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嘉靖年间的吴中声腔人才群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嘉靖年间的吴中声腔人才群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明嘉靖之前,吴门曲坛声腔纷繁林立,吴门本地的声腔也衍生出昆山、无锡、苏州三大支流。魏良辅对南曲声腔进行了十年“立昆之宗”的改革,最终造成了一个新剧种――昆剧的正宗音乐而流传至今,这个剧种音乐,古人呼为“新声”,今人称为“昆曲”。“立昆之宗”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这不仅是魏良辅个人的丰功伟绩,更是明嘉靖吴中声腔人才群落共同创造的硕果。

关键词:戏曲艺术;群落;昆曲;新声;立昆之宗;三支共派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南戏的繁荣促成了南曲声腔的百花争艳。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提到了“四大声腔”,稍后,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也例举了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杭州腔、弋阳腔五种声腔。由于南戏在浙江发源,浙江的南曲声腔就发展较快,徐渭、魏良辅提到的五种声腔,有三种源于浙江。这些声腔遍传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乃至云、贵各地。但在明初,曲坛以北曲为正宗,北曲衰微之际,由士大夫和贵族文人把持的曲坛仍把民间声腔视为异类,他们竭力提倡复古,且越古越好。南曲仅仅是应顺了历史潮流而终于得以遍地开花。其中海盐腔由于“体局静好”,且以“弦索”、“官腔”主动迎合了士大夫和贵族文人,渐渐在江、浙一带取代了北曲的地位。吴中本地的声腔昆山腔尽管在元末明初经顾坚曲家群落的整理改造,已经“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①。但在士大夫、贵族文人荟萃的苏州地区,由于海盐腔对上层社会的笼罩而始终没有机会脱颖。昆山腔甚至未能在邻近的太仓取得立足发展之地,直到嘉靖年间太仓还一直是海盐腔、余姚腔的浸润之地。

明嘉靖之前,海盐腔虽然一直是吴中的主流声腔,但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它们在吴中曲坛力之所及,也在尽可能地各自施逞着自己的影响与姿色。苏州虎丘中秋曲会则一直是南曲诸声腔大会串的盛会。嘉靖时期的吴中曲坛,南曲声腔的演唱与研习虽然纷纭不类,而对昆山腔的研习,自顾坚以来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在虎丘中秋曲会中也有反映。如《戒庵老人漫笔》中有这样的记载:

张少华者,故金陵民家女,少鬻于齐倡家,假母移之居吴阊。年及破瓜,色益美丽,性慧善音。嘉靖壬子中秋,从汪贾来游虎丘,卒遇周生仕者,吴冠绝一时。②

“吴冠绝一时”是指周仕在虎丘曲会上因歌唱昆山腔而获得的声誉。“嘉靖壬子”为1552年,其时离魏良辅“立昆之宗”已经不远。

如果以魏良辅为界,吴中老一辈的曲家除周仕外,尚有:过云适、袁髯、尤驼等。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说魏良辅“自谓勿如户侯过云适”,“每有得必往咨焉③”,可见魏良辅把过云适当老师看待。曲家陆九畴曾与魏良辅较量过,终于很服气,“愿出良辅下”。余怀《寄畅园闻歌记》载:“吴中老曲师如袁髯、尤驼者”在听过魏良辅的“新声”后,“皆瞠乎自以为不及也”,那是在魏良辅“退而缕心南曲,足迹不下小楼十年”以后的情景了。

以上提到的袁髯、尤驼这些吴中老曲家,他们研习、演唱的声腔究竟属于哪一种,不得而知,但至少过云适、陆九畴应该与魏良辅同宗无疑。否则对于过云适,魏良辅不会“每有得必往咨焉”的,陆九畴也不会“愿出良辅下”。

李开先在《词谑》中提到了与魏良辅同辈的另一批曲家:

昆山陶九官,太仓魏尚泉;而周梦谷、滕(邓)全拙、朱南川,俱苏人也:皆长于歌而劣于弹。……周孟(梦)谷字子仪者,能唱官板曲,远迩驰声,效之者洋洋盈盈耳。④

李开先苏州曲家周梦谷擅“官板曲”,已在魏良辅之前享有唱名,且“远迩驰声”,追效他的人早“洋洋盈盈”了。除周梦谷外,还有一批曲家如邓全拙、朱南川等辈,他们和魏良辅一样“长于歌而劣于弹”,然而他们却勇于标新立异,创立新派,从而终于出现了昆山、无锡、苏州“三支共派”的局面。而“吴腔”的创始者邓全拙甚至在魏良辅“立昆之宗”后,仍与魏良辅齐名,潘之恒在《鸾啸小品》卷三之《曲派》中这样介绍说:

