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叠词连绵 珠落玉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过《听听那冷雨》的人,一定会对文中那连绵不断的叠词留有深刻的印象。的确,在这篇美文中余光中先生有意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音节重叠的词――来勾勒雨形雨声,描绘雨情雨韵,读来琅琅上口,铿然有声,只觉雨意纷至沓来。其实这些叠词多数是大家日常习用的,但进入本文中却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还有些是作者随文独创的,又十分妥帖,无生硬感。学习时如果将它们画出来写下来,再细心品味记诵一番,对于学习者的语汇积累以及增强语感无疑都善莫大焉。文中叠词的使用具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AA型
例如:潇潇的冷雨/ 蠢蠢而蠕/ 苍苍交叠的山影/ 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铿铿敲在屋瓦上/ 湿湿的流光/ 鳞鳞千瓣的瓦上/ 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 霏霏不绝的黄霉雨/ 热浪沸沸/ 重重压下/ 哗哗泻过/ 斜斜的西北雨斜斜/ 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 布谷咕咕的啼声/ 舔舔那冷雨/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 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 灰蝴蝶纷纷飞走/ 闪动湿湿的绿光/ 湿湿的灰雨……
这些丰富的单音叠词,要么拟雨声传雨音,像“铿铿”“哗哗”“潇潇”“咕咕”等读来如聆雨音;要么描形绘色,像“蠢蠢”“鳞鳞”“霏霏”“纷纷”等读来如见雨形;要么准确细腻地描绘客观对象的鲜明特征,如“冷冷”“股股”“潺潺”;要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独特认识体会,如“苍苍”“重重”“潇潇”。
更富有内涵的是不少叠词的一词多用、一词活用,例如“斜斜”,在同一短句中既用作形容词表雨的形势,又用作动词表雨的神韵,相得益彰,巧妙自然。再如“湿湿”,写雨,写光,更有光与影的交相辉映,无不贴切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再如“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一句三个叠词,双声叠韵,平平仄仄,造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短促有力。
另如“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彼“霏霏”是说细雨纷飞,此“非非”乃指联想翩翩,相映成趣,机智诙谐,这里叠韵谐音,巧妙自然。
又如“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里显然是作者对题意的拓展与深化,调动了人所有的感官体会雨的声、雨的形、雨的味、雨的韵,在不知不觉中诉诸眼耳鼻舌,让人在通感手法中对雨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新体验;形式上采用短句,简洁干脆,参差跳跃,清脆悦耳,具有珠落玉盘的效果。
还有“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三组拟声叠词,巧妙运用在一组排比中,借助比拟手法,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古屋渐渐消失的现实,而且表达了作者惋惜、怅惘的心情,语言因之生动可感,情景交融的美丽意境自然呈现于眼前。
二、ABB型
例如:“天潮潮地湿湿……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前者描述雨季的特征,是实;后者表达心理感受,为虚。一实一虚便把自然界的雨境和内心的情思巧妙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见景生情的悠远思索,联想巧妙,富有诗意。另外如“湿粘粘的苔藓”,“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等句中的叠词也有类似妙处。
再如“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等等,搭配得都十分恰当,不仅准确地描绘出雨的特征,而且增强了文句的韵律美和节奏感,造成一种极富音乐感的音韵美质,表现一种悠长的心绪。
三、AABB型
四字重叠的动词往往能增强动作的反复性或强化体验的效果,形容词和副词则都能使词义程度加重,起到加强语意的效果。
例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文章一开篇就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组叠词,由三个时序连词将这三组叠词连接一起,将春分的雨季一下带进了读者的审美视野,双声叠韵攫人心魄,令人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笔触走入了连绵无尽的雨里,为下文对雨的展开描述作了很好的铺垫。
再如“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说雨北的单调到了凄凄切切的程度,进而联想到整个中国、整部中国历史的单调乏味,采用比拟手法表达对雨的独特感受,为下文写雨意云情布设下一幕沉重的色调。
再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这里完全是作者创造性的叠词连用,用文字“画”出了这个象形字的神韵,把一个“雨”字描绘得融情会意,简直将一切云情雨意都寄托在能代表汉字美质的一个象形的“雨”字上了。
“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这里的两组叠词说的是雪的特征和动感,将固体的雨一下展现在眼前来。
又如“曲曲弯弯,步上山去/ 层层叠叠的记忆/ 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等叠词,还有“嗅嗅闻闻/ 细细嗅嗅” “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等等。这些叠词不仅使描写对象的特征跃然纸背,同时还具备丰富的表情功能与感染功能,语言生动活泼,更富有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油然而生。
四、AABBCC型
这一类型的叠词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重叠格式来,但作者总能灵活巧妙地加以改造利用,不仅将雨味变浓变烈,而且使文味意境翻新,随之声情并茂,意味隽永。
例如:“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两句,前者写雨味的清新如在鼻翼,后者写雨声的轻重如在耳边,同时也流露出“我”与雨的情感共鸣,这便创造出了一种百转千回的回旋之美,与《声声慢》词的开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听听那冷雨》中叠词的运用除了以上四种主要类型外,还有以下几种应该算是作者随文独创的叠词形式,虽是个例,但贴切有味。
AB,AC,AD……型,如“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这几个同型叠词程度逐个加深,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凄冷之情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去国之思,怀乡之痛,丰厚而深沉。
AABBABB型,如“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说暴雨来临,如激越的电琵琶演奏,而“忐忐忑忑忐忑忑”这一独创的叠词使其形神兼备,声情并茂,读罢顿有身临其境之感。
ABAB(AB) 型,如“一个‘雨’字……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用意独特,形象生动的把‘雨’字画了出来,给人酣畅淋漓之感。
另外还有“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叠词类型,“山”和“伞”相谐成趣,寄予了作者无尽的感慨和忧思。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性十足”而又充盈着灵性和智性的散文精品,其语言上最见特色的地方正在于新奇大胆地运用了叠词组合,写雨形描雨态、绘雨声达雨情,字里行间难掩作者那“春雨绵绵”“秋雨潇潇”般的离愁,以及“天潮潮,地温湿”般的伤感。因为余光中先生是调遣汉字的大家,在他的笔下,每一个汉字都成了音乐家谱曲的音符。经其组合排列,那些单个看似乎呆板的方块字便有了音乐的灵韵,好像被注入了活生生的气息,可谓妙手天成云雨意。
恰如柯灵先生所评,《听听那冷雨》是“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的。这样的佳作美文,反复诵读不仅会使你感于形,爽于口,悦于耳,而且会让你感于情,动于心,发于思,极富感性体验。由此可见,在行文时善于“重重叠叠”,写出的文章必定“平平仄仄”,趣味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