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飞利信:收购资产资不抵债存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飞利信:收购资产资不抵债存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登陆资本市场的飞利信(300287)去年以来稳定的业绩增长令投资者满意,但最近公布的一则收购公告却让很多投资者惊呼看不懂。

3月6日,飞利信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238万元人民币收购北京汉威创信科技有限公司的51%股权,收购完成后,汉威创信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收购标的长期以来均处于持续亏损,资不抵债的局面,同时被购资产评估价值也颇受质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股本结构却与飞利信子公司众华人信极为相似,股本结构均为飞利信持有51%股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人保中心)持有49%股权,再次与人保中心的合作也为此次收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38万元收购资不抵债企业

据公告显示,汉威创信100%股东权益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为367万元,而公司收购上海锦镍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汉威创信51%股权所对应的价值为238万元。对于此次收购的原因公司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按其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智能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筑智能化工程和信息系统集成、IT产品销售等四个方面。其中,公司电子政务业务与汉威创信主要经营方向在客户方面具有同源性,能够形成业务互补,提升公司在本业务领域的市场渗透率。

但是让投资者看不懂的是,在已公开数据来看,汉威创信长期以来处于亏损的边缘,截止2012年三季度该公司净资产为-41.73万元,负债总额由2011年735.46万元提升为1135.46万元,同时从业绩来看,2011年该公司营业收入798.34万元,亏损185.43万元,2012年三季度末营业收入为580.15万元,亏损金额持续扩大达到477.68万元,就是这样一家毫无价值的公司为何会受到飞利信的青睐?

公告显示,汉威创信成立于2003年,其主要业务来源则是一家培训网站,该公司经营的“中国国家培训网”显示已与9所高等学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展开合作,为合作高校的数万名在册学员提供专科、本科数十个专业的学历教育服务,记者通过查阅中国国家培训网的排名,发现该网站价值实在值得商榷。截止3月6日,该网站alexa综合排名为1023297名,权威数据网站艾瑞甚至没有对该网站域名进行收录,对比具有相似业务的“中国培训网”,alexa综合排名为40948名,两者差距一览无遗。

进而,公司有关“主要经营方向在客户方面具有同源性”的说辞也备受质疑,业内人士指出,从飞利信的公告来看,汉威创信已发展了十年,但是仍处于亏损的状态,尤其负债率畸高,可见其客户资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很大问题,这一问题从公司提供的数据也可佐证,截止2012年10月31日,汉威创信应收账款超过400万元,这就意味着汉威创信所提供的客户基础并没看上去那般美好,“这项资产的不确定很大,很可能对飞利信的业绩造成拖累”该业内人士表示。

股权结构似曾相识有蹊跷

不过,记者调查却发现此次收购或有其他意图,飞利信收购该资产后股权结构似曾相识。根据公告,收购完成后,飞利信将成为汉威创信的控股股东,拥有51%的股权,人保中心拥有49%股权,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飞利信现旗下控股子公司北京众华人信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结构与之完全相同,是无意的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据飞利信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3 月20日众华人信股东会审议批准,上海河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与发行人股东刘仲清签订了《股东出资转让协议书》,刘仲清受让上海河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持有众华人信51% 的股权,双方约定转让价款为300 万元。变更后的股权结构为飞利信持有51%股权,人事部人事信息中心(即人保中心)持有49%股权。

实际上,飞利信作为一家面向政府的企业,一直以来主要客户均为各级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飞利信在招股说明书对收购众华人信解释为“基于商业策略”的考虑,事实上与人保中心共同出资的股权结构确实为其增添了政府背景的光环,也成为其上市亮点之一,不过,这种优势显然只是保证了其顺利上市,并没在业绩有所表现,数据显示众华人信2010年度营业收入128.17万元,净利润仅为13.02万元,2011年年末营业收入为98.38万元,净利润34.8万元,而最近的2012年三季度公告,飞利信甚至未对该子公司的业绩进行说明,仅仅对该公司资产情况给予公告,可见该公司业务对利信的整体业绩贡献度实在不值一提。至此,看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实现“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愿望。

那么,此次与人保中心的再度联手,是为业绩锦上添花还是历史的再次重演?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采访:公司答非所问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此次收购的众多疑问,记者曾多次致电飞利信,但数次拨打公司公开信息中显示的董秘办电话,或无人接听或以部门不负责为由拒绝,在互相推诿中辗转多次联系到该公司董秘许莉,但董秘以工作繁忙为由再次拖延,截至发稿时,公司回复的邮件仍由公司证券代表代为回复,且未对以上疑团给予明确回复,并对相关问题语焉不详,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