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昏迷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诊救治昏迷患者的有效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昏迷病人的抢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昏迷病人经抢救复苏81例,抢救成功率81%,死亡19例,死亡率19%。结论:急诊昏迷病人病死率高,密切监测生命指征,正确判定昏迷原因,迅速有效的急救治疗,稳定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护理经验是急救与护理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昏迷;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6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04-01
昏迷病症是急诊室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由于其涉及医学领域多专业、多学科知识,所以此类病人的临床急救不仅是急救医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急诊科医师临床亟待攻克的课题[1]。急诊科护士不仅要熟练、迅速、准确的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还要对昏迷患者施行精心的护理,为寻求急诊救治昏迷患者的有效方法与护理措施,我们对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科收治的100例昏迷病人的抢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2~91岁,平均51±39岁;发病时间:12-180分钟,昏迷原因脑血管意外32例,消化道出血19例,外伤后昏迷16例,各种农药及药物中毒9例,糖尿病相关性昏迷6例,一氧化碳(CO)中毒5例、酒精中毒4例,心脏意外4例,晚期肿瘤3例,感染性昏迷原因不明2例。
2.护理
2.1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氧,迅速连接心电、血氧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观察瞳孔和意识的变化,及时、准确纪录并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吸痰器[2]。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并遵医嘱给予药物注射。
2.2检查护理
护士必须迅速、准确、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体格检查,使用血糖仪测血糖,采血进行各项血液检查,留置导尿,留取尿检,必要时全程随同患者行CT、B超等检查,备好抢救药品车、监护仪、吸痰、吸氧等设备,做到边抢救边检查,以迅速明确病因实施进一步有效治疗和分诊。
2.3确诊后的抢救与护理
对昏迷患者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部分患者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定向力丧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等谵妄状态,应认真观察、准确判断[3];对各种中毒的患者需下胃管洗胃,给予速尿静推,应用解毒药物,必要时透析;
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急查血常规,及时配血,血红蛋白低于70克/升或临床休克时应立即输血,快速补充血容量;外伤后昏迷、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相关性昏迷等患者在明确病因后及时送至相关科室进行手术等救治措施;一氧化碳中毒尽早实施高压氧治疗;在整个救治过程中积极消除患者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指导家属配合救治,护理人员应技术过硬、临危不乱,对于各种疾病的救治程序熟练有序,增强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100例昏迷患者中,经抢救复苏81例,抢救成功率81%,死亡19例,死亡率19%。
4讨论
昏迷是指人处于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的一种状态,是意识障碍最严重的阶段,主要是由大脑皮质和中脑的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所致[4]。由于昏迷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高,临床如何早期、正确地做出对病情的评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是抢救昏迷患者成功的关键[5]。实践表明,把护理工作做在症状出现之前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同时针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护理人员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精心护理,临床上成功的机率是非常高的。
本组研究显示,护士应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及各种临床抢救护理技能,在救治过程中能够密切监测生命指征,向医师提供准确的信息,依靠稳定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护理经验、救死扶伤的忘我精神来积极完成急救与护理工作,而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是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在急诊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amborska Sablik A,Gaszyski W,Gaszyski T,et a-the interdisciplinary problem[J].Pol Merkur Lekarski,2005,18(108):703-708
[2]孙淑英,陈水红,金静芷,陈海莲.急诊护理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34.
[3]刘增云,李晓伟,周海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716-2717.
[4]张绮霞,临床医学上册.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8-389.
[5]Stevens R D,Bhardwaj A.Approach to the comatose patient[J].Crit Care Med,2006,34(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