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属于现代诗人的“树”意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属于现代诗人的“树”意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贺知章的《咏柳》这首五言绝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之后,“树”这种形象在现代作家或诗人的作品中也是经常出场的“明星”。无论是艾青在抗战时期写的著名短诗《树》,将“树”的意象象征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的事实,还是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把“树”作为一种伟岸、高洁、挺拔、坚毅的象征形象来书写的结果,诗人们赋予“树”的这种种正面的形象或是具有符号意义的象征性都已经深入人心。

【关键词】现代诗;“树”;意象;潜意识

引 言

树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经常被引用来作为象征或是隐喻某种性格品质,或赋予它某种情感感受,虽说多数都带有离愁别绪的悲伤感情,但是树这种形象进入诗词歌赋的殿堂,却从来不曾被文人们有一丝丝的讨厌。贺知章的五言绝句《咏柳》,充分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文学手法,将一棵碧绿的柳树书写的形象庄重、窈窕、美丽又充满情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以“柳树”入诗或是直接以“柳”为诗名的,据不完全统计就不下三十余首①,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树种,如梨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汉阳树(即银杏树《黄鹤楼》[唐] 崔颢 ),写梅树的诗歌就更多了,最出名的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更甚者有林逋的“梅妻鹤子”。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还写到了松树、柏树,同时还有许多诗歌提到了“树”这个字眼,却没有明确具体是什么树,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能够在那个时刻寄托诗人的瞬间情感或借助那种意象表达出某种意蕴就足够了。可以说古人或具体地说古代的文人与“树”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树”与现代的诗人是否也有这样的关系呢?

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过先生的一首诗歌《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多么坚毅、高洁的碧松的形象啊,这也是人的形象。把松树当人来书写,寄托诗人的高尚的节操和美好的人格理想,当然也是诗人品质的真实写照。这是现代人运用现代的思想来写古代的韵律诗,实际上是现代诗,但却是不完全的现代诗,因为它具有着古代诗歌的外表。诗歌中“树”的形象并没有完全脱离古代的诗中“树”的那种意象特征。

“树”这种形象在现代作家或诗人的作品中也是经常出场的“客人”。 牛汉、艾青、舒婷等诗人都有相应的作品。那么现代诗歌中“树”都有哪些意义呢?

一、生的节烈的贞士情操

牛汉的《半棵树》中他写道:“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春天到来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还足一整棵那样的伟岸,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地天边就盯住了他。”诗歌中“树”虽然只有半棵,却仍然具有整棵树的那种形象,勇敢地迎接风暴,伟岸高大的身躯、坚强不屈地挺立的精神都是说明这“半棵树”的形象高洁、伟岸、坚毅。甚至是雷电也要妒忌它,以至于劈了它一次之后,还要劈它第二次,这明显具有喻人和自喻的意识。

这首小诗写于1972年,当时正是的大风暴席卷全国的时候,面对这样残酷的环境和现实,诗人想要找到一种寄托心里的理想的事物,“树”而且是“半棵树”,不论他怎么成为半棵的,甚或是有没有这样的树,我们先不去管它,它只是一种自况,或是借助树的这种形象来激励受难和受苦的人们。一棵树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风霜雷电,有的也要经历严寒和酷暑,或是动物的啃食、吞噬、踩踏、甚至是故意的蹂躏,要历经多种磨难最终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与人的生命历程有些相似性。“树”的孤独与容易被人遗忘和遗弃使“树与人达到了某种交融与合一,从而创造了树意象的系列,这个树意象系列经过诗人的长期选择和组合,已经被赋予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所指,并成为诗歌的一种独特的表述形态”②,这样,无论从什么方面上来看“树”与人都达到了某种交融与合一的状态而受到诗人的青睐。

而他写于1973年秋季的《悼念一棵枫树》的大树,被砍伐之后并不会就立即就死去,树干中还保有水分,在温暖的季节里,他还会继续发芽,长枝,生叶,直至树干中的养分和水分都被消耗一尽,而此时的树干也就会完全干枯,生命才会真正的停止。然而在树被砍倒到水分被消耗殆尽的这段时间,它仍然是绿色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但却已经预知了自己行将枯亡的结局。此时的它最为美丽,又最为悲戚,它断裂了与大地的联系,将不会再有营养和水分的供应,就像人类一样,一旦脱离了的赖以生存的基础,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因此,这是一首树的悲歌,也是失去了依托的人的悲哀。这具有与古代贞士的节烈的思想,在现代,我们不能说他落后或是传统,亦或是其他什么。就是这种象征的人的完美的高尚的精神就足以让人感动与流传下去。

在中国西北部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奇树――胡杨,有一种传说:胡杨生而不死三千年,死而不倒三千年,倒而不朽又三千年。一棵树从幼小的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再到渐渐衰退以至于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要花九千年,这是什么精神,既让人震撼又让人畏惧,但更多的是敬仰和感动。我们无法去真的求证这是否真实,但是树这种植物有一两千年的寿命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这也是诗人们选“树”作为人的高尚品质象征的一种原因吧。

