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扬州某高层住宅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扬州某高层住宅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扬州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当地施工技术水平,高层建筑软弱地基采用刚性桩和褥垫层处理,形成复合地基,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方法,施工难度小,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本文分析了刚性桩桩顶设置粒状材料褥垫层后的桩土变形协调原理,桩和桩间同承载荷载的受力机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和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的桩和褥垫层施工质量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

1. 工程概况

和昌·运河东郡公馆三期位于扬州市,由7栋16~18层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组成。本文以7#楼为例浅析刚性复合地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7#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八层,建筑总高度54.30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主要开间为4.2m和3.6m,剪力墙平面布置见图1。

3. 基础方案选型

本建筑物规范(GB5007-2002)要求的变形容许值为:沉降量≤200 mm,整体倾≤0.003。

按照当地的做法,可采用钻孔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按照桩筏基础设计,要满足承载力要求,桩端持力层应落在⑥层粉砂夹粉土上。但是以层⑥作持力层,需穿越④层粉砂夹粉土,该层Ps值较大,土层厚度较厚,预应力管桩沉桩较为困难,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造价较高。因此,选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加固④层粉砂夹粉土,使之成为复合地基,筏板尺寸为51.0 m×14.7 m,厚度为0.90 m。

4. 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原理

4.1 桩与桩间同承担荷载

在外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中桩与土是在等变形条件下工作的,其关键问题是桩土变形协调。由于桩土刚度差异较大,桩身压缩变形量小于土的压缩变形量,两者差距需由桩与土的相对位移来完成,若是柔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压缩模量比相对较小,桩土变形协调相对易于达到,而刚性桩复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压缩模量比远大于柔性桩复合地基,特别是刚性桩端一般为较好土层,桩较长,难于以向下刺入满足变形协调,因此刚性桩复合地基通常在桩顶部放置一定厚度粒状材料的褥垫层,为桩向上刺入提供条件,满足变形协调,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刚性桩复合地基示意见图2。

褥垫层技术是复合地基的核心技术。如不设褥垫层,基础直接与桩间土接触,承担荷载的性能与桩基相似,荷载主要由桩承担,随着荷载的增加和基础的沉降变形,桩间土的承载能力才逐渐得以发挥,但其发挥比例很小。复合地基由于褥垫层的设置,基础荷载通过褥垫层作用在桩和桩间土上。由于桩的弹性模量远大于土的压缩模量,桩顶沉降小于桩间土的沉降变形。桩顶的垫层材料不断向桩间土蠕动补充,造成桩顶向上刺入垫层中。这保证了在任何荷载水平下桩和桩间土始终参与工作。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荷载的比例随荷载水平的变化趋势与桩基相反。荷载水平较低时,桩间土分担的荷载大于桩分担的荷载,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桩间土分担荷载的比例逐渐减小,桩分担荷载的比例逐渐增加。桩间土土分担荷载比例随荷载水平变化是一条下降曲线,桩分担荷载比例随 荷载水平变化是一条上升曲线。桩分担的荷载为Pp,桩间土分担的荷载为Ps,P为总荷载。在Ps/P与Pp/ P曲线相交处,P =P0,桩和桩间土分担的荷载各占50 %;P >P0后,桩分担的荷载就超过桩间土分担 的荷载。(P0随复合地基各参数——桩间土强度、桩长、桩径、桩距、褥垫层厚度等的不同而变化,但一般情况刚性桩复合地基曲线 Ps/P与Pp/P都有交汇点P0,仅当天然地基强度较高又桩长较短、桩距大时,两曲线才不交汇)。

当荷载一定,其它条件相同时,桩和桩间土分担荷载的比例随桩长、桩距、桩间土强度等的不同而变化。桩越长,桩距越小,桩间土强度越低,桩分担荷载的比例越大。反之,桩间土分担荷载的比例越大。当基础承受水平荷载时,复合地基与桩基相比,由于褥垫层的设置,桩承担的水平荷载会由基础与褥垫层的摩阻力抵抗,提高了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由于复合地基中桩间土所占面积的比例远大于桩,所以桩承担的水平荷载只占很小一部分。

