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讨论,注重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讨论,注重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课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中被广泛运用,但从实际操作和教学效果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如何提高它的实效性,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本文从教学实践中的常见现象分析着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课堂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章兼中教授也指出,应“大力发展相互协作、合作的小组活动”。新课标倡导采用活动途经,因此教师们应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方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而课堂小组讨论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表达思想和观点,锻炼能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能够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这一活动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普遍重视。但从实际操作和教学效果看,这一活动存在很多问题。如有些学生把讨论当成闲聊,有些学生用母语交流,有些学生甚至把小组讨论时间当成休息时间,态度不积极等。所有这些问题使小组讨论效果不佳,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正确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二、问题的归因

1.时机不当,滥用小组讨论活动。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都拿来进行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或过难,小组讨论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而不管其是否有效。这说明: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本质。

2.规则不明,教师没有做好必要的指导。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时,教师缺乏目的性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如:有的教师经常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很少考虑每个小组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均衡搭配,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等。

3.评价不全,教师的评价固定化。

建立合理的小组讨论活动评价机制是为了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往往是“团体目标评价”,即根据预定的目标对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打一个团体分数,而没有关注学生个体反应,或是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这样就使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4.分组不科学,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成员各行其事或合作任务被个别学生包揽的情况屡见不鲜。

三、解决的策略

1.精心策划话题,调控讨论的焦点。

讨论的话题需要精心策划,教师不仅要考虑讨论的主话题,还要列出子话题以及与主话题相关的启发性问题和相关信息等,给学生必要的提示,使其有话可说。否则,讨论就会浮于表面或出现跑题等现象,收效甚微。

以某节教学研讨课为例,在教学SEFC BOOK 2A Unit 9 “Saving the Earth”时,授课教师出示“双手捧起地球”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就“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Earth?”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时,学生马上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讨论起来,但是他们讲来讲去也就是简单几句话:“The environment is polluted,population is too large.Rivers are too dirty.”当第二次要求学生合作讨论:“Is there any pollution in our school? What can we do to make our school clean and beautiful?”时,由于缺少课前调查的准备环节,学生的讨论内容相当肤浅。很显然,这次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相反,另一位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话题:“Suppose you are the Chinese student who is to attend the coming Earth Summit.What problems will you talk about?Why are they worth your attention?”该话题新颖有趣,有利于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同时它属于联想式讨论,要求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学生以地球峰会为主线,运用课文中所学词汇充分发挥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次讨论效果出奇地好:由于有话可说,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思维相当活跃。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之前,应深入研究课文,理出课文的基本框架,确定话题是否基于课文之上,能否挖掘课文的内涵,讨论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否激励其有感而发等。

2.合理分组,调控小组讨论中的自主程度。

小组讨论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参与度极不均衡,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甚至不发表个人意见,渐渐地,他们就对语言学习活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英语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都要安排较为活跃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还要重新分组,以维持合作小组的“新鲜度”。对角色的分工也要明确到位,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并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尽量增加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交流,都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有时还可以叫学生复述别人的观点或对别人观点作出评论,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其中,避免闲聊等现象发生了。

3.调整教师角色,做好必要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是自主并不意味着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活动放任自流。如果课堂小组讨论缺乏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就很容易变成无序活动。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讨论看似激烈,但却体现不出学生语言水平的长进。因此,教师应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仔细考虑学生的需求,履行好其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职责,应尽量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当地与小组进行交流,及时点拨,及时排除障碍。

以教学SEFC BOOK 2A Unit 10 “Frightening Nature”为例,小组讨论的内容是我国本部沿海地区的台风现象,并要求学生描述台风中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心情。如果不少学生在讨论中只会运用terrible,frightening,fall down,blow away等几个简单的词汇和单词的句型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述。

又如,在教学SEFC BOOK2A Unit 9 “Saving the Earth”(speaking)时,笔者给出的论题是:Coal is /isn’t a valuable resource.笔者发现学生只会用简单的句型:“I think.../in my opinion...”笔者就给学生提示运用其他句型:“We must make sure that.../It’s clear that.../I believe that we must.../I’m for.../I can’t imagine that.../It could be better if we...”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既能学会与其他同学合作又能学到知识。

4.充分听取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小组活动结束后,有的教师只选择平时表现突出或自愿汇报的小组向全班汇报,使得那些没机会汇报的小组产生被忽视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感。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从而失去对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尽量让每个小组都有汇报的机会,如果时间不允许,可安排未汇报的小组在下次课上汇报,或把这些组整理的结果粘贴在教室里让其他小组共享。如在教学SEFC BOOK 2A Unit 4 “A Garden of Poem”(speaking)时,笔者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给出的limerick:

A large lady from Coru,

Wished to travel to peru.

But whether buses or trains

Or boarding aeroplanes,

There wasn’t a door she’d get through.

接着让学生总结出这首limerick的pattern:aabba,然后要求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作出一首limerick。结果几乎每个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创作热情,每个小组都写出了一首limerick,有些甚至相当出色,超乎笔者的想象。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表现欲。所以笔者把他们的作品集中整理并打印出来,贴于班级的墙报上。这样每个学生的成果都被拿出来共享,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出来了。

5.活动评价既重视集体成果又重视个人贡献。

小组讨论的结果运用应体现民主性、广泛性、检查反馈性。如果教师只安排讨论而不重视讨论结果,或对课堂小组讨论活动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小组最后的汇报,忽视了在整个讨论过程中组员的个人贡献,那么学生没能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就会觉得这种学习形式索然无味,因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小组讨论后都要给出一份小组活动个人贡献评价表,肯定和鼓励个人贡献。

如:在教学SEFC BOOK 2A Unit 5 “The British Island”(writing)时,笔者给出话题:“Describe your own town”汇报完后笔者给每个学生一份评价表。

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在小组讨论中所做的贡献作出了评价,并且在以后的类似活动中都特别注意自己的表现。久而久之,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就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四、结语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应该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尽量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活动运用得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合理调控课堂小组讨论既要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情感的交感。教师应深刻理解讨论活动的目的并且掌握好这种教学模式的策略。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外语与教育研究出版社,2001.

[2]陈坚.科学课怎样去“探究”?[N].中国教育报,2003-8-24(3).

[3]Nunan,D.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朱旭冰.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与探索:小组讨论活动的误区及其优化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2):16-18.

[5]陈蕾.课堂小组讨论中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