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珠三角产业同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珠三角产业同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珠三角产业同构现象广泛存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重复建设”论的错误,接着基于产业盈利和对区域增长绩效等指标对珠三角同构产业问题进行研究,最后运用奥地利学派相关理论论证了相邻地区区际产业同构的必然性。

[关键词] 珠三角 产业同构 奥地利学派

珠三角产业同构问题一直存在,根据广东省情研究中心数据,2007年“深莞惠”的同构系数平均值达到了0.88,“珠中江”城市之间同构系数的平均值为0.72,“广佛肇”的城市间同构程度为0.49。如何认识珠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却没有统一的共识。一些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把产业同构作为珠三角发展的重要问题,片面强调推进差异化发展战略,认为珠三角产业同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下重复建设的结果,而产业同构导致过渡竞争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需要实施“错位发展”和区域分工。对此,学术界有不同意见。邱风等的实证研究表明,我们测度产业同构的指标过于笼统虚估了产业同构的严重性。我国学者陈建军 、范剑勇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制造业存在的产业同构、产业趋同现象,他们从市场经济发展和制度角度分析了产业同构产生的必然性。这些研究都增进了我们对产业同构的认识,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从奥地利学派消费者统治和产业扩散角度论证产业同构产生的必然性。

本文结构如下:一是对产业同构的各种理论进行回顾和评价,结合数据反驳重复建设―产业同构――过度竞争论。二是对珠三角同构产业绩效进行研究,从实证角度考察同构产业是否必然是低效率的。第三部分提出产业同构的奥地利经济学模型对产业同构问题进行解释。最后结语简要评价片面的差异化产业政策的弊端,指出奥地利学派产业同构模型的相关政策结论。

一、文献回顾及评价

在许多场合,人们把产业同构作为一个可量化的标志性指标,来反映所谓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问题。刘澄,商燕(1999)认为产业同构是重复建设的结果,而产业同构会导致各地不能发挥比较优势、恶性竞争进而导致企业开工率不高、浪费资源并阻碍产业升级 。但是,这一结论是经不起检验的。

首先,从产业同构影响来看,产业同构并不必然产生经济发展低速度。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地理较接近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都存在着高度的产业相似。唐立国(2002)根据12个产业部门计算了2001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分析各城市的行业构成时发现,长三角15城市普遍都有轻纺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电子通讯及设备制造业、服装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及设备制造业等7大行业,有的城市可以说只是经济规模的差别,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惊人相似,可以由各城市间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表看出,有的城市间的相似系数达到0.98以上。而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对广东九城市的计算各市之间产业相似系数大多在0.7以上。但是,区际产业相似也在低层级的收入水平发生。但是,珠三角1998至2008年江苏、浙江和珠三角平均增长率都在12%以上,远高于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

我国区域经济的这一特征并不是特例,由于经济越发达,产品种类就越多,产业同构产生的可能性越大;另外,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过程中,随着产业成熟,技术扩散和各区域市场条件的具备,产业将会从产业聚集区域逐步扩散,实现本地化生产。所以,经济越是发达、地域越是接近的区域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就越高。美国学者K im(1995,1998)运用相似方法对美国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级阶段较为集中,而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20世纪中期后,制造业产业集中率急速下降,产业结构差异性显著降低。按照《国际统计年鉴》(2008) 提供的数据,美国/ 德国、美国/ 法国、德国/ 法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94、0.93和0.94 ,其产业同构程度甚至比珠三角内部各市还高。

其次,从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来看,很多学者把我国产业同构问题归结为地方保护主义,我国特殊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确实使我国由政府控制的领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但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国有企业占比不高,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仍然有较高的产业同构问题。珠三角九市都有较大比重的纺织与服装产业。市场领域的同构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我国学者陈建军认为产业同构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较为接近的内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限制条件的相似性、要素流动的自由、模仿与产业转移和广域产业聚集对外资的吸引。从资源禀赋的限制性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使要素流通成本降低,各产业对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小。以资源禀赋的相似解释产业结构的相似至多只能解释部分产业同构的存在。但是,各区域发展过程中,要素流动、技术扩散使得产业生命周期中一般总是从聚集走向扩散,当聚集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具备一定市场条件时,产业扩散的区际趋同就发生,这就推动要素流动越资源的区域之间区域经济结构差异越小。

