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Google+革社交网络一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Google+革社交网络一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虽然现在的Facebook有些后继乏力,可谁也不能否认马克·扎克伯格在刚刚创造Facebook时的火热劲,毕竟Facebook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虚拟的网络变得现实起来。和Facebook一样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的还有Twitter。虽然Twitter一直没能像Facebook那样成为广泛的焦点,甚至一直没有太强的盈利能力,可它和Facebook同样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模仿对象。

其实在互联网翻天覆地的变化浪潮中,谷歌一直都没有被落下。在Twitter刚成功不久,谷歌就推出了Google wave,然后又推出了Buzz。可惜的是,这两款产品都没能引起太大的市场反应,最后只好被关闭了。可是谷歌并没有停止其在社交网络上的脚步,终于在去年推出了google+,这个产品也终于得到了市场和专业人士的认可。回过头来看谷歌的社交产品,虽然并没有取得市场的成功,可都饱含了谷歌的创新精神,在市场上找不到雷同产品。

谷歌的社交化努力

谷歌早就注重社交产品了,早在Facebook还没出现的时候,谷歌就收购了Orkut。这家社交网站曾经在巴西红极一时,可惜没能在全球形成一定的规模用户。无论如何,这宗收购案体现了谷歌对社交产品的重视。在这之后,谷歌有先后推出了属于自己的社交产品Google Wave和Buzz。

2009年,谷歌为了让其邮箱更有粘合力,也为了让即时通信、社交等元素能和邮箱更好地结合,推出了Google Wave产品。按照谷歌的说法,Google Wave是“一种个人通信和协作工具”。它是一个基于Web服务的计算平台和通信协议,旨在合并电子邮件、即时通信、wiki和社交网络,由悉尼分公司开发。它有一个强大的实时协作和强大的拼写检查功能,可以自动翻译40种语言,拥有许多其他的扩展。

一个Wave就是Google Wave中的一个会话,类似论坛中的一个帖子,或者一个Gmail的Conversation,在或者是和某个人在即时通讯软件上的某段谈话记录。一个Wave中 可以包括一个人,也可以包括若干个人,甚至还能包括机器人。机器人是某个Wave中的全自动的成员,可以和用户聊天并和Wave互动。还可以从外界获取信息(比如Twitter),也可以自动检查某Wave内的内容,并且基于某些条件触发特定动作。

此外,Wave 还支持实时搜索,将和 Twitter应用进行结合。谷歌的开发团队曾经开发了一个叫 “Twave” 的工具,该工具可以将 Twitter 上的更新和 Wave 进行绑定,用户可以在 Twave 上处理Twitter 里的信息。而更重要是 Twave 的实时搜索功能,可以实时扫描 Twitter 的结果,当有新结果出现的时候,会进行实时更新。

从这些可以看出谷歌的野心,Wave 在谷歌眼里不仅仅是个应用,而是一个通讯平台。

2010年8月,谷歌突然宣布放弃Wave,在这之前,谷歌已经推出了另一款类似的产品——Buzz。Buzz仍然是一款基于谷歌邮箱的社交服务产品,继承了Twitter和Facebook等热门社交网络服务的特 点。Buzz和Wave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可自动跟随用户所有联系人的活动情况、可选择针对部分或全部人群开放自己信息、相应服务将直接整合到Gmail收件箱当中中等。

可惜的是,Buzz并没有挽救谷歌的社交业务,甚至重蹈了Wave的覆辙,在2011年10月被关闭。

Google+的创新

谷歌对社交似乎永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在多款产品失败之后仍然坚持不懈地推出新产品。所以,就在关闭Buzz前不久,谷歌高调推出了Google+。

Buzz允许Gmail用户追踪最常用联系人的状态更新和其他分享信息。但是,最常用的联系人并不一定是Gmail用户的“好友”。 因此,部分Gmail用户集体谷歌,认为自动将Buzz添加到Gmail,且不详细说明信息分享方式的做法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不但Buzz,Facebook也存在一些让用户不太放心的隐私问题。针对社交网络最容易暴露的隐私问题,谷歌在新产品Google+上做足了隐私的文章。

Google+的信息是不可以被随意看见的,除非用户将信息的状态设置为公开。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信息指定给某个圈子看到——圈子,恰恰是Google+最大的创新。

Google+有一个核心网页(central Web page)来展示朋友和联系人分享的评论、照片和链接等信息流。顶部工具栏囊括大部分Google服务:搜索、Gmail、地图,用户可以通过工具栏访问私人数据,并将信息分享到数据流中。Google+还将提供一个特殊的视频聊天功能,最多支持10人的电话会议;并能自动将用户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保存到服务器中,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电脑访问这些照片并分享。

既然叫Google+,这个“+”号自然有其独特的意义。你可以对自己喜欢的信息“+1”,你不但可以在搜索结果下看到有多少人点了“+1”,显示结果也会受到点击数的影响。“+1”不但让Google拥有了自己的社交化搜索利器,也能从网民的社交活动中抓取广告商感兴趣的信息。

据说,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第一时间就注册了Google+,尽管没有任何发言,他却成了Google+上粉丝最多的用户。

谷歌总是对社交产品漫不经心

谷歌之所以如此重视社交产品是有原因的。Facebook CEO扎克伯格曾宣称,现在Facebook用户每天会分享40亿条信息。而这些飞涨的信息却是Google搜索不到的。Google CEO拉里·佩奇曾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抱怨,“某些竞争对手不让用户带走自己在网站上留下的信息”。这些Google抓取不到的“信息”,已影响到现实中用户的选择和行为模式,并直接左右到广告的投放。美国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认为,2010年Facebook的广告收入约为20亿美元,2011年则将超过40亿美元,因为社交广告针对性更强,更能吸引广告主青睐。

可是,谷歌又总是对其社交产品不是很上心。虽然谷歌会在一个社交产品初期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可过一段时间之后便开始松懈了。Google+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虽然在去年刚Google+的时候,谷歌非常高调,甚至把该产品的链接放在了谷歌首页导航条的第一位,可现在Google+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了冷落。

这仍然与谷歌的个性有关——四面出击,广泛创新。也许谷歌现在又把目光定在了另外一个更有意思的产品上,也许谷歌最终会放弃所有的社交产品。不管怎样,Google+确实让Facebook不舒服了,而且确实也在隐私保护和算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