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经典走向经常,从沉闷走向开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83-01班级的组织管理,是通过各种班级活动实现的。根据活动的内容,可以将班级活动分为日常活动和主题活动两大类。日常活动就是每天或每周都要进行的班务活动,比如出版黑板报、卫生大扫除、做广播体操等;而主题活动则是围绕各种主题在不同阶段开展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活动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广泛的教育内容,全面持久的教育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班主任的青睐。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具体有哪些好处呢?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校前几年经过强化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明显的提高,但提高到一程度后,就开始停滞不前,这就是学校持续发展之道上的"质量高原期"。近两年我们为了突破这"质量高原期",通过德育科研,创新主题班会的活动模式,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效果明显的丰富学生道德体验的主题班会活动模式。第一,将主题班会变为主题活动,将一节课变成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主题的内涵。第二,主题的确定来源于学生成长的身心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三,整个主题的策划和实施由学生负责,策划和实施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也是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最好的途径。第四,主题活动的过程老师尽量不要说教,不要将观点强加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观点、自己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讲出来,让学生就这些观点和方法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提升自我,实现同伴间的互相教育。总的来说整个主题活动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侧重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侧重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实践,侧重道德体验的获得。
恰逢"国庆"这一天时,我让队委充分了解队员情况,通过和队委讨论后,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确定《国庆大不同》这一大主题下,分阶段开展了"吃出味,品国庆"、"游一游,庆国庆"等主题系列活动。
儿童的本质特点可归纳为三种: 一是好动。生性好动是儿童的生理需要。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儿童持续保持相对静止的时间一般为2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他就情不自禁地动起来。二是好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儿童"刨根问底"的原因是来自儿童的好奇心。三是变化急速。儿童身心正外在快速发展阶段,自身变化快,也喜欢变化快的刺激.西方的福禄贝尔、皮亚杰,我国的孔子、孟子和陶行知等,都坚持了这一点。因此,创造性活动课程模式不应按照成人的模式去塑造儿童,而应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帮助其成长。新基础教育改革提倡"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班级主题活动模式的改革也应体现这一特点,和沉闷告别,走向开放,在"情"与"法"的互动中,捕捉最佳教育时机这块敲门砖,在活动中时时有创造,事事可创造,人人能创造,达到学生乐于创造,学习创造,自主创造,合作创造,实现创造。
2.1把握核心――自主。叶澜教授指出的: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研究学生,了解当代儿童的生存状态"。由此可见,活动主题并不是由教师主观制定的,而是深入学生生活,从向学生调查入手,调查研究后提炼而成的。"吃出味,品国庆"这一主题的内容,全是学生喜闻乐见,平时常吃的菜肴,只是学生自主的,以小组为单位给普通的东西加上了国庆的色彩,在有趣的形式中了解祖国的历史,既不枯燥无味,又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活动。
2.2突出重点――开放。巴班斯基说过,"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的学是活动的终极目标,任何人的想像力,创造力都是在开放的,愉悦的情境中生成延伸的,所以,开放性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新基础教育下的班级主题活动模式讲究的是心境的开放,在自由的合作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活动主题进行诠释,在乐于参与的条件下深化活动主题。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选择恰当的主题,采用合适的形式,使主题班会成为一种心灵教育,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性、社会现象的公正心、异质事物的宽容度,个体生命与基本人权的伦理观等,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