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港打响“奶粉保卫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3月1日起,香港《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开始实施。规例称,任何人士,除非获发出口许可证,否则均不可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
考虑到离境人士可能有自用需要,每名16岁或以上人士可携带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配方奶粉离境。另外,1.8公斤的建议豁免只是用于在每24小时计的首次离境人士。
任何人若违反该条例,即属犯罪,可处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
截至3月3日,香港海关已拘捕45人,包括26名香港居民、18名内地居民和1名持外国护照的人士,检获奶粉178罐,还检获两盒各1.2公斤的非罐装奶粉。
其中,一名47岁的男子已认罪。虽然其所携带的9罐奶粉并非在香港购买,而是购自国外并携带返港,但仍受新条例限制。因此,他被罚款5000港元,9罐奶粉也全部被罚没。
近年来,由于从海外购买“洋奶粉”的内地妈妈数量激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都被抢购一空。为此,从去年中旬开始,美国、新西兰、荷兰等国相继颁布“奶粉限购令”,以确保当地市场的充足供应。不过,之前这些国家的限购通常是由商家自发进行,像香港这般明确至法律条文的尚属首例。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50万港元的罚款和两年监禁颇具威慑力,但对于个人自用携带奶粉出境还算是“高抬贵手”,小惩大诫。“严刑峻法”针对的恐怕更多是大规模贩卖奶粉的“水货”商人。
脏乱繁杂的交通枢纽上水地铁站,即将去往内地的数百名“水客”们站在入站口处,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队。每个“水客”都拉着装有大量日常用品的大包裹,从尿布到牙膏,无所不包,但最抢手的产品仍是婴幼儿配方奶粉。“限购令”生效前,在香港,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一幕。
内地父母到香港买奶粉已不是件新鲜事。为让孩子吃上放心奶粉,内地消费者挖空心思,通过各种渠道在香港买奶粉:旅行时携带,托朋友代买,或购买“水货”。“水客”们常在超市和药店通宵排队,将货架上的奶粉一扫而空。当地零售商也存在与内地商人勾结的情况。
结果就是,香港的父母们在超市、商场中无法找到配方奶粉了,特别是那些住在边界附近郊区的居民。为此,香港的父母们不得不在找奶粉的过程中绞尽脑汁,斗智斗勇。
通过一个流行的在线论坛,香港的母亲们已联合起来,互相通报哪里的奶粉商店还有存货,并帮忙在附近购买奶粉给那些急需的人。对于刚实行的限制,许多论坛用户表示欣慰,但仍对当初的经历愤愤不平。
“香港的父母、祖父母及他们的朋友、同事已结成了统一战线,就为了找奶粉。我们觉得非常沮丧。”一位论坛用户写道。
2月1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将奶粉短缺归咎于“水货”商人,称这些不法商人导致香港婴儿用品供应紧张,并承诺进行大规模打击。“限购令”之举正是政府的重拳出击。
新规定的实行让忧心宝宝“口粮”的香港妈妈们着实松了一口气。
许多母亲表示,此次行动聊胜于无。但也有一些母亲和药店老板认为,两罐奶粉的限制仍过于宽松。“有这么多水客,他们可以频繁来往多次,分批携带货物。”一位母亲在互联网论坛“婴儿王国”上写道。
也有批评人士认为,新规定想要见效势必要花很长时间,无法立竿见影地解决奶粉供应问题。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则表示,新规定不会让私下交易骤然“降至零”,但可以“大大阻碍水客的行动”,从而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相配套的其他措施也正在展开。
春节期间,香港政府告诉为人父母者,如果在当地超市里买不到奶粉,“只要给我们打个电话就行”。从2月份开始,香港政府开始派人值守一个临时的24小时热线,帮助父母们订购七大品牌的配方奶粉。热线开通头两天就接到了3800多个电话。为确保这个系统为香港本地人而非内地人所用,使用该系统的父母可能被要求出示孩子的出生证明。
方便顾客之余,绕过了零售环节,婴儿配方奶粉制造商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大利润。
同时,地铁公司将加强对乘客行李重量的限制。携带沉重包袋、多次往返过海关的内地人将被列入移民部门黑名单,并将其名字传递给深圳当局。
不过,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担心,这项措施可能影响香港作为一个自由市场和“购物者天堂”的形象。
(摘自《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