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语文养根——语感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语文养根——语感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指导和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王尚文先生告诉我们:“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培养过程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有时看来毫无所得,其实得就在其中。”为此,语感培养是为语文养根,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一、于感受中培养语感

王尚文教授说:“语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灵对言语的感受,并由这种感受不断积淀而成。通过感官和心灵直接感受优秀的言语作品是语感创造的必由之路;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不能忽略学生的感受,而是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感受中增强语感。如《水上飞机》虽是一篇科普文章,但读来浅显易懂,适合进行语感训练。只要细读教材,我们便发现很多语感的培养点。请看下面教学片段。

师: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波涛汹涌,一只小海鸥发现了一只奇怪的船,大家瞧!

(出示“水上飞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

师:认识它吗?谁来描述它的样子?

生1:头尖尖的,身子胖乎乎的,还带着两只翅膀。

生2:身子像船,长着两只大翅膀,像一只大蜻蜓。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书本是怎样描述它的。

(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一句,让学生读读)

师:读读这句话,再结合你所看到的,谈谈你的感受。

生1:如果是飞机,它又怎么会在水里呀?

生2:船怎么会长翅膀呢?

师:是呀,船怎么会长翅膀呢?所以,你们感到很——

生:奇怪。

师:就连小小海上旅行家——海鸥,它也很奇怪。谁能把小海鸥当时的心理用朗读表达出来?

自此,学生自觉地用奇怪的语气读,而不是教师常说的“你能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吗”。

上述案例中,为让学生感受到水上飞机的奇特,教者先让学生看图片,接着引导学生感受“奇怪”。此时“原先只是作用于主体感觉的对象现在已经变成作用于主体情感的对象”。随后再让学生来朗读这段语言文字,他们就会自然地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取得的效果,自然有别于让学生“带着奇怪的语气去读”的效果。

二、于品味中培养语感

对于一篇优秀的作品来说,语言表达的形式总是具体而又独特的,使学生对这具体而又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有所领悟、体验,从而深化、美化、敏化他们的语感,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依然以《水上飞机》为例。

师:小海鸥说:“你怎么掉到海里去了?”而水上飞机说:“我是降落在这里的。”大家比较一下,“降落”与“掉”有什么不同吗?

生:意思差不多。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用心品一品。

生:“降落”是像降落伞一样慢慢落下来的,“掉”是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的。

师:是呀!“降落”是慢慢下落的,只有水上飞机具有这个功能,其他飞机是不行的。

教者让学生比较“降落”与“掉”的区别,虽然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吃力,但是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真正的锻炼,感受到了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他们对水上飞机可以降落在海上的特殊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只要扣住那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于言语实践中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身的读、写、听、说活动,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组织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指点、示范。课堂上我们要通过听、读、说、写,特别是通过说和写来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从言语实践中习得语感。下面再次以《水上飞机》教学为例。

师:小海鸥看到这个怪物打算怎么办?

生:小海鸥飞了过去,想问个究竟。

师:“究竟”在这儿可换成什么词儿?谁来换换看?

生:想问个明白。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究竟”在这就是想问个结果、原因、原委。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可以用到“究竟”这个词呢?

生:这道题到底该怎么做,我想到老师那问个究竟。

师:那有没有想看个究竟的?

生:橱窗前围了好多人在看什么。我想过去看个究竟。

师:是啊,我也好奇。他们究竟在看什么呢?这表示疑问。谁能根据表示疑问的“究竟”来说句子?

生:他今天究竟是怎么了?

此片断中,教者给孩子创造了言语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言语实践中增强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引导孩子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感受到“究竟”一词的不同意思。

只要想方设法找寻培养语感的最佳路径,就能“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为语文养根。