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世隔绝 唯有随乐起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世隔绝 唯有随乐起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因音乐而超然于其他维吾尔人的刀郎人,对音乐有着狂热的喜爱。他们的音乐冲击力极高,并且越唱到后来越高亢、奔放,甚至狂野。他们甚至会说,小时候听“阿来依”(刀郎音乐中较舒缓的一段)多的婴儿,骨头长得比别的婴儿快;而亡灵听到“拉依拉”(适合荒野演唱的歌曲)也会高兴。

刀郎人同其他维吾尔族人一样,将聚会称为“麦西莱甫”。这个词源自阿拉伯语,据说表示“性格、习惯”“喝饮料的场所”的意思。而“刀郎麦西莱甫”以其浓郁的原始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尤具代表性。

在古代,刀郎麦西热甫开始之前,妇女戴手镯,戴金耳环,把头发梳成长辫子戴银坠子,系上红缎缨,头戴刀郎式的黑羊羔皮帽,夏天戴白色或花绸头巾,或者戴花帽,耳朵上或鬓间插上花,脚穿长皮靴。老年妇女舞者脚穿软皮靴,身穿长袷袢或刀郎式的黄缎袷袢或短大衣。刀郎妇女的耳环和发辫坠子是特制的,尤其对此非常讲究。麦西热甫开始之前,男人们衣装干净整齐,头戴黑羔皮帽,身穿且克曼布袷袢,腰系缎腰带,挂上刀子。夏天脚穿牛皮靴,冬天穿皮长靴。如果衣着不整地跳舞,麦西热甫公众是不喜欢的。若某人较多出现这种情况,并影响舞蹈者的情绪,那么就对他给予“穿长袍”“剃头”“涂胭脂”等惩罚。

刀郎人对于“麦西莱甫”的热爱程度只能用痴迷来形容,他们几乎无事不举办“麦西莱甫”。除了节日、结婚、割礼、摇篮礼、起名礼等平常的礼仪社交活动必有此种类型的歌舞聚会,他们还有一些非常奇特的“麦西莱甫”的用途。做错了事的“道歉麦西莱甫”和“惩罚麦西莱甫”不稀奇,稀奇的是“苦命人麦西莱甫”。它也叫“痛苦人的麦西莱甫”,亦称“单身汉麦西莱甫”:未婚或离婚青年男女长久找不到对象时,村里的其他年青人会将单男单女集合起来举办麦西莱甫,有丈夫和老婆的人也可以参加,但是在开始前,就会有人警告说:(指着夫妻坐着的一边)这边我们别碰,(指着单身男女一边)这边是允许的。

在举办“麦西莱甫”的时候,刀郎人会表演“刀郎木卡姆”“木卡姆”依然是一个源于阿拉伯语的词汇,指的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具有兴特点的套曲,这种艺术形式,被誉为是“是集文学、历史、音乐、舞蹈和民俗为一体的艺术珍品”。公元16世纪,叶尔羌汗国的阿曼尼莎罕王妃组织当时的音乐家们,将民间流传的木卡姆音乐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使它更加完整地保留下来。而现在的刀郎木卡姆,被认为似乎形式最完美,最具代表性的。

因为它只保留在维吾尔刀郎人生活的地区,其曲调、旋律、歌词没有受到其他地方木卡姆或音乐歌曲的影响,其中保留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代表了古代的维吾尔木卡姆。

刀郎人甚至不用“唱木卡姆”这一专业化的学术规范用语,而用木卡姆的古称“喊巴亚宛”。所以,巴亚宛成为刀郎木卡姆的总称。那些和着苍凉曲调的歌词,在现代人看来,具有遥远而异常的诗性的美感。最古老的《巴希巴亚宛木卡姆》描述的是刀郎人早期的丧俗:孩子在荒野成了鬼魂/我看到了他的形状/他的骨骸躺在那里,我看到了他的坟墓。而拓荒时期,面对着荒漠戈壁而形成的《乔勒巴亚宛木卡姆》则是勇敢和宿命并存:人们说这里是戈壁/我看不是戈壁是集市/胡杨像苹果/红柳是坟墓。而那些描述着爱情的歌词,和《诗经》的古意并无二致:你像那白玉般的苹果枝/答应吧,白玉般的少女/呦,/我心中的忧和愁/你可知道,白玉般的少女,呦,。

而刀郎人说的“巴亚宛”,原意就为广袤原野、戈壁荒漠。其中透示出刀郎人生活的早期阶段与历史环境:当时的人们在从事狩猎、放牧、拓荒、种地等生产劳动过程中,为了驱赶面对荒漠、面对神秘而强大的自然界而引发的无助、孤独、忧愁与悲伤之感,为了宣泄这些情感,为了解除忧伤,同时也是为了聊以,人们经常在荒漠上扬声喊唱,而唱诵的内容就是这些人生情感和感触。时间长了,这些歌谣渐渐定型,被称为在原野喊唱之歌、寂寞之歌或荒野之歌,称为刀郎人对生命情感的表达。

再回到社交性极强的麦西莱甫中,我们似乎可以去尽力理解,这样传统的集体活动,能聚集并产生强烈的生命感,人们通过麦西莱甫这种集体欢腾来消解生存苦难,消除疲劳,以精神食粮来愉悦自己,为下一个艰苦的劳作生活周期储存能量。刀郎地区位置偏远,伊斯兰教势力的限制和影响较之其他维吾尔族聚居区小得多,特别是妇女的地位和权利与新疆其他地方有所区别,因此,男女一起参加麦西莱甫,一起纵情欢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