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三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三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简洁――数学魅力之源

课堂短片回放:苏教版第十册《确定位置》的教学,教师出示每排6个,有这样的4排的动物图,以“我最喜爱的动物猜猜猜”的游戏引入。

师:请同学们用上一句带有数字的话描述你最喜欢的动物在什么地方?

生:第2排,第2个。

师:谁来猜猜这位同学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生:是老虎。

师:你是怎么猜的呢?

生:从上面开始数,最上面一排为第1排,再从左边开始数,在第2排的第2个就是老虎。

师:有不一样猜测的吗?

生:我认为是猴子。我是从下面开始数的,再从左到右看第2个就是猴子。

师:请刚才的同学揭示谜底。

生:是猴子。

师:为什么会猜错呀?

生:你得说好了从哪开始数,那样我们就不会出错了。

师:同意你们的看法,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来一起认识数学上是怎样确定这样的一些物体的位置的。

思考:我们说,数学本身是一种简洁的符号,它的呈现方式给人以简洁美的享受。而数学教学的简洁却不仅仅体现在方式的表现上,上述课例中老师所创设的一个简洁的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物排列图入手,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指向于本节课研究的中心主题――确定位置。

感悟: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追求着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时在入胜上下工夫,有时在兴趣上做文章,更有甚者迷恋于情境的复杂化设计,变得只为情境而情境,丢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那就是从简洁中求得对事物本质的探寻与发现。我们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活动的设计无不是从这一原则而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的最佳功能,还数学教学一个本来的面目。

二、高效――数学立根之本

案例欣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是这样来设计高效的学习活动的:教师出示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示意图并展开教学。

师:黑板上的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用这样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如下图的长方体(教师出示同下图相似的模型),说一说搭成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生:长是2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5厘米。

师:把这样的一个长方体竖着放,你能说出它的长、宽、高又各是多少吗?

生:竖着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5厘米。

师:把这样的一个长方体侧着放,你能说出他的长、宽、高又各是多少吗?

生:侧着长是2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

师:为什么都是同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又怎么会不一样呢?

师:如果搭一个这样的长方体的框架,你能算出至少要用多少厘米长的铁丝吗?

生:2×4+3×4+5×4=40(厘米)

师:我现在准备用这样的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再大一些的长方体,你说说我至少要准备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学生在下面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而且有吵得不可开交之势。生1:“2个”,生2:“4个”,生3:“6个”,生4:“8个”。

师:好,我们也不用争,谁的观点正确我们能不能用事实来说明问题?

为了证实自己的正确,学生们都快速地动起手来。不一会儿,原来不一样的声音都很快地达成了一致:是8个。有的同学还急不可奈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师:真不错,让事实说明问题往往比猜测来得更有说服力。

思考: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是不是一定要非常明显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加以体现,真正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怎样整合的过程?

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建立在情与智的交融中又是如何加以体现的?同样,我们的数学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带给学生些什么呢?

感悟:这位教师的学习活动设计中,以出示的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示意图为主线贯穿始终,有机地将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还有情趣的激发融为了一体。学生在头脑中经历搭建长方体的过程,再计算所用铁丝的长度,难道不是对长方体基本特征的巩固与加强,又怎么不是长方体的基本技能形成的一个过程呢?在争议中形成思维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不同思维带来的快乐。这样高效的教学,没有按部就班,却是精雕细刻,可谓润物无声。

三、深刻――数学思想之魂

案例:万以内的乘法整理与复习一课的教学,教师从一组杂乱无序的万以内的乘法算式入手,请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算式进行计算,学生学习的流程是从简单的口算入手体验口算的方法,进而进入笔算计算,通过学生自我回忆,自我总结,学生复习的积极性高涨,因为教师充分关注到了学生自我的学习需求。

听课者到此以为课已圆满结束,没想到教师拿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提出如下的要求:“同学们,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整理和复习了万以内的乘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来进行整理和复习的,理出一个你自己的思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沉浸在对刚才学习过程的再次整理之中,不一会儿,课堂上变得热闹起来。因为结合教师清晰的板书,整个复习的过程也是一目了然。

教师再次提出要求:“能用刚才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自己试着去整理和复习第二单元学习的知识吗?试试看,你一定能行。”

思考:我们的数学教学该走向何方?我常这样想着,是不是以一个简单的活动收获了知识的成果便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所在?用一个看似圆满的总结便结束了学生对数学的孜孜以求,是不是我们也便成功了?如何挖掘知识以外深刻内隐的东西?我尝试着,并不断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感悟:数学的教学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向往。案例没有只是停留在知识教学的成功上,而是关注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培养,把学生不断学习的愿望激发起来,使学生充满了对知识进行自我整理的向往。总之,数学的教学要让学习精神不断地引领学生上下求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昆仑小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