诠释。

正因为如此,2013年5月26日,在意大利诺拉市(Nola)举行的“文化经典奖·艺术家奖”颁奖典礼上,潘鲁生被授予艺术家奖,成为荣获“文化经典奖·艺术家奖”的首位中国艺术家。为表彰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艺术家,组委会特向潘鲁生颁发奖杯,纪念并寓示开启一段东西艺术交流的新里程。

回响:关于回归本元的探寻

几乎与毕加索对话展同时,潘鲁生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行了个人当代艺术巡回展的首展,展览的主题是“回归本元”。潘鲁生认为,“元”是万象之始,回归本元,也是追本溯源,回到一个出发点,找到一种原动力。他在展览的自序中这样写道:“信息和科技快速发展,资讯网络四通八达,裹挟在信息与镜像的巨流中,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疾速向前所谓的超越,而是找到自己文化的土壤,汲取养分,呼吸生长,获得~种真正内在的生命力。”

展览由“门神纳福”、“鲁班线韵”、“国瓷彩墨”和“工艺文献”几部分组成,展出了潘鲁生在纤维艺术、彩墨艺术、陶瓷绘画等领域的最新创作成果,以及30年来对于民间艺术的田野调研和理论研究成果。其中,门神系列作品不仅撷取丰富的习俗符号、意象语言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意象式地表达,还充分诠释了民间朴素的敬畏和祈福之心,是一次关于民间艺术母题的再发掘。鲁班线系列作品将木工的尺度与艺术创新的法度、伦理准绳的反思相联系,而且展示了一种新的数理的、意象的境界和空间。陶瓷水墨作品充满了时空的重构和体验,工艺文献则充分展示了一个艺术家思想视野和艺术创造力的交织生成。

应该说,这是同一展览空间中,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互现,也是充满个性才情的当代创作与传统民艺的创造性融会,更是当代艺术对文化母题隐喻与精神境界的发现和阐释,通过装置艺术等形式,再现传统文化关于门与门神、编结与陶冶等主题和隐喻,成为当下语境的发现和表达。为我们理解本元文化与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具体而深刻的视角。潘鲁生不仅提出了“回归本元”的主题,而且通过艺术创作做出了生动深刻的回答。他对于民艺的取用传承充满个人的创造力,其创作有乡土底蕴而又灵动,有传统的符号又洋溢着个人的激情。所以中国美术馆馆长、艺术评论家范迪安评论指出,正是“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冲破所有旧的束缚,潘鲁生先生努力地使古老的艺术进入新的、更新的世界,达到了民间艺术与现代精神交融的境界”,因而“新奇的观念包裹着古老的寓言,精彩的画面分割着时空的转换,浪漫的生灵之歌交织成生命的畅想。”

潘鲁生认为,将深圳作为巡回展的首站,本身也是一次发现和交流。不只是寻找具体有形的民间艺术元素,还在于激起人们内心深处关于民间艺术的共鸣,它是无形的,而且蕴藏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四面八方汇集的人群,内心深处保留了多少乡土的记忆、文化的感知啊,希望在深圳与大家作很好的交流。”

延展:关于文化理想的追求

潘鲁生是一个文化理想的践行者,从未停止关于文化的思考,也从未将研究和思考停留在文章纸面,而是身体力行,不断求索。他从事传统民艺研究数十年,调研了大大小小数百个手艺村落,记录整理了百余项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创建了有数万件民艺藏品的中国民艺博物馆,发表了《民艺学论纲》等研究专著。回顾这一历程,潘鲁生谈到,“30年来,我和团队的同事们,从抢救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到关注文化生态保护,并在当代艺术实践中,探索本元文化的生长问题,希望保留住这些文化的种子,增强和充实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艺术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刘大为曾评价,“丰富的民间调研和学术研究的经历,给予潘鲁生创作的激情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使他的系列画作成功融合了当代精神与民间元素,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又不失传统意蕴的,具有独特艺术观念和语言的作品。”让民艺的生命在艺术中延续,是最有力的延续。

从2007年中国美术馆“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到2011年“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再到“回归本元·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坚持的是民艺与当代的传承与探索,不同的是精神向度上的深化,更有创造力的积累和进发。潘鲁生认为,传统与当代不应是断层的机体,而是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从实践中获得认知,从创新中厚积薄发,将不断发现和彰显本元文化的当代价值。

作为文化的践行者,潘鲁生将民间艺术的传承探索推进到本元文化思辨与表达的层面,而且有着现实的关注点。所以在关于回归本元的问题上,他认为,我们历史上曾是造物文明辉煌的国度,而今却是加工仿制的大国,艺术缺失和文化复制的背后,是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危机。如何在丰厚的造物智慧与中国创造之间搭建桥梁?怎样使我们民族传统的情感、仁爱以及对道德境界的追求,融入今天的社会发展?成为以文化为核心的创造力?这些问题都与本元文化息息相关,迫切而又现实。“回归本元,也是要找回我们文化的本根和血脉,复兴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本源,再现事物本真的价值。”潘鲁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这样评价,“人的才华多种多样,潘鲁生的奇妙是多种才华集于一身,艺术的、学术的、管理的、教育的。他没有浪费自己这些天赋,而是执仗其才,倍加努力,于是在诸多领域中建功立业,开花结果,成绩卓然。”

潘鲁生是艺术院校的校长,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民艺调查研究的学者,是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等许多设计项目的设计师,是一个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当代画家。每一项工作的背后,都是扎扎实实地付出,而多元化的实践本身也成就了更丰富开阔的视野和气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杜大恺认为,“鲁生集学问家、艺术家及文化与艺术教育管理者于一身,兼备其多重身份之所需之学养、睿智、才情、持重之秉赋,温润而不失锐勇,急进然不失规矩,其于人亦难矣。”

如果说艺术作品本身是一种精炼,那么人生的阅历于作品而言,往往是一种气度,还有充盈其间的洞察力和丰沛情感。对文化理想的追求,是一个持续无尽的过程。艺术与思想辉映,潘鲁生的创作与研究带给我们许多启示。是以记之,作为当下文化实践与发展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