自魏良辅立昆之宗,而吴郡与并起者为邓全拙,稍折衷于魏而汰之润之,一禀于中和,故在郡为吴腔;太仓、上海俱丽于昆;而无锡另为一调。余所知朱子坚、何近泉、顾小泉皆宗于邓,无锡宗魏而艳新声,陈奉萱、潘少泾其晚劲者。邓亲授七人,皆能少变自立;如黄问琴、张怀仙,其次高敬亭、冯三峰,至王渭台,皆递为雄。能写曲于剧,唯渭台兼之,且云:“三支共派,不相雌黄,而郡人能融通为一”。 ⑤

所谓“三支共派”是说一个声腔流派分出了三个支派。这三个支派,一在苏州;一在太仓、上海;一在无锡。它们各有所长。在苏州流传的一支是“吴腔”,为邓全拙所创,潘之恒说,“吴腔”实质是邓全拙对魏良辅曲派“汰之润之”、“禀于中和”的结果。太仓、上海的流行声腔也只是“丽于昆”而已。至于无锡,虽号称是“另为一调”,也无非是“宗魏而艳”罢了。故吴门本地(包括上海、无锡)虽有三种声腔,其实同种同源。唯同种同源,因而“郡人”(苏州人)能“融通为一”的歌唱,这也就是潘之恒所说的“三支共派,不相雌黄”的局面。故魏良辅“立昆之宗” 50年之后,潘之恒在《鸾啸小品》卷三之《叙曲》中回顾这一时期的曲家人才群落时,慨然叹道:

魏良辅其曲之正宗乎,张五云其大家乎,张小泉、朱美、黄问琴羽翼而接武者乎!⑥

这里,除了魏良辅之外,又提到了张五云、张小泉、朱美、黄问琴诸曲家。张五云又叫张新,进士出身,系“良辅子弟”,曾和赵瞻云、雷敷民等其他几位“良辅子弟”一起创立了“南马头曲”,是曲坛公认的大家。对于魏良辅所创立的“正宗”的昆曲而言,“南马头曲”仅仅是它的一支细流。而其“羽翼而接武者”之一的黄问琴恰恰又是“吴腔”的创始人邓全拙所收的七个学生之一。不仅黄问琴,“邓七子”中的另一位张怀仙其实也是魏良辅的传人,这可以从《九宫正始》作者钮少雅处得到证实。钮少雅原欲拜师魏良辅,适魏良辅过世,于是投张五云之门下,在《九宫正始•序》中,钮少雅有如下一段记述:

访闻衣拂之授,则有张氏五云先生,……不意适有河梁恨促,幸而临别以余同时芍溪吴公相荐。……幸复识小泉任翁,怀仙张老,然此二公,亦皆良辅之派也。赖其晨夕研磨,继以岁月,但虽不能入魏君之室,而亦循乎登魏君之堂。

可见,魏良辅“立昆之宗”的过程中,追随他的曲家,也包括了黄问琴、张怀仙等一批“邓派”子弟。

明嘉靖时期余怀所著《寄畅园闻歌记》中另有记载:

娄东张小泉、海虞人周梦山竞相附和,惟梁溪人潘荆南独精其技,……而吴人则有张梅谷,喜吹洞箫,以箫从曲;毗陵人则有谢林泉,工管,以管从曲。皆与良辅游。 ⑦

“皆与良辅游”即都与魏良辅交往,也就是魏良辅曲家群落中的一员,这里还包括了张梅谷、谢林泉等箫、笛器乐吹奏名家。与良辅广有交游的曲家,除上述《鸾啸小品》、《梅花草堂笔谈》、《寄畅园闻歌记》等著述中提到了的张小泉、周梦山、潘荆南、张五云、朱美、吴芍溪、任小泉、张怀仙等,尚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安为吉、梁辰鱼等人。其中梁辰鱼不仅依魏良辅新声填词,首创了昆剧传奇《浣纱记》,而且在声腔上又力图标新立异,乃至曲坛“取声必宗伯龙氏”。《梅花草堂笔谈》云:

魏良辅别号尚泉,居太仓这南关,能谐声律,转音若丝,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属,争师事之惟肖。……梁伯龙闻,起而效之,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苎、浣纱诸曲,又与郑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陈棋泉五七辈杂转之,金石铿然,谱传藩邸戚畹金紫熠之家。而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⑧

《梅花草堂笔谈》在谈支派“南马头曲”时,认为“南马头曲”其实“禀律于梁”,是深受梁辰鱼的影响。《梅花草堂笔谈》这样说:

张进士新勿善也,乃取良辅校本,出青于蓝,偕赵瞻云、雷敷民,与其叔小泉翁,踏月邮亭,往来唱和,号“南马头曲”,其实禀律于梁,而自以其意稍为均节,昆腔之用勿能易也。其后茂仁靖甫兄弟皆能入室,间常为门下客解说其意。茂仁有陈元瑜,靖甫有谢含之,为一时登坛之彦,李季膺受之思笠,号称嫡派。 ⑨