类似的还有曾卓作于1970年的《悬崖边的树》给我们营构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在风暴、厄运降临之时顽强地抗争着,孤独,寂寞,但又倔强,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孤独老人,受尽了各种冤屈和磨砺,而且“似乎即将跃进深谷”了,但他又“像要展翅飞翔”。②艾青的《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立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在诗中我们并未看到伟岸、高洁、挺拔、坚毅的特征表露,也未有抗争和不屈精神体现,只是写了树们在地上时什么表现,彼此孤立,有着距离。而诗人实际上是要突出下一节的内容,即在看不见的地方――树的根块或是根须却是彼此纵横交织着,彼此联系着的。也就是说,无论人们之间的外部关系如何,彼此之间却总是不能摆脱掉某种实际存在的客观联系,这就像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样,无论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但已有外部的不良因素入侵之后,就会一致对外,这是有血缘关系连结着的,是改变不了的客观事实。

二、生命力的壮美诠释

人的一生是在不停地抗争、探索、超越、发现,这正是生命的最为本质的东西,是生命的真谛。

“树”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植物,也具有着与人类一样的某些精神,如顽强的生命力,无论生长的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要极力地争取吸收足够的养分来成长。与以上几首诗歌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是性格特征比较突出、具体、直率而言,郑敏的《树》则要含蓄的多。“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像我听见树的声音当他悲伤当他忧郁当他鼓舞当他多情时的一切声音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你走过它也应当像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你听不见那封锁在雪里的声音吗?当春天来到时他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从第一节里我们读出了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的悲伤、忧郁、封闭,却又深藏在血液里的多情和鼓舞,这正象征着深受万般苦难的中华民族和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中的每一个人所受的苦难是一体的一样,中华民族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也是不容易被打倒的。这首诗应该写在50年代初期,那时候正是中华民族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正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既听到了每一个正在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的声音,而这声音组合加叠在一起,就是前所未有的大悲恸,大灾难。在第二节里,宁静、深远、沉思以及永恒则成为树的另外一种意象,这里边有坚定的信心,坚强的鼓舞和坚毅的决心,他是我们民族的魂。只要民族之魂还在,我们就能够看到黎明的曙光,这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的体现和象征。

在这些描写“树”或是把“树”作为形象的诗歌之中,舒婷的《致橡树》无疑是其中的精品:“……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诗歌中采用了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式的画面组接,将两种在时空上完全不相联系的树的意象给拼接到了一起,造成了同时性和同空间性的假象,并且还要继续地延伸,又造成了形象或是意象的时空的历史化,从而产生了奇异而又强烈的对比美学效果。橡树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这样的高拔又威仪的身躯,坚硬而又刚强的形象,让人会有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激情涌动,并且有着无尽的安全的感觉。相比之下的木棉树,则是“红硕的花朵”、“相爱相依”,是一种女性的娇柔,而在“爱”的感染下又有着坚毅的内心。它们相知相爱,互相搀扶,互相爱护,共同承担风霜雨雪,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似乎彼此分离,实则永远相依,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

此外,傅天林的《七层塔顶的黄桷树》只是在诗的局部进行了空间的拓展,那么,陈东东的《树》则有一种整体诗境扩张的野心,即在有限的诗行中营构无限的诗意空间,其诗的创作过程显现了一种扩张的自觉意识②。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则是完全借用了那个传说故事,将其书写成一篇小诗。一个痴心人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先转化为石头,看着那个前世他爱的人的身影的路过,后又求佛而变成了一棵树,成为那个爱人路过时的歇脚与乘凉的隐蔽。这棵树仍然在扮演着一种高大伟岸的形象。因此无论是男诗人还是女诗人,在诗歌中树的形象多是高、伟、坚、强等的想象特征,女性诗歌中的书则会有一种伴随状况的出现,或是对比的形象,外柔内刚。因此这不能不让人产生一种想法,即是这些形象中的特征都具有一致性,无论是坚强,或是威仪,都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追求,是一种潜意识的流露,而这仍然与诗人的性别一致,而在这些具象性特征之中所抽象出来的则是一种时空的跨越性和永恒性,这或许就是人类经历了千万年而形成的生物性,或是本能的特性。

万事万物因爱而生,又因为有爱而具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存在即是道理,这道理不区分是好还是坏,但是生命力是向上的、向外的、散发的,是一种争斗,一种反抗,因此是值得尊敬与吸取的。往往这些品质都有着相同之处,或是相通之处,因为若要生,就要顽强,抗争,就会表现出生命力的壮美!

三、结语

“树”正是具有了这种复杂的品质,与人类相似的特征而成为无数文人特备是诗人们的欣然选择。

注释:

①笔者曾经随意翻查过唐诗中与柳树相关的诗词。

②出自:树意象:一种当代诗美流变的历史考察[J].理论与创作,2007(6)网址:http://.cn/Article.aspx?id=26089

【参考文献】

[1]赫尔嘉・诺沃特尼.时间:现代与后现代经验[M].金梦兰,张网成,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吕秋艳.中外诗歌精选[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