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职业教育独具的教育性、职业性两大属性。使职业教育具备了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其他教育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职业教育是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对整体提升农民朋友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从业能力有作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意识和重视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乡统筹;重要地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60-02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重庆市高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GJ-3002)

重庆市在城乡统筹中能否顺利完成: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三大任务,与广大的农民朋友的素质密切相关,简言之,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全面实现重庆市城乡统筹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紧密联系。一方面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多学科、多专业、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因此要加快城乡统筹的步伐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城乡统筹发展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外力。只用真正重视和发挥职业教育的巨大作用,才能让职业教育为重庆市的城乡统筹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城乡统筹发展包括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政治、道德、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要把帮助农民致富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要把善待农民、尊重农民、组织农民结合起来;要把教育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结合起来。

一、职业教育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开展农村专业技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储备力量

重庆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城乡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2013年重庆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2.92亿元,比2012年增长4.7%。其中,全年粮食总产量1148.13万吨,油料总产量53.14万吨,蔬菜总产量1600.64万吨,肉类总产量207.85万吨,分别比2012年增长0.8%,6.0%,6.0%,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32元,和去年相比,增长12.8%,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11:1缩小到3.03:1。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撑国家的发展,因此城乡统筹发展也必须以保障农业发展为基础。农民朋友长期生活在农村,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经验,他们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充分发挥农民朋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个个成为能工巧匠、农业专家,才能把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农村职业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能够与农民朋友保持零距离接触,大大降低了农民朋友的教育成本,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培养农民朋友掌握农业实用技术最有效的途径。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现代农业、创意农业的目标。现代农业发展的本质是科学化,标志是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目标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多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延伸、丰富和发展,是在科技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品质的同时,以文化创意来提升农村经济的品位,从而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生产的方式和发展模式。这两种新型生产模式,都要求从业者必须掌握专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门的生产技能,成为有文化、有抱负、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才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增加农产品的种类和附加值,扩大农产品的销量,从而达到致富的目标。由于重庆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农业发展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主要以手工劳作、畜力耕种为主,科学技术在推广应用上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朋友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要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使他们走上致富之路,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农民朋友请进课堂,通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接受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科学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的技能,让农村劳动力成为新型职业化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和储备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创意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农业生产专门人才。

2.开展职业教育,拓展面向农村的就业空间

由于种种原因和封闭的生活方式,农民朋友的思想相对比较僵化,思维比较狭隘,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自给自足、墨守成规的生活方式里,他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全然不顾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要通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扩大他们的眼界,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农民朋友不断的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的寻找新的就业方式和渠道,创建新型业态。因此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应该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做好离土不离乡农村人力资源的就地转移教育和培训工作。其实绿化荒山、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等工程,不仅能极大的改善现有的生存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增加就业的人数,还能变废为宝,增加收入,美化环境,因此要在进行专业教育、专门培训的基础上,在农民朋友掌握基本技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农民参与这些工作。许多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很适合开展观光、休闲农业。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优美的农村自然景色,能吸引很多人的眼光,他们会兴趣盎然的从城市来到农村,农村旅游业就应运而生了。流动人口的增加,同时也可以刺激农产品的销售,促进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扩大农民就业渠道的同时,改善农民的工作条件,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联合起来集体创业,走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一条龙的完成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成牲畜的繁殖、饲养、加工、销售。让生产科学化、加工科学化、销售市场化,效益最大化。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延伸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的产品分级、保鲜、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农民就业的领域,增加他们创收的渠道,让农民离土不离家,在家门口发家致富,分享国家富强的果实,享受城乡统筹改革的成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生活。

