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与训练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与训练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教练员,如何培养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在重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是竞技运动训练的主要目标。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充分表现自己的最高竞技水平而获得好成绩,这就要求教练员应该系统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通过各个阶段训练安排好赛前训练,并加强运动员技术、战术、身体机能、心理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竞技状态形成的机制是判断竞技状态形成的标准。参赛项目需要力量、速度、灵敏和协调柔韧等专项和身体素质。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充沛的体力、完整的技术、良好的战术意识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水平,它们和谐地在竞技状态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中枢神经系统对各个器官达到调节作用,在竞技状态形成中机体机能以及各系统与物质代谢等活动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训练周期是按照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我分成三个不同的训练赛期。由于训练项目的不同和训练体制层次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训练模式和训练结构,而训练模式的合理化运用可以有效地掌握、遵循和控制运动训练过程。

准备期间的训练安排,采用的手法手段要有针对性,为提高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机能来训练。(1)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训练水平能力来安排。要合理地搭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要适当加大对运动员全面发展素质的比例,对于有训练基础的优秀运动员应当以提高专项素质训练为主。(2)要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训练中的负荷量建议采用接近无氧阈值的数量,运动员强度训练的安排要根据主攻项目的需要去安排。(3)采用的训练组合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后,训练组合运用到适宜的程度也会出现停滞不前的运动现象,这就需要教练员更新训练方式和及时调整及改变训练组合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以此达到对运动员机体的每个训练周期的新的刺激。(4)在运动员技术训练中,首先要向运动员说明改进技术的重要性;再讲明技术的原理让运动员真正在理论上明白;然后介绍技术改进的方法、措施以及步骤、方案。

对于优秀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应注重负荷量、负荷强度、技术、战术同步提高,这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到了竞赛期,运动员必须达到最佳的准备状态:随时都愿意参加比赛并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这样才能验证平时的训练计划是否安排得合理,才能说明准备期和基本期的训练是成功的。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比赛任务不同训练水平不同而采取因人而异的训练。

竞赛的高峰期可分为单峰期和双峰期两类来安排训练。在竞赛期里不管是单峰期还是双峰期都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沟通和训练磨合,通过沟通及时改变训练负荷来针对具体的比赛,在每次的比赛中去检验和提高。外国运动员的特点就是经常参加比赛且竞赛期特别长,他们的竞技状态保持得特别长,值得我们去研究。

通过竞赛,一要坚持赛前降低总负荷的原则,要及时调整量与强度的关系;二要合理安排好运动员的膳食结构,补充营养。另外可采取按摩、泡澡、听轻音乐等方式来及时恢复体能;三要把握好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时机,在不影响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小强度训练并刺激运动员的机体;四是在比赛中教练员要根据平时观察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表现,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运动员的赛期情绪,便于让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通过竞赛能使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在各种比赛环境和条件下能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都得到适应和锻炼,发挥出机体的潜在本能;增加比赛经验,提高技术、战术意识。

参加各种比赛,要根据比赛的要求、运动员的机能水平、竞技状态高低来决定。一类重大比赛,教练员要求运动员把最佳状态安排在此时,全力以赴创造最好的成绩;二类比赛是通过比赛测验来锻炼运动员的比赛意识、通过此类比赛增加比赛经验,达到教练员的要求和目的。原则上不管哪类比赛,都要让运动员具有充沛的体能、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参加比赛。万万不可以在运动员体力不支或有伤病的情况下参加比赛。

竞赛期里的一般身体训练非常重要,它不但能帮助运动员消除通过竞赛带来的机体、心理上的疲劳,而且可以让运动员整个机体处于最佳状态。按双峰期安排竞赛的运动员,在第一高峰重大比赛后,安排一个具有准备期的某些特点的训练周期是必要的。

竞赛期里的训练负荷,一定要区别于准备期的训练,要根据主攻项目的特点和需要来安排,不允许连续几周大负荷训练,要以竞赛为主,大中小结合安排负荷。因为连续大负荷训练后,会使获得的高度专门化的条件和表现形式消失。

为了在重大比赛中赛出好成绩,在重大比赛前一周,可以搞单项、双项或者小全能测验赛。在测验赛和重大比赛中间的一周里,应该减少负荷训练,但可以练习专项的项目速度。教练员要掌握每个运动员的超量恢复的规律,并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