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阅读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阅读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加强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课外阅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有助于学生人格魅力受到良好的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有助于积累、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发展;语文素养;基石

童年阅读带给学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进入书本,进入阅读,学生便走到一个个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的面前,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他们与大师对话、与书本为友、与伟人交流,久而久之,人类的思想精华便积淀成了学生的精神底子。

可是,现在这一代学生,是出生并成长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未成年人,社会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媒体“你方唱罢我登场”,电视、电影、网络的普及,对学生的阅读活动造成了很大冲击。我们发现孩子们更喜欢各类卡通漫画图书,没有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更有不少的孩子连坐下看书的兴趣都没有。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只有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呢?

一、巧用故事,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即使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也是没有负担的。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我却故弄玄虚,戛然而止,每天的故事不是讲不完整,就是讲头留尾……一个个悬念,吊起了学生的“胃口”。看着孩子们那焦急的眼神,急于了解全局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为自己的小“阴谋”而得意,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没有多久,班中就出现了一部分“嗜书如命”的小书迷,他们往往在听了故事后,迫不及待地向我打听故事的出处,回家后央求父母买来书,利用刚学会的拼音一字一字地读着。第二天,他们神气活现地告诉我已经知道故事的全部内容了,并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讲述着故事的结局……看着孩子们得意的样子,我心中暗自高兴。就这样,在第一学期里,我每天安排20分钟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利用这个机会推荐书目,引导学生看书,由点到面,带动了一大批,孩子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小书迷越来越多。

二、课本为源,方法引导,拓宽阅读层面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这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但是如果学生毫无目的、不求方法地去茫茫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内悟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1.精读法:我主要是先指导学生对文中碰到的一些生字新词进行仔细研究、推敲、辨析;然后通过品味重点语句,如含蓄句、中心句、过渡句、修辞句等,体会句子的语意,从而培养学生对句子的感悟能力。

2.略读法:在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时,我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该单元训练重点,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完成该课的重点阅读任务。

3.摘录批注法:即是我们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注重引导学生将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积累本――“采蜜集”中,为以后的阅读、习作积累素材。

同时,结合课文学习,适时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由课内到课外,有意识、有系统地进行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阅读量,让阅读真正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乐土。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形式:

1.根据文体,指导阅读同类型的文章

我在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在推荐课外读物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读物内容的深浅,同时注意趣味性和广泛性。如学习了《惊弓之鸟》后,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多用成语故事》;学习了《冬眠》《太阳》等课文后,向学生推荐《新编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可介绍《三国演义》让学生阅读;学习了《景阳冈》后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学习了课文中的古诗词后,则参考大纲中“小学生必背古诗”适时指导学生读、背相关的古诗。

2.根据作者,指导阅读系列作品

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我向学生介绍该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课外去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例如,学习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以介绍李白其他浪漫的律诗;学习了冰心的《再寄小读者》,可以介绍读她的《小橘灯》等儿童文学作品;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介绍读他的《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

3.根据内容,指导阅读相关的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习课文的需要,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母爱的表达方式有许多,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用诗或文的形式来赞美无私的母爱,学习课文《嘱咐》前,可先让学生诵读古诗《游子吟》,体会诗中母亲表达爱的方式,课后可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继续阅读相关赞美母爱的诗或文。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尽量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具体的做法很多,除了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可以:由文及人,即到课外去寻找介绍课文作者生平事迹的文章来阅读;由文及史,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来阅读;由文及“著”,即到课外去寻找课文所在的原著来阅读。

三、家校合作,营造氛围,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养成阅读的习惯,我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向各位家长阐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使他们明白了要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要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这需要身教。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觉得读书很有趣,对书籍充满着好奇。

交流中我给家长提出了如下建议:1.家长要经常利用双休日带孩子逛书店。2.在家庭中创设读书的氛围,让家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几分钟书。外出时,带上一两本书,在公园里,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一起读上几段书,与孩子一起感受浓浓的亲情,分享阅读的快乐。3.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书橱,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

我的建议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结合家庭阅读,我在班里还开展了“爬书山”和“评选读书迷”活动。书山一周一上。既阅读量大,又复述得好,就可以把名字贴到“书山上”,成为登山英雄。“读书迷”一月一评,依据是家长写的学生平时在家读书情况,评上后发红花奖励,为了当上读书迷,学生更爱读书了。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就这样,家校合作,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了图书世界,使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亲爱的老师们,语文学习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教师要做好掌舵人,从一年级开始就引领学生走进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必将在不断的阅读中茁壮成长,振翅高飞。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贾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