3.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改革的深入发展,重庆市的2013年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8.3%,超过全国52.3%的城镇化率,成绩虽然显著,但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向城市转移,成为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顺利完成重庆市将劳务经济打造为“第一经济”,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勤劳致富,就必须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充分发挥重庆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作用,紧紧围绕重庆市乃至全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展定向、订单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放矢的针对用人单位工作岗位、工作性质的需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工作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职业教育所具备的实验、实训场地,能够提供现场讲解、操作示范、人人动手的条件,大大降低了文化基础差的农民朋友掌握一技之长的难度,对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对有创意意识、创业能力的农民工,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利用职业教育的优势,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结合他们的自身条件,请专家为他们量身制定创业规划、创业目标,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创业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在城乡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仅仅实现属地上的城市化和收入上的增加,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只有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齐头并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1.移风易俗,改变农民传统的陋习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农村教育水平总体低下。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文盲、半文盲人数超过10%。他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深,家族观念很重,社会活动主要以血缘和亲缘为主,与外界沟通交较少,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里。传统的、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影响较广,逢年过节烧香拜佛,建坟墓、塑神像、修寺庙时有发生,甚至有的人搞封建迷信活动。参与其中的不仅仅只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一些中、青年人也加入其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就必须让农民知识化、文明化。就必须提升农村社会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我们必须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这就必须把农民朋友请进我们的课堂,让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教育。其他教育形式无法开辟这样的课堂,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责无旁贷的必须担当起教育农民、改造农民的重任。移风易俗,改变农民传统的陋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繁杂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打持久战,其他教育形式无法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只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才具备这样的优势。

2.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

目前,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主要依靠原始的耕种来维持基本生活,简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使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大量的农闲时间,加上没有个人兴趣爱好,又有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选择的消遣方式,只能是聚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的聊天,打牌,甚至是聚众赌博,导致邻里之间矛盾不断,既破坏了淳朴的民风,又带来了社会治安问题,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大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统一协调,统筹文化发展。利用农村职业院校现有的条件,开设农民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给农民空闲的时间找事做,给农民群众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让农民朋友了解社会的变迁,了解现代的文明,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创造条件,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农民朋友在接受教育和知识的同时,愉悦身心,激发农民朋友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不断改善农村文化现有的落后面貌,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的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3.加强法治教育,让农民朋友学会遵纪守法

广大农村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法制宣传不够,教育形式单一,以及农民自身的原因,造成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相对比较淡漠。农村的相对闭塞和小农意识,使农民思想相对比较狭隘,行为方式我行我素,自成规矩,自念家重,不讲公德,各自为阵,不能合作,一盘散沙,对集体、国家缺少责任感,做事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重,缺乏考虑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这种思维模式,使农村社区生活矛盾重重,民事纠纷常常发生,刑事案件也时有出现。邻里纠纷,家庭暴力,子女不孝,贩卖人口等事件也层出不穷。有的农民文化低无法掌握足够的法制知识,无法正确理解法制的意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不知该如何求助?向谁求助?有的农民是由于自私思想作祟和义务观念淡薄,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不正确,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不愿遵守,甚至故意规避义务性的法律。有的农民选择性地学习法律知识,对与自己眼前利益和自身权利有关的法律知识,注意学习、掌握、理解,对与自己当前利益无关的法律知识不想学、不愿学,因此掌握少,理解浅。上述诸多行为使得法制思想被排斥在农村的大门之外。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优势,贴近农民,为他们长期提供法律学习、咨询的服务,教育农民懂法、知法、守法,使农民明白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享有什么权利?需要承担什么义务。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以及违法的后果。帮助农民朋友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切实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4.构建农民终身教育的平台

要充分发挥重庆市县、镇、乡已经具备的信息系统功能,建立覆盖全重庆的职业教育信息平台,实现重庆市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对接,帮助农村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法制宣传。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培训和终身教育的体系,要根据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培训班,文化知识、法律常识培训班,管理知识、、创业技能、创新意识培训班,不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彻底改变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水平较低、素质较差、观念和习惯比较落后的局面。要充分意识远程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要在城乡统筹思想的指导下,逐步构建城乡统筹的终身学习网络,为农民朋友就近、方便、快捷参加职业培训、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学习提供保障,为实现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兴洲.职业教育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研究[J].教育学报.2009,(05):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