4.2 褥垫层的作用分析

褥垫层可以有效保证桩与土同时、直接、共同承担荷载,它是形成刚性桩复合地基的重要条件。当褥垫层处于两种极端情况时,都对桩上荷载向桩间土的转移不利。其一,若褥垫层为绝对刚性,垫层就成为基础的一部分;其二,若褥垫层为绝对柔性,则褥垫层又成为桩间土的

一部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褥垫层形同虚设,而在这二者之间,必然存在适当“刚度”的褥垫层,能使桩间土充分发挥作用。所谓适当“刚度”,关键是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保证在桩顶应力σp作用下桩能刺入褥垫层中,即前面所说的变形对桩与桩间土承载力的影响;第二,使褥垫层在桩间土应力σs作用下不产生过大的压缩变形。前者的目的是桩刺入后,桩顶褥垫层材料向桩间土上部移动,加之桩间土的面积大,使桩间土分担荷载不产生卸载,桩“刺入”褥垫层后,桩顶对褥垫层的作用进入塑性阶段,P 增加,桩顶荷载Pp增加不大,P增加的绝大部分由桩间土承担。后者实质上是当桩间土不 会由于褥垫层有较大变形,而不能分担荷载。设褥垫层的极限承载力为fu,要保证桩刺入褥垫层,则桩顶应力σp应大于褥垫层极限承载力。

褥垫层材料多为粗砂、中砂或碎石,碎石粒径宜为8~20mm,不宜选用卵石。

4.3 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由三部分组成,即桩长范围内土层的压缩量s1,加固层下卧层的压缩 量s2和褥垫层的压缩量s3。由于s3很小可以忽略,因此基础沉降量就是地基土的压缩变形。由于复合地基中桩的荷载分担和桩对桩间土的侧向约束,桩长范围桩间土的变形小于天然地基的变形,但大于桩基的变形。复合地基变形固然与荷载水平有关,但荷载一定时,桩分担的荷载比例越大,其变形越小。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时,各复合土层的复合模量Espi为刚性桩体模量与土体模量的面积加权平均值。刚性桩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不宜大于80mm。

5.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

基础筏板地面压力Pk=300 kPa,基础有效埋深H=4.4m,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浮容重)γ0=11 kN/m3。根据地基基础规范规定Pk≤fa,考虑深度修正,修正系数取为1.0,故要求fspk≥300-11×3.9=257kPa。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管桩型号采用PHC-400(95)A-C80-8,桩端持力层为④层粉砂夹粉土,桩端进入持力层约为8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407KN。

根据《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GJ32J_68-2010)公式4.3.2-2 :

fspk=mc*ηc*Ra/Ap+ηs(1-mc)*fsk 其中:

刚性桩面积置换率mc=0.046,

刚性桩承载力调整系数ηc=1.0,

桩间土承载力调整系数ηs=0.8,

刚性桩承载力特征值 Ra=407KN,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sk=170kPa,

刚性桩截面面积Ap=0.091m2

计算得fspk=279 kPa>257 kPa,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GJ32J_68-2010)公式4.3.10-2计算复合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Espi可达到100 MPa,采用PKPM(JCCAD)计算本建筑物最终沉降量为25mm

因刚性桩处理后的复合土层层底距离⑤层粉土夹粉砂层较近,且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远大于⑤层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50kPa),需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经验算满足规范要求(计算过程不再赘述)。

6. 施工要求

预应力管桩施工时,应执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DGJ32-TJ109-2010)的有关要求。复合地基基坑开挖应分层对称开挖,优先采用人工开挖,当采用机械、人工联合开挖时,建议预留300mm厚的土层人工开挖,以确保刚性桩的完整。褥垫层的夯实层与虚铺层厚的比值不应大于0.9。

7. 结语

本工程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提高了地基承载力,缩短桩基础施工周期,与普通桩基础相比基础造价节省约25%,有效的控制了建筑物的沉降,减少了高层与地库之间的沉降差。

参考文献:

[1]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DGJ32J_68-2010 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技术规程.江苏: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