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振兴要点寻找投资机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振兴要点寻找投资机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中短期的经济增长,因此采取的措施主要围绕“保需求”、“调供给”这两个主要方向。在整体“保需求”措施上,我们可以看到,政策的侧重点仍然是投资,而非消费,这主要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政策的可行性有关系。

根据测算,财政投资可以比较显著地带动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行业的生产,这对于未来长期的城镇化、重工业化和国防建设非常重要。但是,对于需求的创造,政府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引导落后产能的退出才是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这同时又会必然面临失业压力,所以对纺织和轻工业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为了防止将来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保需求”:

财政投资和刺激农村消费

在投资需求方面,财政投资是政府最能够主动应对经济低迷的政策。前期出台的4万亿中央财政投资计划便是政府主动应对需求下滑的具体措施。从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政府相关投资所占比例已经在逐步提高。“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则可直接或间接受益于投资的拉动。

虽然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很难精确地弥补外需和企业投资下滑所导致的需求萎缩,但是至少能对此类行业形成一定的支撑。对于企业投资行为,政府的主要措施则是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包括限制国产采购比例、对使用国产设备的企业进行补贴等。这将使具有技术优势的国有重点机械企业直接受益。

我们认为部分产业的振兴计划和此前推出的4万亿财政投资计划是相对应的,而不是一种政策的重复或者更多的投资计划。这里的“保需求”应当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主要目标。政府可能会根据最终目标来指引和调整具体的投资项目以及制定后续相关政策,以做到有的放矢,尽量防止需求萎缩和投资拉动之间的错配。

国储局针对性地增加某些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能够一定程度地缓解以有色金属为主的行业的库存增加和价格下跌压力。

在消费需求方面,政府推出的主要措施有推广“家电下乡”模式、鼓励各地发放消费券、完善低收入保障等。比较有意义的举措是对农村消费进行更为广泛的补贴,将“家电下乡”模式推广到更多的耐用消费品和生产工具领域,包括所有家电产品、节能照明电器、燃气具、个人计算机、农用轻卡等等。这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二元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可以为过剩的工业产品开辟广大的农村市场。

然而,振兴计划中的纺织、轻工行业在内需方面预计难以取得明显的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纺织、轻工的市场化程度高,中小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众多,政策难以对企业经营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随着未来农产品相对于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价格上涨,农村消费有望获得较快的增长。在“家电下乡”深入推广的带动下,被长期压抑的农村需求可能会更快的释放。

在外需方面,政府在此次产业振兴计划中主要是降低出口税率、增加出口退税、提供海外市场信息、政策引导企业转变出口目的地、帮助企业解决贸易摩擦等。预计在改变税率和退税方面政府很难采取较为有力的行动,在国际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更多的财政补贴将会使中国产品在海外遇到更为激烈的抵制和反倾销措施。

“调供给”:

淘汰落后产能

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需求的萎缩,即使政府在财政投资和刺激消费方面做出努力,也难以保证需求不会持续下滑,因此相当一部分产能的退出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在前期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背景之下,部分行业存在相当比重的高污染、低能效产能。促使这些企业退出市场可能对社会整体福利有正面的作用。因此,政府在此次产业振兴计划中,着重强调了利用整体经济的低迷,对产能进行结构性调整。主要措施基本围绕着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保护先进生产力的主线。

淘汰落后产能可能是此次产业政策中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方面,主要的措施包括提高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排污标准、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行业准入门槛,完善产能退出机制等。

此次产业振兴计划和十一五规划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强调了落后产能的退出。这基本顺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并符合国家的长期策略。预计受益的主要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而淘汰的对象则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过高的行业准入标准可能会对中小企业造成较为剧烈的冲击并对就业造成压力。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拨备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科研经费、鼓励设立海外研发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和韩国上世纪80年代结构调整时期的产业政策相比较,中国的政策更加支持和鼓励自主的技术研发以替代进口,而并不鼓励更多的技术进口。短期来看,这可能会减缓技术进步的速度,长期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科研能力。

保护先进生产力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促进部分重点企业或集群做大做强上,包括推动兼并重组、控制原材料流向、强调区域布局、提升产业集群、鼓励海外兼并等。

预计未来政府在促成企业重组方面会有更多的表现。但是在市场持续低迷期间,企业间主动地兼并愿望可能会较低,而政府促成的国企之间的重组又未必能达到目标。相比之下,对海外上下游产业的并购可能更加易行并有意义。

对区域布局的限制在长期内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符合当地资源禀赋,短期内却可能会使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失衡加剧并影响到地方利益格局,因此此项政策推行遇到的阻力可能会比较大。

从整体“调供给”措施来看,符合政府一贯的“抓大放小”政策。国有重点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改善,仅在部分以保就业为目标的行业中增加了融资支持。而在具体的融资环节中,还要视银行会否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

这种政策可能难以有效缓解短期内的就业压力,同时,从日本、韩国的产业政策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大企业过多的倾斜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活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并不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即便如此,从政策的可行性方面考虑,政府的财政投资很难显著拉动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很难在政策的支持下基本面得到有效的缓解。

发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纵观整个产业振兴计划,政府针对经济环境调整所主动采取的措施在“保需求”方面主要有财政投资、收储、“家电下乡”、发放消费券、降低出口税率、提高出口退税、引导出口目的地转变、提供市场信息;在“调供给”方面主要有提高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排污标准、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行业准入门槛、完善产能退出机制,拨备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科研经费、鼓励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推动兼并重组、控制原材料流向、强调区域布局、提升产业集群、鼓励海外兼并。

不难发现,产业振兴计划更侧重于中短期影响。计划实施期限是2009年至2011年三年的时间,其主要目标是维持当前经济稳定发展,同时顺应客观环境引导产业升级。因此,其中的“保需求”措施的效果大都集中在中短期以保稳定,“调供给”中,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效果则大多定位于中长期的产业发展。而对于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引导产能退出、兼并重组、控制原材料流向、拨备技改资金等政策,我们认为能够在中短期内对行业及公司产生影响。

预计此次产业振兴计划对周期性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首先,就所要振兴的目标行业而言,此计划所挑选的行业主要为原材料和投资品类,仅出于保就业的目的才加入了纺织和轻工业。其次,就政策可能产生的效果而言,我们认为在诸多的措施中可行性大、效果或许显著的有:财政投资拉动、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家电下乡”、限制设备国产率、提高国家储备、设立技改及研发资金等。这些核心政策对周期性行业的帮助也是要强于非周期性行业的。

围绕此次产业振兴计划的投资机会主要出现在受益于各种核心措施的周期性行业。预计淘汰落后产能和财政投资拉动最能使周期类上市公司受益,而“家电下乡”计划的推广则更有利于家电行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和农用轻卡类的上市公司。此外,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部分行业存在由兼并重组所带来的投资机会。(见表1、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