综上所述,产业同构的存在具有其必然性。产业同构的存在不一定导致经济发展低速度和企业低效率。以地方保护主义解释产业同构,并把产业同构看成“重复建设”的同义语是不科学的。

二、珠三角产业同构分析

对产业同构的代表性批评大多基于产业同构在下列方面可能产生的负效率:抑制区域经济发展;生产能力利用不充分,产能结构性过剩;导致企业集中度低于最优水平;不利于产业升级;价格恶性竞争。本文拟对珠三角存在相似问题的产业数据的分析却没有上述问题的存在。

首先,珠三角确实存在较强的产业同构,但是,产业相似系数可能高估了珠三角产业同构问题,产业同构并没有导致较差的增长绩效。从“深莞惠”、“珠中江”及“广佛肇”三个经济圈来看,1998至2007年“深莞惠”的同构系数平均值达到了0.88,“珠中江”城市之间同构系数的平均值为0.77,由于广州交通运输制造业的发展,目前“广佛肇”的城市间同构程度只有0.49。而这三个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同构系数平均值为0.68。除了资源约束较强的产业外,珠三角各城市基本具备所有二位数产业。但是,珠三角各城市各有特色,相对来说,“深莞惠”特色主要是IT产业份额较大,2007年,该地区的IT产业份额升至0.40。“珠中江”偏重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IT产业、金属制品业;“广佛肇”偏重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非金属矿制品业等。九城市都有服装、家具等产业也是各有侧重,以两位数行业计算的相似系数大大高估了产业相似问题。从区域增长速度来看,珠三角1998至2008年均增长率为12%,远高于全国大多数地区。

其次,珠三角并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从产业构成来看,目前我国11个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钢铁、电解铝出现明显产能过剩;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则有潜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受资源约束等影响,珠三角九城市中这些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高。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存货增长和企业利润率下降,判断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关键是看企业盈利状况,珠三角同构产业利润率没有系统的低于国内其他区域利润率。从分行业增长速度来看,存在同构问题的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与器材和化工等产业的增长率均在20%以上,这反映出产业同构可能是多城市分散发现有广泛发展空间利润机会的结果。从对出口贡献来看,我国出口优势产业珠三角九城市普遍存在,且都是个城市的支柱产业,这表明珠三角所谓的“重复建设”可能成就了珠三角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产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规模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广州等九城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前几位是均为化工、服装、电气和通信设备制造等。

最后,从产业升级状况来看。珠三角正在实施产业升级发展战略,以深圳为例,2008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值8547亿元。其中,深圳湾园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0.63亿元,工业增加值155.45亿元,税收36.52亿元,净利润35.24亿元,单位面积产出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位。深圳高新区有力带动了全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深圳高新区孕育生长出一批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230余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9家,超千亿元企业2家。数字视听、软件、医疗器械、互联网、新能源等产业国内一流,通信产业集群全球领先。比亚迪加速国际新能源技术革命的进程,腾讯跨入全球互联网企业第一方阵。华为、中兴双双跻身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四强。2008年,区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14588件,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39项,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97件和32件,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位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包揽了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前五名,华为PCT申请量居全球企业之首。从产业来看主要集中产生于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可否认珠三角存在产业同构问题,但是,珠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指数明显高估了产业同构问题。而且,珠三角地区产业绩效并不低,产业同构也没有阻碍珠三角产业升级。

三、产业同构的一个解释

产业同构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对产业同构的批评是从区域本位或企业微观出发的狭隘观念。为什么会出现产业同构?本文将从奥地利学派角度提出一个新的解释。市场是企业存在的前提,产业同构的产生是企业家和政府企业家发现需求,追求利润机会的结果,产业同构是需求同构和成熟产业扩散以适应分散的本地化需求的必然结果。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市场过程是企业家在不确定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模仿或创新试错,利用其特有的知识筹集资源,通过有效率的发现适应地方价值链的供给技术和管理、要素选择、细分市场、营销组合选择等去竞争适应需求。社会中的利润机会存在于尚未被发现的需求、满足需求方面更有效率的价值链体系、企业组织和要素使用方式及营销组合。企业在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有效性与及时性的竞争优势决定企业相对利润率,利润积累决定了企业资本积累和发展速度。企业相对利润率差异推动企业积极适应消费者需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竞争过程推动与需求适应的产业价值链的发展、企业在要素获得与使用及产品营销专门知识的发现和积累。良好的制度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好、更及时的满足,其结果就是“消费者统治”。从“消费者统治”视角来看,珠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是需求大众化和珠三角地区相似的收入水平的必然结果。

