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的魅力就是人的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的魅力就是人的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一向是喜欢走进课堂听课,而不愿意看所谓的课堂实录,虽然现在的课堂实录已经蔚为大观、充斥书市,虽然我也曾经应编辑之邀写过一些课堂实录,但是我就是不喜欢读别人的课堂实录,曾有一位青年教师一再要求我为他即将发表的课堂实录点评,我一再声称看课堂实录实在没有感觉,但他依然锲而不舍,于是我只好写了,但结果是三方面均不满意,我不满意,他不满意,编辑不满意,原因很简单,课是在课堂中生成的,是灵动的,且听者不断地与之碰撞交流,体验就由此而生了。剧本似的文字很难再现灵动的、充满生机的课堂,就像读剧本与看电影一样的区别。

但是读《听李镇西老师上课》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李镇西的课与李镇西的文字一样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似乎很难用几个简短的形容词来概括,我的直感是李镇西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同学们只需要用自己的心尽可能贴近作者的心就行了。” (《冬天》)

他的这种价值取向是有具体标准的,“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我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读出自己’就是欣赏。”“什么叫‘读出问题’呢?这就是研究。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 (《冬天》)接下来的课就是按照这个“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程序来进行。

这样的教学化繁为简,返朴归真,折射了李镇西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观点,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我欣赏这样的教法。当下,课程改革的宣传活动越来越多,理论家们的讲演越来越多,报刊杂志的观点越来越多,于是语文教学越来越复杂化,语文教学承载了越来越难以承载的任务,这样的结果是越来越“去语文化”了,于是善良的语文老师们就越来越不知怎么教才好了。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简单化,这是我们常常碰到的四种不同的做法,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心理判断和选择取向。我赞同李镇西化繁为简,语文教学原本就应该是朴素的、单纯的,阅读教学到底教什么,实际上涉及到阅读到底读什么的问题。

李镇西的课体现了李镇西的看法,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比如,我的看法就与之不尽相同,关于阅读,我是按照“你读懂了吗——你同意吗——你欣赏吗”这样的程序来进行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我以为价值取向还是一致的,那就是把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朴素的原本状态。

李镇西老师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还体现在怎样教学上面,他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把倾听还给孩子,把阅读还给孩子,把研究还给孩子,把讨论还给孩子,把创造性的解答还给孩子,把问题还给孩子。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像一个节目主持人,穿针引线,煽风点火,挑动群众斗群众,让同学们相互质疑辩论,让同学们相互解答对方的问题,他这个主持人是出色的,他的出色体现在他适切的话语,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其实很不容易,何况李镇西的话语是那么精当、幽默、宽容、真诚、自然。愉悦了孩子,孩子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愉悦了李老师自己,李老师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也愉悦了在场听课的许多老师,因为他们欣赏到了一堂真实而成功的课,李镇西老师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师生同乐。

我常常与人谈起一堂公开课的基本标准:常态真实有效,师生和谐共振,实验性示范性。以此为准我们来衡量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无疑是令人满意的。若只以李老师教《冬天》来论,除了实验性不太明显之外,其余的都是很圆满的。当然实验性不突出,与这是一次“突然袭击”的上课有关,我们不能以此来苛责李老师。假如我们硬要寻出实验性,那不妨就把如何出色应对突然袭击的课作为其实验点,这当然是玩笑话了。

其实我还想说说李镇西这本特殊的课堂实录的语言文字魅力,我曾经多次说起李镇西是语文教学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文字有一种抓人的力量,这个特点我想无需过多分析,只要你读他的文字,就会有与我相同的感觉,不信,你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