这里提到“南马头曲”中的赵瞻云,乃是太仓人,名淮,字长源。瞻云是其号,与魏良辅一样,既是曲家,又善医道,一世布衣;雷敷民《梅花草堂笔谈》说他“望八之年,足开雨雪,逢场咏啸,耳识稍钝,发音愈高⑩”。张小泉是张新之叔。

“南马头曲”兴盛时,北曲早已衰微,但仍有影响,魏良辅本人最初就是北曲家,因在一次比曲时“绌于北人王友山”才“退而镂心南曲”。在他“立昆之宗”过程中,他又得到了北曲家张野塘的协助,据宋直方《琐闻录》载:

考弦索之入江南,由戍卒张野塘始也。野塘,河北人,以罪发苏州太仓卫,素工弦索,既至吴,时为吴人歌北曲,人皆笑之。昆山魏良辅者善南曲,为吴中国工,一日至太仓闻野塘歌,心异之。留听三日夜,大称善,遂与野塘定交。时良辅年五十余,有一女,亦善歌,诸贵人争求之,不许。至是竟以委野塘。吴中诸少年闻之,稍稍称弦索矣。B11

魏良辅本人“长于歌而劣于弹”,他在改革南曲声腔时,能够集南、北曲的音乐成就,以及南、北伴奏乐器于一炉,这和魏良辅群落中的重要成员管箫名家张梅谷、谢林泉以及北曲家张野塘的加盟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嘉靖年间南曲声腔的人才群落纷呈于吴中。曲家的声腔研习活动或者以多种声腔为研习对象。魏良辅本人就兼唱南曲与北曲。然而,在吴中这方戏曲音乐土地上,声腔群落为各种声腔交汇融合,创造了条件。魏良辅与北曲家王友山比曲而绌,陆九畴则与之“角”而负,魏良辅礼贤过云适,婿聘张野塘。其传人又纷纷“少变自立”、标新立异,这恰恰造就了魏良辅改革南曲的大气候,魏良辅“足迹不下小楼十年”,完成了南曲改革。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魏良辅的声腔改革对象不是单纯的昆山腔,而是流行于吴中的诸多南曲声腔。是时,北曲虽然已经衰落,但是它依旧是士大夫上层社会心目中的“正声”,而南曲声腔在昆曲兴盛以前,其乐坛地位仍然低贱。魏良辅改革南曲,立志于把改革后的“新声”推上“正声”、“正宗”地位,他是实现了的。这就是史称的“立昆之宗”。“立昆之宗”的昆曲,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昆山腔,故史称“新声”,成为稍后诞生的昆剧的正宗的剧种音乐,即流传至今的昆曲。所谓“立昆之宗”,是魏良辅把自己创立成功的“新声”终使曲坛承认为“正声”,立为“正宗”。所谓“立昆之宗”,也就是把南曲诸多声腔流派的精华,还包括北曲精华消化、吸收、融汇的创新过程。

魏良辅“立昆之宗”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这不仅是魏良辅个人的丰功伟绩,更是吴中声腔人才群落共同创造的硕果。现就嘉靖年间苏州地区的曲家群落的“三支共派”列一简表如下:

①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2页。

② 《戒庵老人漫笔》卷五《蒋陈二生•附录》。

③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二,第11页。

④ 李开先《词谑》,《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54页。

⑤ 潘之恒《鸾啸小品》,《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7、18页。

⑥ 同⑤。

⑦ 余怀《寄畅园闻歌记》,《虞初新志》(四),扬州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6页。

⑧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二,上海进步书局印行,第11页。

⑨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二,上海进步书局印行,第11页。

⑩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十四,上海进步书局印行,第3页。

B11 宋直方《琐闻录》,转引自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70页。

Wuzhong Tone-personnel Group in the Jiajing Period

GU Ling-sen

(Jiangsu Kunqu Opera Theatre, Nanjing, Jiangsu 210004)

Abstract: Before the Jiajing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various tones exist in Wu school and the local Wu tone develops the three branches of Kunshan, Wuxi and Suzhou. WEI Liang-fu has 10-year reform on the tones of Nanqu and eventually creates a new dramatic form-the orthodox Kunqu music is kept until today, which is called "new music" in the past and "Kunqu" at present. WEI Liang-fu's success as the "Ancestor of Kunqu opera" is not accidental; it is not only his own achievements, but also the results of Wuzhong tone-personnel's cooperation.

Key Words:art of the Xiqu opera; group; new music; ancestor of Kunqu opera; three branches sharing on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