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代宫廷绘画中的乾隆形象(之三)“内圣外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代宫廷绘画中的乾隆形象(之三)“内圣外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康熙皇帝崇尚理学,“自幼读书宫中,讲诵二十年来,未尝少辍”的弘历一方面不忘以“满语骑射”皇朝祖制为国本,一方面又有着浓重的士人气质。他即位之初就曾说:“至于书气二字,尤可宝贵。……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为士。”乾隆朝60年间,官修书籍120余种,为历代修书之首,特别是《四库全书》的编撰,是对封建文化的全面总结和整理。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尤好在重华宫茶宴中与文臣和诗联句,对于书画和古器的收藏鉴赏乾隆更是近乎痴迷。在寝宫养心殿旁,乾隆有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书房,命之为“三希堂”,此处藏有《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三件乾隆最珍爱的稀世珍宝,而“三希”更深刻的含义则为乾隆希冀以“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作为自勉,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士人最高理想。

《弘历鉴古图轴》又名《是一是二图》,因乾隆皇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长春书屋偶笔。”图中乾隆身着汉装坐于榻上,悠然而自信地观赏满堂的古籍鼎彝,充分透露出主人对于收藏的热衷及追慕雅致的生活情趣。全画最为独特的是,乾隆身后的山水画屏风上,悬挂一幅神情衣着与其完全一致的画像,如镜中反射一般。此图是乾隆令宫廷画师仿清宫旧藏宋人古画绘制而成,并将原图中的王羲之换成了乾隆自己的头像,将宋画中点缀的器物易成宫中旧藏。乾隆皇帝通过画中人物与墨题表达了其深刻的哲学观点:中国的儒家和墨家,如同坐榻上的自己与屏风上影子般的画像,是不可分的,正是“是一是二,不即不离”。

《采芝图轴》绘于雍正年间,图中青年男子身着汉族衣冠,一手执如意,一手轻扶在梅花鹿身上,神情淡然目视前方,身边提篮荷锄的少年,目光略带疑惑地望向青年人。画中右上角题有诗文:“何来潇洒清都客,逍遥为爱云烟碧。筠篮满贮仙岩芝,芒鞋不踏尘寰迹。人世蓬莱镜里天,霞巾彷佛南华仙。谁识当年真面貌,图入生绡属偶然。长春居士自题。”乾隆即位前,雍正曾特意让弘历参加在圆明园九州清宴别室召开的一场法会,其间雍正赐弘历号曰“长春居士”。“谁识当年真面貌,图入生绡属偶然。”正是说明画中的青年和少年皆为乾隆本人。

《平安春信图》描绘了一幅极为雅致的场景,湖石修竹旁站立两位身着汉装的男子,中年男子将手中梅花传与身边一位容貌与其极为相像的少年。画中右上角御题五言绝句一首:“写真世宁擅,缋我少年时。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画中少年无疑是乾隆本人,至于年长者是谁?此前学界常认为是其父雍正皇帝,但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乾隆略带调侃的“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之语断然不可能出现在其父皇的肖像旁,而通过雍正乾隆画像比对,以及题诗的分析,认为画中的年长者仍是乾隆本人。《平安春信图》与《采芝图轴》、《是一是二图》三图中乾隆皇帝中年与少年,青年与少年,同年的自己同时出现于一幅画中,这种合影画使乾隆肖像画产生了特有的戏剧效果,也表现出乾隆对于人生岁月的思考。(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