从产业生命周期和区域发展过程来看,产业发展初期,某些地域首先具备了产业发展必须的技术、市场和企业家条件,产业创新的需要和产业进入的高门槛使企业聚集在某些地区。获得产业聚集较多的区域获得产业聚集和创新优势利润,实现快速发展,区域差异推动区际追赶过程。产业实现标准化以后就会从最初聚集的区域扩散以更好适应消费者本地化的需求。一旦其他区域具备相应产业发展必须的市场规模、技术和要素条件,产业扩散就会使区际产业结构和区际收入趋同。珠三角都处于广东,要素流动和信息流动比较自由,各城市人口比较密集,随着各个城市逐步具备发展必须的市场规模、信息和技术,经济结构趋同就会发生。而在财政分权和gdp晋升激励主导下,各地方投资环境的匀质化必然导致FDI和内部投资分散化以适应本地化的需求。珠三角发展从深圳、广州起步,逐步向东莞、中山、珠海等地扩散,最后,向更远的肇庆、江门等地扩散正是这一过程的表现。最后,地方政府在GDP晋升激励驱动下寻求更优产业结构使得很多利润空间较大的产业在软预算约束下迅速扩张,地方官员的企业家发现也推动了产业同构。

产权和市场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使“消费者统治”成为可能,社会消费文化的大众化趋势和收入趋同,企业成熟后的扩散以更好适应、更主动适应消费者动态上升的本地化需要是产业同构产生的根本原因。

四、结语

珠三角产业同构确实存在,但是,这一现象是市场过程的必然结果,相似的投资环境、需求结构和发展水平决定了相似的产业结构。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导致的地方竞争对推动珠三角优势产业广域集群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于产业同构问题,本文认为:

1.相似的产业结构至多部分反映了珠三角各市在产业升级过程推进不力。产业同构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是产业扩散和分散适应本地化需要的结果,也是消费大众化背景下消费者统治的必然结果,可以预计珠三角产业同构问题不会随着珠三角一体化的加深而消除。片面差异化发展战略主导的产业政策面临着由上级政府为各个地方计划配置优胜产业,或者为各产业选择优胜区位的问题,必然弱化区际竞争。

2.地方官员晋升与地方GDP的紧密激励虽然刺激了地方官员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发现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但是,地方政府投资过程中的激励、监督问题和软预算约束问题可能成为很多地方无知的推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制度根源。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中国绝大多数区域之间存在产业同构的原因,应该通过制度建设防止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的低效率,但是不能因此笼统的批评产业同构的存在,并以区域计划代替区域竞争。

3.要树立正确的区际合作观念,区际竞争和区际合作不是矛盾的。临近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和扩散必然导致竞争,分散竞争有利于推动分散试错发现具有领先优势的商业模式;基于竞争基础上的贸易和要素流动支持的区际分工才是区际合作的唯一可行模式。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情研究中心数据[N]

[2]景小华:珠三角专业镇之间鲜有合作[J].新华网

[3]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4]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

[5]刘 澄商 燕:囚犯难题与地区产业结果协调[J].经济问题,1999.3

[6]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究.2002,(9):50~56

[7]根据广东、江苏、浙江统计年鉴计算

[8]K im S.Expansion of Marketsan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co-nom ic A ctivities:TheTrends in U S.Regional M anufacturing Structure,1860~1987[J].The Q uarterly JournalofEconom ics,1995,110(4):881~908

[9]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新华文摘,2004. 7

[10]杨万东: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

[11]高新产业“高”出一筹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J].南方网,2005~05~11

[12]鲁诚至:地区专门化形成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06.10

[13]胡佛:区域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pp27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